如果穿越到李白之前,把李白寫的詩都寫了,李白會怎麼樣?

執爸KkIQ1093


夏洛克煩惱看過嗎,杰倫也讓沈騰打了,其實這個問題涉及了一個很重要的物理知識時空穿梭,如果你回到過去把名人的作品發表了,時間軸繼續發展歷史上這個名人有可能就不會出來了,根據蝴蝶效應,整合時間軸就都被篡改了。

假如潘金蓮不開窗戶,不會遇西門慶;不遇西門不會出軌;不出軌,武松不會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臘不會被擒,可取得大宋江山;不會有靖康恥、金兵入關,不會有大清朝;不會閉關鎖國,不會有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中國將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他諸侯都是浮雲。

博君一笑,時間並不存在,四維宇宙還有很多知識需要研究學習。



米花禪


現在留存李白的詩大概有近一千首。如果穿越回去,搶在李白前面寫的話,可能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你需要具備超強的記憶力

李白的詩,五絕、五律、七絕、七律這樣的短小的佔的比例比較少,以《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俠客行》這樣的樂府詩、排律為主,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體裁。也就是說,穿越過去之前,你需要將這些詩詞歌賦都背下來。一千首,如果花費一定的時間應該是可以的,即便如此也還是要花費一定的氣力的。

以為記住這些詩詞就夠了嗎?非也。

而李白的詩裡面,送別、唱答、書信詩比例也是相當地高,《贈汪倫》就是典型的例子。也就是說,不但要記住這些詩,還要記住這些詩是在什麼時候寫的,是寫給誰的,為什麼要這樣寫。這一千首下來,信息量至少要乘個10倍,甚至更多。

這要求的記憶力就是要超強了。你可以說帶個電腦過去,我建議帶電腦的同時,再帶個發電機回去。

你需要有個好酒量

李白寫酒的詩大概有四分之一,很多都是喝醉了之後,揮毫潑墨,一蹴而就的。你要寫那首詩,肯定需要在那個場合裡面才行。比如“花想衣裳有些人”,要喝醉酒讓高力士脫靴子。

不但要有好酒量,還要有好膽氣。

還要有個好性格

李白交友無數,三教九流,達官貴人,王公貴族,應有盡有。要跟這些人打交道,要是一個性格靦腆的人,估計不行。李白一輩子喝酒,但更多的時候是遊離四方,經常住在別人家裡,說白了,就是寄人籬下,所以還需要具備臉皮厚的能力。不然的話,肯定受不了。

穿越的時間不能太早

魏晉南北朝,然後隋朝大一統,到唐朝初期,文學體裁還是以駢文為主。就像《滕王閣序》那樣,不過《滕王閣序》已經有所超越了。到了盛唐,唐詩也發展到了頂峰,於是李杜之名就起來了。太早的話,流行不起來,即便寫出來了,也沒有人願意讀,也就穿不下來了。比李白早的時間控制在一年之內比較好。

那麼問題來了,李白會怎麼辦呢?

李白從小就聰慧孤傲。當他知道有一個人寫詩寫的這麼好,以他的性格肯定會主要去拜訪你,然後跟你交朋友喝酒。

他看你寫的這麼好,肯定不服氣啊,或者說見賢思齊,肯定也會寫。於是你寫出了李白的詩,他就會跟著你再寫一首。他不服氣,肯定要寫的比你寫的更好啊,於是就寫出來更好的詩了。於是歷史上就出現了李白和李白二號,不過李白二號是歷史上的那個真李白。

大家一看,李白二號寫的更好啊,於是就只傳播二號的作品了。於是穿越李白慢慢地就被淹沒了。到了宋代,印刷的詩就只剩下李白二號的了。

那時候肯定不能叫李白二號,於是就寫“李二白”了。

於是流傳至今。

到了今天,就會有一個人在頭條裡面發一個問題。李二白的詩寫的那麼好,那麼他的哥哥“李一白”究竟是誰?寫過什麼詩嗎?

