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善妒疑丈夫與侄女通姦,侄女蹊蹺自縊,清代“侄女自縊案”詳解

老輩人曾說過,一家子裡女人善妒無理取鬧,這家人必然不好過,這話的原意是指那些折騰是非不好好過日子的女人,其實啊,這句話說對也不對,凡是不能以偏概全。

今日本文中就有這樣一個婦人,撒潑善妒,攪得家中是雞犬不寧啊。

話說在那宣城縣有一男子叫呂恭敬,娶了一位妻子叫阿姑,要說這阿姑的性格可不是什麼溫柔賢良的,她潑辣暴躁,且疑神疑鬼,總是疑心丈夫在外有人,鬧得這呂恭敬是有家都不敢回,再說這呂恭敬有一位侄兒叫呂克忠,娶了一位媳婦叫淑姬,聽名字就知道這侄媳婦溫婉賢良,兩家人住在一起,這淑姬沒少被阿姑欺負,卻也是不敢言語。

妻善妒疑丈夫與侄女通姦,侄女蹊蹺自縊,清代“侄女自縊案”詳解

家中大小事全是這長輩阿姑說了算,每日的吃食都讓淑姬去準備,用過晚飯後廚房門都要上鎖,這鑰匙也是阿姑拿著,做早飯時淑姬再去阿姑處拿鑰匙開門,這規矩從淑姬進門那日就未曾改變。

一日,這淑姬的丈夫外出辦事,碰巧這阿姑也去了鄰居家吃席,這家中只有淑姬和呂恭敬在家,傍晚時分想是這阿姑喝多了酒,還未回家,淑姬吃完飯後見長輩阿姑未歸,便將廚房收拾乾淨後把鑰匙送回阿姑房中,那時的呂恭敬早已外出尋阿姑回家,只是時候不巧,兩人沒碰上,阿姑回家之時問淑姬要廚房鑰匙,淑姬回道:“我見嬸嬸今日吃酒未歸,我自作主張,將鑰匙已放回了嬸嬸房中。”

這阿姑是個善妒的主,又恰好在鄰居家多喝了幾杯,聽淑姬這樣說便起了疑心,當下不由的想道:“往日我問她要廚房鑰匙才給,今日我不在家她為何要送去我房內?必然與我丈夫呂恭敬有姦情,所以才主動去我房內,”想到這裡,正好又遇上丈夫呂恭敬歸家,張口就怒斥道:“你今日做了什麼見不得光的事嗎?”丈夫呂恭敬被這一問愣了神,回道自己今日並無幹什麼壞事。

阿姑見丈夫敷衍,料定他與侄媳婦有事,呂恭敬是知道阿姑這人的性子,見她多喝了幾杯又要尋事,當下喝到:“你莫要耍酒瘋,”見丈夫頂撞自己,阿姑氣上心頭:“我今日不發酒瘋,你倒起了色心,你若是瞞著我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日後必定不得好死,”呂恭敬也惱了,平日讓著妻子撒潑吵鬧,今日竟扯到侄媳婦身上,若是傳出去呂家的臉都給她丟光了,想到此處越發惱怒這婦人:“你這潑皮婦人,你壞我名聲,今日傍晚你於鄰居家喝酒不歸,淑姬見你遲遲不回才將鑰匙送回房中,你要是再鬧,將此事傳言出去,你我一家定要叫外人看笑話。”

這呂恭敬平日是個軟弱之人,將一扯到他與淑姬便生氣,阿姑腦子一時半會兒轉不過彎來,只當丈夫傾心淑姬,惱怒自己平日欺負了她,今日才會如此生氣,想到此處,阿姑揪住呂恭敬就要尋死覓活鬧了開來。

見叔叔嬸嬸越發吵鬧,淑姬平日也知嬸嬸潑皮的性格,本是不想多管,奈何兩人聲音加大,淑姬親耳聽見嬸嬸誣賴自己與叔叔有姦情,自己又不敢出去理論,生怕這嬸嬸撒潑找上自己,不料嬸嬸要尋死覓活,這淑姬本開門想出去勸一番,這腳剛踏出房門半步心中便有了疑慮:“我若是出門,她必以為我憐惜叔叔才去勸,這事本是我的錯,若我等她回家才歸還鑰匙,今日就不會生出事端,既如此,不如以死來證明我的清白。”想到此處,淑姬心下一狠,竟真將那三尺白綾往橫樑上一搭,脖子一伸,自縊而亡。

