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1935年,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遙遠得只是書本上的一個年份。

我的祖母就出生於那一年,她家算是關中地區家境不錯的家庭。聽她講起,小時候家裡請教書先生來給小孩上課,但只許男孩進學堂。祖母常在門外偷聽,慢慢也識得一些字。

1935年的寶雞人,無論貧富,照常穿衣吃飯、婚喪嫁娶、蓄髮纏足,那個遙遠的年代,他們怎麼過日子?怎麼生活?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30年代岐山縣京當村

貧窮的日子

1935年的關中人,都非常困窘。沒有五十畝田以上的地主,沒有上千元的資本家,所謂貧富,不過是大貧和小貧的差別罷了。

為什麼這麼窮。第一因為耕地不足。當年的寶雞代家灣,全村大約60戶,耕地卻不足四百畝,每戶佔地最多的不滿五十畝,普通只有三、五畝地。鬧災荒的時候,餓死的、逃亡的、大約不下十分之三四。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寶雞某村落

第二是因為雨水缺乏。寶雞地區“原地”和“坡地”佔耕地的一大半,所以常常灌溉不足,加上雨水少,莊稼自然長不好。關中人的寺廟裡,常常供奉著“火帝真君”,祈禱神靈保佑這片蒼生。

婚嫁

那時的婚姻大多更像是“買賣式”的。不論貧富都講價錢,普遍從二、三十元到一、二百元,有的人家情況確實不好,拿不出錢,那就拿幾鬥麥子來湊。

婚禮儀式非常簡單。結婚的前一天,男家預備幾桌酒席,打發一乘轎子到女家。新娘坐在轎子走在前面,幾個伴娘和送親的都騎著牲口,跟在後邊,另外有兩個人抬著嫁妝箱子。

連一個吹嗩吶奏樂的隊伍都沒有。因為在關中人的習俗中,只有喪事才用嗩吶。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30年代寶雞一人家婚禮

送親隊伍走到男家門口停住,男家出來一個老婦人,拿著一隻織布機杼給新娘抱著,然後兩個伴娘才把新娘扶出轎子,在鋪好的一條白布單上走到門裡邊。

新郎走到新娘面前,在白布單上面,換上一雙新鞋。然後隔著新娘的紅蓋頭,從新娘頭上摘下一朵紙花。

新郎走到院裡預備好的一個香案前邊,行“三叩首”禮。行完禮再帶著新娘走到新房。等新娘剛剛走到門口的時候,廚子拿著秤桿在後邊把新娘的紅蓋頭挑下來。

男子蓄髮,女子纏足

30年代的關中人比較保守,大多還在蓄髮。中年男子,普遍留著差不多一尺長的髮辮,這種不長不短的髮型,都是被強迫剪髮後,又留下來的。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女子纏足,在當時的關中非常盛行。“三寸金蓮”在寶雞女子中,是最起碼的標準,很少例外。鞋的樣式,完全是木底高跟的老樣子,鑲著很寬的邊。

穿什麼?

那時的寶雞人,日子過得很緊張。人們穿的衣服,多半隻有一身,而且晚上睡覺都不脫,因為要穿著當被褥保暖。

更誇張的是,十來歲以下的孩子,冬季只穿一件短棉襖,沒有褲子穿。冬天極冷,基本坐熱炕不出門。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人們穿的衣服,大都是用本地的棉花,自紡自織的土布。通常男士穿靛青色長褲短襖,戴瓜皮帽。

青年婦女則多是大紅大綠,老太太多是深毛藍,女士的襖長度在膝蓋以上,常鑲著很寬的花邊,她們不戴帽子,有時候用布包著頭。

吃什麼?

關中地區種麥比較多,所以吃小麥和雜糧多。麵食的做法最普遍,其次是饅頭,還有一種叫“麻糖”,就是油炸麻花。

其次,最常見的就是臊子面和醪糟。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關中人一天吃三餐,晚飯特別叫“喝湯”,因為他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睡得很早,晚飯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怎麼住?

怎麼住,最不用發愁。因為自然賦予了關中人一種細密堅實的土壤,幾乎不需要任何材料,就可以造成一個小窯洞,住十幾年沒有問題。

窯洞裡邊半截是土炕,洞口拿土坯壘一堵牆。留下一個小門和小洞窗。另外再有一個窯洞堆放一些農具、雜物或者糧食柴草等,這就是一個五、六口家庭的住宅。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兩個窯洞前邊,再用土坯壘一堵牆,圍成一個院落,少數經濟情況好點的家庭,會加上一個板門。

這種住宅,冬暖夏涼。冬天空氣不流通,晚上人們穿著白天的棉襖,睡在光炕上,就能過冬。夏天陽光曬不透,房子的溫度低,人們喜歡待在窯洞裡。

據說,三伏天這個節氣就來源於秦人,秦的雍城在現在鳳翔的城南,古時候的人們,夏天就待在窯洞裡避暑,所以叫“伏”。

交通

那時,關中人的交通工具極為簡單,因為地勢不平,所以沒有大車。一般運東西用牲口馱,或用手推車。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稍微好點的,出門代步用驢。農閒的時候,有人牽著小驢,在路上攬客,這是他們唯一的副業。

一些老習俗,經過時間的洗禮,依然保留了下來。在今天的生活中,還能找到當年的痕跡,或許代代相傳,或許慢慢遺失,但無論如何都流淌在了每一個關中人的血液裡。

注:文中資料參考於蘇秉琦《鬥雞臺考古見聞錄》

更多寶雞故事,請關注公眾號:遇見寶雞,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吧!


1935年的寶雞人蓄髮纏足、穿衣吃飯,過著清貧的小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