於是我又看到了你的提問,把李二白的故事又回答了一遍。


瘋哥哥l


哈哈哈,雖然有點異想天開,不得不說這個假設還是挺有趣的!記得前幾年有個電影,郝健演的……,呃,不對,沈騰演的!沈騰演的夏洛就是穿越到了自己年輕的少年時期,那個時候周杰倫還不出名,很多歌曲也沒有寫出來,於是乎夏洛就利用“兩世為人”的便利抄襲了周杰倫的作品進而一舉成名,當然,周杰倫也就涼涼了。最後的結局我記得不大清晰了,似乎是夏洛生病死掉了。

言歸正傳,如果有這樣一個記憶力超群的幸運兒穿越到李白之前的時代。當然,李白何許人也,詩仙李太白是也!據傳李白一生創作3000多首詩,現流傳下來的詩有968首,形式跨越樂府、歌行及絕句等,題材多變。如果這個穿越者能記住所有這些詩句,那麼估計李白也就涼涼了。但是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記住這麼多首詩,所以李白出現時會有以下兩個情景:情景一、李白視穿越者為偶像、知己、甚至師長,千里尋覓拜師結交,二人相談甚歡。情景二、一段時日後,以李白桀驁不馴的個性一定會挑戰高手,二人拼詩,穿越者敗,李白依舊是詩仙。

總結一下吧,寫詩、作畫、寫歌譜曲都是憑實力吃飯的硬功夫,不要妄想抄襲高手就可以平步青雲,若是那樣人生也太好混了!除非能像《慶餘年》裡的範閒一樣,重生在一個沒有那些高手生平痕跡的時代裡,那樣的話扯虎皮做大旗還是能唬住人的!


小熊與卡卡


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蝴蝶效應,這個世界會被你改變得面目全非。另外一種是歷史的慣性,就算你把李白的詩給寫了,以李白的才華也會做另外的詩。

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說到蝴蝶效應,我們是否會常常後悔,如果當初我沒那麼做的話,那結果是不是會不一樣呢?答案肯定是的,下面我用蝴蝶效應來幫你解釋一下。蝴蝶效應,通俗易懂的表達就是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有可能在經過發酵之後的連鎖反應而帶來巨大的改變。用專業用語來表達就是初始條件的改變,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所以說如果穿越到李白之前的時間比較長,比如說穿越到李白的爺爺那輩或者是他老爸那輩。那李白這個人可能就因為你所穿越到來的蝴蝶效應,從而不會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畢竟你的一舉一動經過時間的反應作用會使整個結果都會發生極大的改變。所以說如果你能穿越到李白之前把他的詩都做出來的話,那你就會變成歷史中的那個李白。

歷史的慣性,你大爺還是你大爺,李白還是你想象中那個李白

如果你穿越在和李白同一個時代,就是說和李白同一輩,而且你這裡說的能把李白的詩給寫出來,那就是你應該出道比李白早一點。我們這裡做一個假設,即使你把李白的詩給給寫出來了,但是你不能剝奪李白自身的才華,所以說他本身的才華還是在的,即使你把他的詩寫出來,但是他同樣會做別的詩。李白那麼自傲的人,“天生我才必有用”你的到來有可能刺激他的才華更會施展的淋漓盡致。而且往後你有可能江郎才盡,而李白則會更加輝煌。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如果當人們把兩個大才子相比較,這不可能是短時間內就決勝負的,而經過長期的發展,你自身的才華已經耗盡(因為你是偷竊的)而李白則會慢慢的發酵其本身的才能,同樣也會名流千古!

綜合以上兩個觀點,就是要看你穿越到哪個時間段,如果穿越在李白爺爺和他老爹那一輩的,那可能就沒有李白這個人。那你就會成為歷史中的李白,所以說李白名氣有多大,那你的名氣就在後世就有多大。如果跟李白同一代,就算你把他的詩寫了,但是他自身的才華還是在的,不可能因為你把他詩了寫了,他就不會做別的詩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你的觀點!


史極揭秘人


李白依舊是那個李白,他的才華依然還是那樣,雖然一些詩詞被你搶先發表了,但他還會創作出許多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的詩詞!

文無第一,李白的詩,沒有最狂,只有更狂。

十五歲那年: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

二十歲那年,見到了朝廷大員,作《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接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要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最牛逼之處在於他隨手可以寫出無數流芳千古的名句,而這是有的詩人一輩子才寫的出來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李白不需要這樣,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這就是李白最厲害的地方。

他寫懷古詞是“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王國維稱其“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

送別詩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工整比之杜甫也不差絲毫;

他寫邊塞詩是“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他擅長的題材,體裁極廣,各類題材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加之無數大大都是李白的粉,賀知章稱其為謫仙人,杜甫贊其“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蘇軾謂其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形成了較大的正向傳播作用,我認識的青少年裡還沒有不喜李白的。

他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俠義灑脫戳中了多少中二少年的遊俠夢,這算是李白最狂的一首詩了!

失意之時一吟《將進酒》,心中悲苦便去了七八分。單論詩,在我心中,他是第一人!

