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戲時父母應該讓著孩子嗎?孩子輸的話,要讓他明白為什麼輸

親子游戲是家庭內父母(包括血親關係的親生父母與擬血親關係的繼父母與養父母

)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情感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種活動,是親子之間交往的重要形式。

親子游戲,簡單點就是包含大人和小孩的遊戲。

親子游戲時父母應該讓著孩子嗎?孩子輸的話,要讓他明白為什麼輸

親子游戲作為家長和孩子之間促進交流和感情的形式,除了這些功能之外還具備著促進孩子認知能力和智力的提高。可是困擾父母的是,在親子游戲中,要不要讓著孩子,讓孩子贏呢?比如下智慧棋,孩子興致來了和父母來一局,父母的腦力和體力以及對遊戲規則的理解肯定大於孩子。

若父母正常發揮,會讓孩子感受到挫敗感,失去了興趣;若父母讓著孩子贏,那就孩子不能體會失敗,養成孩子的自豪乃至於驕傲來,不能提高能力。

那到底要不要讓著孩子呢?

親子游戲時父母應該讓著孩子嗎?孩子輸的話,要讓他明白為什麼輸

1.前期可以讓孩子贏,後面要發揮全力

前期可以讓孩子贏個一局或者兩局,這樣讓孩子慢慢了解這個遊戲規則,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參與感,使得孩子不會太快地失去興致。在遊戲的最終勝利中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孩子就會有興趣再次和父母玩下去,這樣玩遊戲的時間一長,孩子與父母在一起互動的時間更多了。

家長不要一直讓孩子贏,在孩子熟悉規則下,獲得滿足感與愉悅感的時候,這時候家長要使出自己的能力,讓孩子體會到失敗的感覺,這樣不會讓孩子自大和驕傲,也不會因為多次的勝利而對這款遊戲失去興致,小看了這款遊戲,而產生遊戲太簡單的錯覺。所以關於讓幾局,家長要把握其中的度。

2.在贏了孩子之後,指導孩子

在孩子輸掉遊戲之後,要積極地給予孩子相應的指導,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輸。輸掉遊戲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去了解輸在了哪裡,指引孩子一步一步找出自己的輸分點,怎樣去改進,然後在遊戲中進行實踐。

這樣父母及時的指導,才能使得孩子在不斷的遊戲中提高,才發揮了親子游戲的作用。所以父母不要怕贏了孩子,關鍵在於贏了孩子的時候,怎樣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孩子的能力,畢竟這才是遊戲的目的,至於遊戲的結果,比如贏得勝利,那是能力提高後隨之而來的結果了。

親子游戲時父母應該讓著孩子嗎?孩子輸的話,要讓他明白為什麼輸

3.贏了孩子,鍛鍊孩子的受挫力

在遊戲中,家長和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多一些互動,這樣可以拉近親子關係。而且即使贏了孩子之後,也並不會損害親子關係,如果父母好好的指導,還能加深親子關係。贏了孩子,讓孩子體會到輸的感受,能鍛鍊孩子的受挫能力。使得孩子在之後遇到相同的事情的時候,有相應的對待心理。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沒有永遠的贏,都是輸輸贏贏,其實輸了也沒什麼。

所以,在親子游戲中,可以適當地讓孩子贏,但是不讓著孩子,公平地和孩子進行遊戲,能更能發揮親子游戲的作用,讓孩子身心更好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