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過來,花前,花後葡萄病蟲害如何較有效果!

葡萄花前、花後病蟲害防控關鍵點及方法!


閱讀本文前,請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慧植農當家”,然後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關於農業種植的技術文章,讓您從初學者變成老專家。

設施栽培葡萄上市早,效益好,是目前發展潛力非常大的栽培模式。但由於設施栽培,溫度高、溼度大、通風透光性差,植株長勢旺,病蟲害也會偏重發生。因此設施葡萄病蟲害防治,特別是開花前後,是保證葡萄產量、品質和效益的關鍵期。

設施栽培葡萄開花前重點防治花期穗軸褐枯病、黑痘病、霜黴病、白粉病、灰黴病等主要病害。蟲害以綠盲蝽象、薊馬、葉蟬、金龜子、紅蜘蛛等蟲害。

一、花前病蟲害防控關鍵點:

1、穗軸褐枯病、霜黴病、灰黴病這幾種病害在花前花後危害果梗、果柄和果粒,造成果梗、果柄、果粒病變、褐色壞死,產生灰色黴層(灰黴病)、白色菌絲和黴層(霜黴病)、褐色孢子(穗軸褐枯病),引起花序脫落、果粒脫落甚至果穗脫落。黑痘病危害嫩枝、嫩芽、嫩葉和幼果,產生褐色橢圓形病變,中間白色凹陷,降低果品質量和產量。白粉病危害葉片、莖稈、幼果。危害部位為白色粉狀物,治癒後有淺褐色病變斑狀黴變。

2、綠盲蝽、金龜子等危害嫩芽、嫩葉、幼果。果面上形成褐色不規則小斑點,隨果子長大,斑點變大、乾枯形成瘡痂。葉蟬危害葉片,吸食汁液,影響葉片功能。紅蜘蛛危害葉片和莖稈、果梗。造成葉片捲曲、莖稈和果梗出現褐色不規則褐色病變。

葡萄花前病蟲害防治非常關鍵,盛花期不能用藥,影響授粉和座果率。因此。開花前2-3天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期。

防治方案:建議在開花前2-3天,45%唑醚•甲硫靈1500倍+40%咯菌腈4000倍+氯氟吡蟲啉1000預防蟲害,有紅蜘蛛危害的果園加上阿維菌素2000倍防治。唑醚•甲硫靈是廣譜高效的具有保護和治療功效的藥劑,可以防治各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對穗軸褐枯病、霜黴病、灰黴病、黑痘病、白粉病等都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如果有霜黴病發生的果園,可以噴施48%烯酰•氰霜唑1000倍液進行治療,穗軸褐枯病和黑痘病可以噴施40%苯醚甲環唑1000倍液治療,灰黴病噴施40%咯菌腈3000倍液治療,白粉病噴施30%唑醚•乙嘧酚1000倍液治療。

二、花後病蟲害防控關鍵點:

設施栽培葡萄開花後是病蟲害防治的最關鍵時期。設施栽培葡萄花期,由於溫度高低不好掌控、枝條的生長旺盛、溼度相應比較大、通風性差等,這種環境下有利於病蟲害發生和為害。葡萄開花,需要大量營養,樹體營養集中於開花座果和幼果形成與膨大,樹體營養會偏弱,病害也會乘虛浸入。葡萄落花後發病幾率偏高於其他物候期。

開花後主要有穗軸褐枯病、霜黴病危害果梗、果柄、果粒。白粉病、黑痘病、灰黴病危害葉片、莖稈、果穗。同時,綠盲蝽、葉蟬、金龜子、紅蜘蛛等也會危害枝葉和果穗。造成穗軸腐爛、果梗黴變、果粒變黑乾枯脫落或受蟲害引起傷口和斑駁,影響產量、品質、效益。所以葡萄落花後病蟲害防治是關鍵的環節。

落花後,在農事操作上應當注意:

1、適當調控棚內溫度,白天26--28℃,夜間14-16℃,相對溼度控制在60-70%,減少病蟲害危害。

2、及時中耕鬆土,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和營養吸收,培養壯樹,提高樹體抗病性。

3、及時通風,減低棚內溼度,創造不利於病害發生的優良環境。

4、發現病害,及時摘除病枝、病葉、病穗,帶出園外,集中處理和銷燬。

5、採用化學防治,降低病蟲害危害。

落花後第一次用藥在80%落花時,保護劑和治療劑混用效果更佳。建議使用40%咯菌腈3000倍+35%苯甲嘧菌酯1500倍+40%烯酰嗎啉1000倍+15%氯氟吡蟲啉1000倍液+鋅1000倍均勻噴霧。

第二次用藥與第一次間隔10-15天后,以剷除劑為主,45%唑醚甲硫靈1500倍+40%咯菌睛3000倍+48%烯酰氰霜唑1500倍+35%噻呋酰胺2000倍+5%甲維鹽3000倍+螯合鈣1000倍噴霧防治。有白粉病發生的園子,把45%唑醚甲硫靈替換為30%唑醚乙醚酚1000倍噴霧防治即可。

落花後、幼果期,用藥一定要注意:

1、棚溫高於30℃,不可以使用,避開高溫噴施農藥。

2、噴藥時從下向上,噴在葉子背面,噴勻噴透,不流滴。

3、噴藥機器霧化要好、壓力要足、噴孔要小、施藥要細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八字方針,關鍵時期用好藥,對症下藥,做到科學防治病蟲害的原則,才能達到合理投入,高效產出的理想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