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流感:我用一場更大的死亡,讓人類被迫結束了一戰

在人類的歷史上,疾病或者流傳性疾病一直都困擾著人們,在人類的歷史上,曾肆虐過數次的大型瘟疫,它們的名字一個個都是大名鼎鼎的:黑死病,天花,瘧疾。

天花是世界歷史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18世紀的時候,僅在歐洲,因天花而死的人就有1.5億。而黑死病呢?它曾在14世紀中葉把都中變成了一個死亡之地,當時歐洲1/3的人都死於立刻這種恐怖的疾病。在一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也出現了一個號稱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瘟疫,人們把它命名為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感染率也達到了5%。

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士兵回國,各國都在散播好消息,而西班牙十分誠實的爆出本國爆發了流感,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

西班牙流感的影響,在約6個月內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持續了52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此外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事件經過: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第一波發生於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發生於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發生於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於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間。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Kansas),但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痠痛和食慾不振而已。然而在當時的說法則指出,這波流感是源於中國南部,由1917年中國支援歐戰的勞工所傳播,但並無相關證據。4月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也傳出流感,3月中國、5月西班牙、6月英國,也相繼發生病情,但都不嚴重。

同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塞拉利昂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蘇聯的阿什哈巴德(今屬土庫曼斯坦)。8月27日,流感傳回美國,並在波士頓的碼頭工人間傳播,而法國的布萊斯特(Brest)也在幾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流感;9月開始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並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和過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許多人早上還正常,中午染病,晚上便死亡。許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同年10月是美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20萬美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12年。

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除了澳大利亞和夏威夷之外)。此流感漫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口聚集地。

西班牙流感的影響,在約6個月內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持續了52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此外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臺灣,在當時造成約兩萬五千人的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辨認。

死亡人數

死亡人數尚無定論,最保守估計是2000餘萬人。由於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爭剛結束時期,因此大部份的國家都沒有詳細的統計資料。

洲 死亡人數

北美洲 107.6萬

南美洲 32.7萬

歐洲 216.3萬

亞洲 1575.7萬,其中印度死亡人數為全球最多,大約1250萬人。

大洋洲 96.5萬

非洲 135.3萬

全世界 2164.2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