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開始入侵腦部!日本發現特殊病例,男子暈倒但檢測為陰性

近日,一名居住在日本山梨縣的20多歲男性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該男子昏倒在家並送醫院搶救,但結果為陰性。

新冠病毒開始入侵腦部!日本發現特殊病例,男子暈倒但檢測為陰性

日本發現特殊病例

由於這名青年頸部僵硬,醫院懷疑其感染了腦膜炎,提取了髓液進行檢測,結果在髓液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山梨大學校長稱,這說明病毒不僅侵入肺部,也開始侵入腦部。

延伸閱讀:

關於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新研究出爐:最長排毒時間為37天

3月9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中國醫生的一項關於武漢成人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的臨床過程及危險因素的隊列研究(Clinical course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of adult in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這項研究首次描述了新冠病毒排毒的新數據,涵蓋了191名患者(137人出院,54人死亡)。存活者中位數新冠病毒排毒持續時間為20天,但在不幸去世的患者中新冠病毒直到他們死亡時都可檢測到。其中研究人員觀察到的最長排毒時間為37天。

該研究由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領銜,還包括武漢金銀潭醫院博士劉志波等人。該研究是對武漢兩家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135例,武漢市肺科醫院56例)191例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成年患者的最新觀察。截取時間為2019年12月29日入院,2020年1月31日之前出院或死亡。

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病毒排毒時間比預期的要長,但是作者建議,鑑於該研究中患者的嚴重疾病,有限的樣品和遺傳物質進行測試,所有患者的真正病毒排毒持續時間仍然不清楚。

年齡大、有敗血症症狀、入院時有凝血問題是與新冠狀病毒高死亡風險相關的關鍵危險因素。這項新研究首次檢查與住院的成年人最終出院或者死亡結局有關的嚴重疾病和死亡的危險因素。191例患者中,137例出院,54例在醫院死亡。作者指出,對他們發現的解釋可能受研究樣本量的限制。

此外,作者還提供了有關病毒排毒的新數據,這些數據表明存活者的病毒排毒中位數持續時間為20天(從8到37天不等),並且在54名非存活者中直至死亡都可以檢測到病毒。

雖然長時間的病毒排毒表明患者仍可能能傳播新冠病毒,但作者表示,病毒排毒的持續時間受疾病嚴重程度影響,並注意到該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已住院,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合併了嚴重或重大疾病。此外,估計的病毒排毒持續時間受到呼吸道標本收集頻率低和樣本中缺乏可測量的遺傳物質檢測的限制。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病毒的長時間脫落對於確診的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隔離預防措施和抗病毒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對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不應將病毒排毒時間與其他自我隔離指南相混淆,因為該指南基於病毒的潛伏時間。”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斌解釋。

新冠病毒開始入侵腦部!日本發現特殊病例,男子暈倒但檢測為陰性

圖中顯示了倖存的和死亡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主要症狀、結局和病毒排毒時間等臨床病程。還有主要症狀的中位持續時間、併發症的開始時間和結果。

ICU=重症監護室SARS-CoV-2=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2ARDS=急性呼吸道窘迫綜合徵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這項研究首次描述了新冠肺炎進展的全貌。倖存者的發燒中位時間約為12天,與非倖存者相似。但是倖存者的咳嗽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45%的倖存者在出院後仍會咳嗽。在倖存者中,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將在約13天后停止,但會持續到非倖存者死亡。這項研究還說明了發生不同併發症的時間,如敗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急性心臟損傷,急性腎臟損傷和繼發感染。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比較了出院的倖存者和非倖存者之間的臨床記錄、治療數據、實驗室結果和人口統計學數據。他們研究了住院期間的症狀,病毒排毒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的臨床過程(例如,血液檢查,胸部X光檢查和CT掃描),並使用數學模型檢查了危險因素與醫院死亡有關。

研究指出,平均而言,患者為中年(中位年齡56歲),大多數為男性(62%,119例患者),大約一半患有潛在的慢性疾病(48%,91例患者),最常見的是合併有高血壓(30%,58例患者)和糖尿病(19%,36例)。

從發病開始,患者的平均出院時間為22天,平均死亡時間為18.5天。與倖存者相比,死亡患者的年齡更大(平均年齡為69歲vs 52歲),並且在順序性器官衰竭評估(SOFA)中得分較高,入院時敗血症和d-二聚體蛋白的血藥濃度升高(凝血指標)。

作者也注意到該研究的一些侷限性,包括由於排除了2020年1月31日之後仍在醫院中的患者,在研究對象限定在此次疫情較早期階段,患者疾病相對較重,死亡人數並未反映出新冠肺炎的真實死亡率。他們還指出,並非所有患者都進行了所有實驗室檢查(例如d-二聚體檢查),因此可能低估了他們在預測院內死亡中的確切作用。最後,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藥,對標準支持療法的依從性不足以及高劑量的皮質類固醇激素,以及某些患者病情晚期轉移到醫院,都可能導致某些患者的預後不良。

日本內閣會議:敲定緊急狀態法案,議員再拍賣口罩將面臨懲罰

新冠肺炎在日本持續蔓延,為進一步防控疫情,日本政府10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新型流感等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將允許首相安倍晉三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據共同社消息,該法案同日將提交國會審議,由於執政黨自民黨和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已達成一致,法案在13日通過已成定局。

法案通過後,如果政府判斷疫情會迅速蔓延,將對民眾生活及經濟造成重大損失,那麼首相可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向特定區域的都道府縣知事作出指示,如限制舉辦文體活動、強行徵用土地和建築用作臨時醫院、要求學校停課、買斷醫療用品等。

隨著疫情進一步發展,安倍晉三9日在參議員預算委員會上表示,考慮到最壞的情況,希望將新冠疫情指定為“歷史性緊急事態”。

對於有質疑稱緊急狀態將導致私權受到限制,安倍說,“有可能會制約國民的個人權利,但會充分考慮到有可能帶來的影響,再做判斷”。

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強調,緊急事態宣言“是為了以防萬一而準備的措施”,希望儘快通過“把對國民生活與經濟的影響降到最小限度的法案”。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日本內閣會議今天還通過一項決定——禁止倒賣口罩。3月15日以後,如果違反規定,將處以1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100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日本口罩嚴重短缺,卻有議員高價倒賣口罩牟利。日本靜岡縣無黨派議員諸田洋之9日召開記者會,承認在高價拍賣口罩,於2月4日至本月6日成交89筆,進賬888萬日元(約合60萬元人民幣),其中一包口罩最高以17萬日元(1.1萬元人民幣)成交。每包口罩都是2000只裝。

按照諸田洋之的說法,這些口罩是他經營的貿易企業10年前在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期間進貨的存貨,而且,由於是拍賣,“價格由市場決定”。

諸田洋之稱自己“考慮不周”“有悖道義”,但不打算辭職,將把企業交給妻子經營,捐出拍賣口罩所得收益,用於靜岡縣新冠疫情防控。

截至10日上午10時30分,日本國內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510例。

此外,“鑽石公主”號郵輪確診的乘客及乘務人員確診696例,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

確診病例中包括16例死亡病例,包括在國內感染的9人,以及“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7人。

日本厚生勞動省稱,目前,日本共有56名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包括在國內感染的33人,以及“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23人。這些重症患者正在通過人工呼吸器、在集中治療室治療等方式進行救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