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和孩子聊什麼怎麼聊 這是來自一位人大代表的“錦囊”

抗“疫”期間和孩子聊什麼怎麼聊 這是來自一位人大代表的“錦囊”

“很多年後,當孩子們回想這一幕。在危機四伏的日子裡,一家人抱團取暖,相互體貼,相濡以沫,一起體會愛,一起約定,為社會、為更多的人付出更多的愛。這個約定,值得永遠銘記,這段時光,值得永生珍藏。”

《名校長說》第一季“戰疫進行時 停課不停學”的直播現場,杭州市人大代表、上城區崇文教育集團總校長俞國娣聲情並茂地為孩子和家長們唸了《人民教育》推文中的一段話。

說起杭州的名校長,一定少不了俞國娣的名字。作為人大代表、一名特級教師,俞國娣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她始終把自己作為一名實踐者、奉獻者,兢兢業業,默默耕耘在教育事業戰線上。

抗“疫”期间和孩子聊什么怎么聊 这是来自一位人大代表的“锦囊”

讓線上課程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疫情發生以來,俞國娣帶領集團周密部署、硬核防控,確保教師離校不離教,學生停課不停學。

首先是建立“1+5”防控小組,由俞國娣總負責,集團成立了師德師風信息報道、師生報到預警、家庭教育干預、自主學習指導、後勤安保治理5個工作小組。

其次是通過釘釘成立“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群”,四校區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疫情的監測、排查和預警;班主任每天10點前上報各班級疫情防控信息。

再次是啟用“互聯網+”模式,開展“自主學習”。各學科組進行網絡教研,利用“互聯網+教學”模式,落實特殊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為了讓教學真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俞國娣親自參與、帶領各工作小組精心設計了微課資源,並對教師一對一精準輔導、班級和年級教導會議等做了科學安排,確保線上課程以學生為本,迴歸教育的本質。

除了管理好集團學校特殊時期的教育工作外,俞國娣還心繫崇文結隊的湖北恩施鶴峰思源學校和貴州雷山掌雷小學的“居家學習“狀況,她將精心設計的網課資源分享給兩所結隊學校,同時邀請結隊學校的教研組長參加崇文的網絡教研,積極帶動結隊學校的教育發展。

抗“疫”期间和孩子聊什么怎么聊 这是来自一位人大代表的“锦囊”

抗“疫”期間,和孩子聊什麼怎麼聊

2月9日晚,崇文教育集團的全體師生和家長們通過網絡直播參加了一場別樣的開學典禮。

俞國娣戴著口罩,與學生們探討了兩個問題:“長大以後我將成為怎樣的人?”“今天我們要做什麼、該怎樣做?”引導孩子帶著自己的思考,瞭解各種新聞消息,理解作為學生應該具備的大愛小德、責任擔當。

“樂觀豁達會傳承,堅忍不拔會傳承,與人為善會傳承,幽默風趣也會傳承。”在俞國娣看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用自己的人生去詮釋什麼是道德、良知、信仰。

在當下抗“疫”的特殊時期,能和孩子聊什麼、怎麼聊?

在俞國娣看來,疫情時期,聽到和看到的人和事,都可以成為家長與孩子聊天的主題。

怎麼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感動說出來?俞國娣通過列舉例子,形象生動地闡述瞭如何從瞭解、理解、表達三個階段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俞國娣還建議家長們建一個家庭沙龍,選擇一件與疫情有關的熱點事件,與孩子坦誠、平等地交流,暢所欲言、互相啟迪。

抗“疫”期间和孩子聊什么怎么聊 这是来自一位人大代表的“锦囊”

重視生活生命生存教育十分必要

在別的學校不停上直播課的時候,崇文卻只上錄播課,很少涉及新知識,大量地給孩子上家政課,教會孩子做幾個菜,陪伴孩子每天做運動,老師連線與孩子聊天等內容,難道家長們不會焦慮嗎?對於這個問題,俞校長顯得非常淡定。

在俞國娣看來,特殊時期,未嘗不是家庭教育的好時機。在漫長假期中,重視學生的生活、生命、生存等教育,是必要且十分有意義的。

作為一名教育專家,俞國娣疫情期間除了頻頻獻聲全國家庭教育聯盟共同體公益課堂、省家庭學會家庭教育講師團公益課堂等公益活動,為家長們帶去《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向逆行者致敬——和孩子們一起正“三觀”》等抗擊疫情繫列微課外,還牽頭髮起“武漢——浙江”孩子的隔空喊話活動;參加“2020全民接力 堅信愛會贏客廳朗讀大會”,為愛發聲、為希望吶喊。

“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們會變得更敏感,他們會努力捕捉每一個信號、解讀每一個表情、洞察每一個場景,家長也會變得有些焦慮,甚至手足無措,我想用自己的一點點影響力,給宅家的家長、孩子定個心,給同行校長、老師做些引導,發揮一點老校長的作用”。俞國娣溫情脈脈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