妻善妒疑丈夫與侄女通姦,侄女蹊蹺自縊,清代“侄女自縊案”詳解

淑姬上吊而亡,丈夫不在家自然無人知曉,再說這阿姑昨夜與丈夫吵鬧,天亮時才罷休,兩人睡去也無人理會淑姬,次日早飯時分,阿姑腹中飢餓,來到大堂未見淑姬準備早飯,心中窩了一肚子火,怒氣衝衝準備教訓淑姬,誰知一推開房門才發現淑姬掛在樑上早已死去,這阿姑非但不害怕,當下不想著將淑姬放下來,反而去揪來丈夫詢問:“你瞧瞧你這侄媳婦,你們二人若無私情,她何須羞憤上吊?”

這呂恭敬被妻子揪住本想發火,一看侄媳婦死了,嚇得魂都沒了,趕忙找人將屍體放下,又尋人去叫侄兒呂克忠回家,見妻子死了,呂克忠問叔嬸緣故,這二人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只說淑姬昨夜上吊,卻不知是何緣故,見二人說不出緣故,呂克忠疑心,去了官府擊鼓鳴冤。

知縣大人拘來阿姑與呂恭敬,問其侄女為何自縊,這二人改口反說是淑姬病痛難忍,才會一死以求解脫,呂克忠見叔嬸前後言語不一,心中料定必有緣由,求知縣大人替其妻子伸冤,這知縣大人曾詢問過鄰居和呂克忠,都說未聽淑姬說過身上有病痛,料定這是阿姑二人說謊,當下怒斥二人說實話,這阿姑禁不住知縣大人言語,將那日的事全盤說出。

阿姑說道:“在家都是掌管廚房鑰匙,淑姬做完飯我都會將鑰匙拿走,那日我未歸家,侄兒也不在家,淑姬竟去了我房內歸還鑰匙,豈不是看上我丈夫與其通姦,我與丈夫吵鬧幾句,誰知這淑姬竟上吊了,”聽嬸嬸如此說,克忠說道:“我妻子上吊死了,請大人查證,若淑姬與我叔叔無姦情,我妻子必是為證清白死的冤枉,求大人查明真相。”

知縣大人一聽克忠說得有理,當下嚴刑拷打呂恭敬,逼問他是否與淑姬有姦情,誰知是這知縣無頭腦無謀算,見淑姬死了,一以為她是羞憤而死,才會拷打呂恭敬讓他承認二人的事,這呂恭敬雖是軟弱之人,幾十板子打下來,死活不認與侄女的事,蹲大牢數年,期間一直喊冤,奈何知縣審不了此案,這案子一直擱置。

妻善妒疑丈夫與侄女通姦,侄女蹊蹺自縊,清代“侄女自縊案”詳解

再說這海公聽聞此案,甚覺蹊蹺,當下命知縣前來問清此時事,看了卷宗後心中有了主意,提來呂恭敬審問:“你怎麼可亂倫欺辱侄媳婦,還讓她上吊而亡?”這呂恭敬仍舊喊冤,見他言辭切切,海公只得審問阿姑:“你見廚房鑰匙在房中,便說淑姬與你丈夫有染,當日你喝酒回家,是什麼時辰?淑姬是否將廚房收拾好?她房門是否緊閉?”阿姑答:“我回家之時已是一更左右,廚房收拾完畢,早已上鎖,淑姬也鎖了門。”

海公聽完告訴阿姑冤枉錯了人,說道:“你一更左右回家,廚房收拾好也鎖了門,淑姬等候多時,才將鑰匙送你房內,你歸時淑姬也關門睡覺,她怎麼會與你丈夫有姦情,她上吊必是你胡攪蠻纏,她思量之下覺得不該將鑰匙送你房中,等你來拿就不會有此鬧劇,她是個怕事知羞恥的婦人,故才上吊自縊,並非是有姦情慚愧而死。”

說完後海公便重判此案,阿姑善妒糾纏丈夫逼死侄媳婦,又害丈夫入獄蒙冤,皆潑婦所為,今判呂恭敬無罪,阿姑處以絞刑,聽聞此判決,呂克忠跪地感謝海公讓淑名節恢復,叔侄兒一同歸家去了。


這阿姑善妒害死了淑姬,是天大的錯,只是那個社會才是造成淑姬死亡的原因之一,封建社會一個女子沒了名聲,要如何活得下去?可悲可嘆啊。

你們怎麼看待此事呢?


本文出自《海公案》中【判賴奸誤侄婦縊死】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