余光中曾這樣描述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璟潤法務趙豔清


題主這種想法其實很有現實意義。

這種想法就是現在國內盛行的學術造假,想方設法把別人的想法或者成果據為己有,甚至通過搶注商標,搶先發表,偷換概念等方式進行。現今的文學上抄襲別人的故事、音樂上改變外國的歌曲等都屬於題主這種“如果能穿越,我要當李白”的做法。

但是真李白是不怕假李白的,假李白得逞一時,不能逍遙一世,在這裡勸君腳踏實地,先好好讀一讀李白的詩,別會了一兩首“床前明月光…”就以為可以當李白了,問問自己,回到古代你的書法可以嗎?你文史知識可以嗎?一旦遇到古代大神分分鐘露餡兒!



Justin2010


答:一個有才華的人是不會在乎你抄襲了他多少詩。李白即使沒有寫《靜夜思》《將進酒》他依然會用另外的詩情來展現他個人的魅力。這就是一個掉書袋和天才詩人的區別。

存世的李白詩肯定是要小於他一生創造的總量。即使有那麼一個人在李白出生之前,將其一生所寫的都寫完了那又能如何?

李白見崔顥寫下名篇《黃鶴樓》就決定不寫了。改到金陵鳳凰臺依然留下璀璨的名篇: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你能說什麼呢?李白依然是那個李白。也許他不能“盜用”前人所寫的“天子呼來不上船”。難道就寫不出更加氣勢磅礴的文章嗎?

我相信,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作為一個天才,說不定在看了自己一生的作品之後會無限感慨,我為什麼這麼棒。然後更加努力的創作一個新的“自我”。

李白依舊會是李白。


南閣水哥


其實真的沒什麼,李白詩作的傳世量大約是10%,換言之,你提前背了1000首(現在的李太白全集),他還有9000首是你不會滴~(我就問你崩不崩潰)



劍弈通明


夏洛克煩惱看過嗎,杰倫也讓濃騰打了,其實這個問題涉及了一個很重要的物理知識時空穿梭,如果你回到過去把名人的作品發表了,時間軸繼續發展歷史上這個名人有可能就不會出來了,根據蝴蝶效應,整合時間軸就都被篡改了。假如潘金蓮不開窗戶,不會遇西門慶,不遇西門不會出軌,不出軌,武松不會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臘不會被擒,可取得大宋江山,不會有靖康恥金兵入關,不會有大清朝,不會閉關鎖國,不會有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中國將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他諸候都是浮雲。博君一笑,時間並不存在,四維宇宙還有很多知識需要研究學習。


吾是四五六


真的有這樣的操作嗎?不用對歷史負責嗎?如果這樣,歷史終於將失去李白這樣一個大詩人,而不必悲傷,歷史將給我們一個張旭一樣的另一個草聖,宋詞將提前幾百年成為唐詞,徐霞客將不再是中國最早的旅遊家,更重要的是,中國火藥可能會在唐朝就被髮明,而郭子儀手下會不可逆轉的出現一員超一流謀臣及大將名叫李白!唐朝會在安史之亂後再現中興,國祚延長二百年,比西方早千年出現資產萌芽。更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自媒體行業將提前出現1500年,我這裡全是有確鑿依據的,容我為你一一道來。

首先,你不用把全部李白的900多首詩都寫完,你只要把他的古風、律詩、絕句代表作共100首寫完,李白在詩歌方面就難有作為了。為什麼?在黃鶴樓上,李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當詩歌的藝術境界達到最高,純乎天成的時候,別人再寫這類詩歌就怎麼覺得都是抄襲,詩興頓時闌珊。李白當時就是這種感覺。為什麼唐詩宋詞元曲,到了明清就基本絕響了?因為唐詩已經把古體詩寫盡了,後人怎麼寫都只覺得是重複,到全唐詩裡面一找,都能找到。因此,宋人就只好寫詞,元代的文人就寫曲。到了明清,就只好寫小說了。

所以,當李白看到你寫的《將進酒》、《行路難》、《靜夜思》、《贈汪倫》的時候,他一定是大叫一聲,狂飲數鬥美酒,就此斷了寫詩的念頭。

不過,筆者在這裡真誠的感謝你,因為你這次穿越,雖然讓我們失去了叫李白的大詩人,但是卻最終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李白自五歲隨父從碎葉城入川,開始系統的接受各種教育,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西蜀人才論》曰:“趙蕤輸術數,李白文章”,十五好劍術,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二十歲遍歷蜀中,二十五歲出川,據《方輿勝覽》,一生“凡江、漢、荊、襄、吳、楚、巴、蜀、與夫秦、晉、齊、魯山水名勝之區,亦何所不登眺”。李白草書寫的非常棒,這裡附上他惟一傳世的《上陽臺書》,黃山谷說他草書的風格“大類其詩”。另外李白還能歌善舞會彈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橫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

