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的故事

寫在前面的話:

眼下非常時期,那裡也不敢去。原本想到紫竹橋附近的一個魚市買幾條魚養養的。可是,想了想,還是忍住了。想象昔日的花鳥魚蟲市場,人頭攢動。就不想去了。再一想,這日子口,魚市能開嗎?看看魚缸裡空空如也,一條魚也沒有了,只有幾棵水草一動不動立在水中,隱約有一些悲涼。看著今日魚缸裡的靜態,腦海裡浮想聯翩,昔日裡的繁華不禁浮現出來。


地圖魚

在大西北拍片拍得太猛,終於在青海格爾木病倒了。住了三天醫院,打了四天吊針。回到北京後,有段時間什麼也幹不下去,這大約是對工作透支的一種懲罰。人,能幹多少事,大概是一個定數,年輕時幹多了,人老就得閒著,那些退了休還在玩兒命乾的人,大凡是年輕時沒得幹或是乾的少了。壯年不壯,其苦痛焉。


養魚的故事


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本文的“主人公”——地圖魚進入我的生活。這是從西直門魚市購回的一對地圖魚,色紅,白頭,性猛,喜食活魚活蝦,為了搶食,常把魚缸撞得嘭嘭作響。小魚小蝦往裡一扔,頓時魚龍混戰、血肉橫飛,頃刻之間小活物屍骨全無。那對“紅圖”如野豬一般,橫衝直撞,吃得兇搶得猛,飽餐下來肚皮最圓。“地圖”的另一個名字叫“黑豬魚”,它的老家在南美洲,到中國定居僅半個世紀。

養魚的故事


地圖魚的名字好,好在能為主人的貪玩,找到了一個極好的理由,玩物而不喪志,還頗有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豪情。這一對色彩單調遊動遲緩的地圖魚呈橢圓形,側扁,尾鱗呈扇形,體長12公分,魚體呈紅色,體側有不規則的橙黃色斑塊和紅色條紋,形似地圖,其名因而得之。我常趴在魚缸旁看著他們,辨認它們身上的地圖形狀,看看哪塊像美利堅,哪塊像大不列顛,哪一塊像北冰洋,哪一塊像太平洋。把一項休閒活動搞得如此“高尚”,我有時想起來,解嘲般地深深吐一口氣,大概這一口氣就是病源罷,久而久之,體內的鬱悶之氣竟蕩然無存了。


養魚的故事


地圖魚對人頗有感情。人一靠近立馬游過來搖頭晃尾,讓人油然而生可憐之情。若此時投入活餌,它更是歡呼雀躍,會對你投來感激的目光。電影中有時罵背信棄義之人:“你還不如一條狗!”雖然狗是人類的朋友,但地圖魚也忠實。如果說“你還不如一條地圖魚麼?”我想會引起一些養魚愛好者的共鳴。

養魚的故事


地圖魚樣子長得憨,一副吃了悶虧的樣子,不如孔雀那般婀娜多姿,不如紅綠燈魚那樣招眼奪目,不如“紅劍”那般如火如荼,不如“銀龍”那樣耀武揚威。地圖魚蠢乎乎的樣子,就像電影中胖子之類的人物,都是豔福不淺或大難不死的。“地圖”是享福的,吃活魚活蝦活蝌蚪,但也吃了長相的苦,由於憨態十足,餵養它的人不多。吃虧是福,一旦有人養了它,它就整日享受生猛海鮮大吃大嚼的福。這大福哪條魚享受得到?它的肚量誰個又能有?


養魚的故事


忽地,我腦子一醒,自然界的法則出來了,表面看去憨人者實乃大富大貴之人也。

養魚的故事


鉛筆與紅魔鬼

養魚的故事

我養了一缸魚,其中有一條鉛筆魚,還有一條叫紅魔鬼。


鉛筆魚可能是文曲星下水,狀若鉛筆,樸實無華。鉛筆魚幾乎沒有什麼攻擊力。在魚缸裡生活得很平淡,引不起觀者的讚歎,但它能自甘寂寞,敢於不讓人注意,只是默默地吞食著一切可以下嚥的食物。


養魚的故事


於是,它就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當它長得比紅魔鬼兩倍大的時候,鉛筆魚還是給紅魔鬼讓路的。可是,紅魔鬼照樣向鉛筆挑釁,動不動就去攻擊它。鉛筆魚搖著它那鉛筆般的身子,就像一個刻苦的學生一樣躲到教室裡;紅魔鬼花天酒地,在魚缸裡逐魚捕蝦,戲弄水草,好不得意。


養魚的故事


紅魔鬼的洋名叫麥得斯鯛,其魚身體壯碩,顏色為檸黃,一股十足的貴族派頭,但產地在南墨西哥到加拉瓜的小溪和河流中。看來,貴族的發源地多半在鄉村。紅魔鬼玩累了,就打架,欺負鉛筆。鉛筆只是默默地吃,悄悄地長。


終於有一日,又是紅魔鬼在攻擊鉛筆,大概紅魔鬼忘了,那鉛筆的體型已是它的四倍大了。紅魔鬼既輕浮又囂張衝向鉛筆。在以往,鉛筆唯恐避之不及會掉頭就走的。那知,鉛筆猛一回頭,剪起一柄巨尾,只一擺,聽得一聲竹板打在光脊樑上的脆響,我猜想,長得精緻的紅魔鬼肯定是眼冒金星了。鉛筆的嘴恰巧在紅魔鬼臉上,就勢一咬住,一拉一扯地推搡,然後一使勁,紅魔鬼被扔得好遠。那紅魔鬼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窮小子居然會咬、敢咬老子,其實傷並不重,只是活生生地氣昏了。


紅魔鬼氣死了。魚肚白翻著,像倒扣的一隻小船。


養魚的故事


鉛筆被自己的壯舉嚇了一跳,心想,我怎樣能擊敗貴族呢?


魚缸裡傳來一聲巨響,鉛筆凱旋般地在水中翻騰,一群崇拜者圍繞著鉛筆魚。水草為之舞蹈。

  

養魚的故事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也被嚇出了一身冷汗,為自己悟出了一個道理而震顫不己。


原來,勝利是屬於老實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