大家看,這麼多的才藝,其實都是被詩酒耽誤了。當不能做詩時,李白既豪放又浪漫的藝術天賦,一定以上的通道來達成的。

我想,首先《水經注》應該沒酈道元什麼事情了。徐霞客好像寫了很多遊記,但是看起來他好像沒有李白去的地方多。那麼旅遊業的鼻祖應該是李白了。不能寫詩,就寫散文,寫遊記,這回輪到徐霞客沒的可寫了。

重要的的是,李白的詞大家誰看過?我這裡有一首菩薩蠻“平林漠漠如煙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怎麼樣?就憑這兩句就可以壓宋詞花間派半頭吧。如果李白沒詩歌寫了,專心寫詞,會把詞的繁盛期提前200多年,蘇東坡和辛棄疾會對此非常緊張,因為李白寫了之後,他們寫什麼?歷史的穿越,是有連鎖反應的!

而李白成為草聖就好理解了,他那麼愛酒,以前是靠詩歌醒酒,現在是靠草書,跟張旭是一個路子的。比張旭可要早。

以上尚不足為奇。李白從五歲開始接受教育,是為了成為一個詩人嗎?否!以上全是業餘愛好。古人寫賦是為了求得進階之門。劉全白《故翰林李君碣記》“好縱橫術,善賦詩”,“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他自己說“懷經濟之才,抗巢、由之節”“奮其智能,原為輔弼”“出則以平交王侯,起來為蒼生”“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李白二十五歲出川后一直干謁王侯,直到四十二歲,唐玄宗聽到他的名聲,三次召他入長安。以後的三年,是他人生的巔峰。但他始終是個翰林,不是官,唐玄宗認為他不是一個廟堂之臣,於是三年後他選擇離開長安,離開了帝國的政治權利中心。

但是,如果李白不會寫詩了,他的政治才能不就得到凸顯嗎?李白是有政治才能的。在他人生的後期,安史之亂晚期,御史中臣宋若思率兵徵河南,上書唐肅宗,認為李白可參謀軍事;李白六十一歲的時候,太尉李光弼出鎮臨淮對抗史朝義的時候,也請他從軍,但是彼時他已老病。

李白在遊歷天下的時候,曾在太原結交了郭子儀,那時郭子儀是一小兵,犯了錯誤,李白幫他說情免罪。後期李白因為從永王這一段,按律當斬,就是郭子儀幫他免的罪。

如果李白不會寫詩,就沒有唐玄宗徵召這一段,就一直努力干謁,當然郭子儀還是認識的。等到安史之亂,郭子儀成為中興名將,大丈夫相機而動,玄宗雖不賞識,但在肅宗統帥郭子儀手下卻得到了機會,那麼李白的人生高光時刻就不是一個翰林,而是領兵的大將,進一步出將入相猶未可知!

所以說詩酒誤人。郭子儀手下的大將軍李白,即劍術絕倫,又精通番文,一表人才,還善縱橫術。所以安史之亂很快就平定了,沒給唐王朝帶來太大的麻煩。唐朝不僅國祚得以延長,還任用李白為相。李白家庭本身鉅商,他看透帝國的弊端,有不拘一格的治國之策,努力發展工商業,帝國早早的出現了資產萌芽……

功成名就後,李白激流勇退,實現他的另外一個理想,就是尋仙訪道,東嚴子、司馬承禎、胡紫陽、元丹丘。天天跟這些人混在一起。因為不寫詩,有大把的時間研究煉丹,因為李白太聰明瞭,一不小心,煉出了火藥……

還有一個他的1500年前就發明了自媒體行業這個怎麼解釋呢?李白這個人其實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從賀知章開始就叫他“謫仙人”,文字記載他長的“眸子迥然,貌如餓虎“。為人豪邁,廣交天下朋友,大家都很喜歡他,人民群眾也對他喜聞樂見。段成式《酉陽雜徂》說”李白名播海內,玄宗於便殿召見“。李白自己後來說”惟昔不自媒,擔登西入秦;攀龍九天上,忝列歲星臣“。就是他自己不用別的媒體介紹,直接攀龍九天上。這不就是典型自媒體嗎?自媒體的從業人員們你們有福了,你們的行業鼻祖是李白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