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形容殘月的古詩有哪些?

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形容殘月的古詩很多,如:

1、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2、羅床倚瑤瑟,殘月傾簾鉤。

3、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不同時代,不同人物,不同環境,不同心情對殘月的描寫都不同,有思念,有悲傷,有期望,有夢想,有思念親人的,有思念友人的,有孤獨暗傷落淚的。如:一院落花無客醉,半窗殘月有鶯啼。門掩落花春去後,窗含殘月酒醒時。讓人讀了很傷感,一種孤獨,無耐,無助,留不住春天的朝輝,面對深秋的淒涼的感覺。

《打遊詩一首》

一輪殘月當空,獨飲半壼濁酒。

夜鶯不知何去,秋風時敲窗欞。

弧獨寂寞傷感,何時再有春風。

疫情騷擾人心,安能靜觀天空。

舉國抗疾滅菌,世時造就英雄。


大漠磐石


殘月,指太陰曆月尾的娥眉月,清晨或傍晚出現的彎月;以別於月初的“新月”,是太陰曆月尾的標誌。

殘月如鉤,是對其形態最生動的描寫;古詩中殘月往往寄託著詩人寂寥惆悵或是分離的愁怨心情,但有時也會成為愛情氣氛的烘托或希望的寄託。

殘月的詩文如下: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蘇軾•宋》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宋》

“殘月朦朧,小宴闌珊,歸來輕寒凜凜。”《宣清•柳永•宋》

“畫角吹殘月,寒聲發戍樓”《曉角•方幹•宋》

“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客中月•白居易•唐》

“凝缸暗醉夕,殘月上汀州。”《書懷寄瀘州•杜牧•唐》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章臺夜思•韋莊•唐》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菩薩蠻•韋莊•唐》

還有一首近代詩,陳毅將軍的《過微山湖》:“ 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

(圖源網絡,侵刪)





寒汐


古代文化可謂淵源流長,博大精深,關於寫殘月的詩句有很多,現在列舉如下:

1、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2、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3、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4、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徵人未還。

5、我寄愁心於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6、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8、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其中以北宋柳永的《雨霖鈴》最為透徹,全詩如下: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狐山詩行


要說形容殘月的古詩也很多,但我們最熟悉也是最著名的當說柳永的詞《雨霖鈴·寒蟬悽切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另外,真正我們熟悉的帶有殘月二字的詩的確不多。雖然說不是帶有殘月二字的詩就不是形容殘月了,下邊羅列幾首詩,供大家學習。

客夜

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捲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

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青樓怨

王昌齡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夜別韋司士

高適

高館張燈酒復清,夜鍾殘月雁歸聲。

只言啼鳥堪求侶,無那春風欲送行。

黃河曲裡沙為岸,白馬津邊柳向城。

莫怨他鄉暫離別,知君到處有逢迎。

詠愁

石象之

來何容易去何遲,半在心頭半在眉。

門掩落花春去後,窗含殘月酒醒時。

柔如萬頃連天草,亂似千尋幣地絲。

除卻五侯歌舞地,人間何處不相隨。

夢後寄歐陽永叔

梅堯臣

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

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

適往言猶在,浮生理可齊。

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

值得指出的是這首詩歐陽永叔是指的歐陽修

章臺夜思

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等等,不再贅述!





休映和人


 很多人都聽說過柳永的大名,他是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曾經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大詩人,而且還在朝廷中擔任過職位,為人放蕩不羈、風流灑脫,有著非常卓越的才華,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和讚賞。他的代表作是比較著名的《雨霖鈴·寒蟬悽切》讓我們共同來欣賞這份曉風殘月之情。

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仕途失意,四處飄泊。這首詞就是他離汴京、前往浙江時“留別所歡”的作品。

詞以悲秋景色為襯托,抒寫與所歡難以割捨的離情。上片寫送別的情景,深刻而細緻地

表現話別的場面。下片寫設想中的別後情景,表現了雙方深摯的感情。全詞如行雲流水,

寫盡了人間離愁別恨。詞人以白描手法寫景、狀物、敘事、抒情。感情真摯,詞風哀婉。

此詞為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傑出代表。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

詞的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下片主要寫別後情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麴”之一。

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瞭地點和節序。《禮記·月令》雲:“孟秋之月,寒蟬鳴。”可見時間大約在農曆七月。然而詞人並沒有純客觀地鋪敘自然景物 ,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秋季,暮色,驟雨寒蟬 ,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淒涼。“對長亭晚”一句,中間插刀,極頓挫吞嚥之致,更準確地傳達了這種淒涼況味。

這三句景色的鋪寫,也為後兩句的“ 無緒 ”和“催發”,設下伏筆。“都門帳飲”,語本江淹《別賦》:“帳飲東都,送客金谷。”他的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餚,詞人毫無興致。接下去說:“留戀處、蘭舟催發”,這七個字完全是寫實,然卻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這樣的矛盾衝突何其類銳!這裡的“蘭舟催發”,卻以直筆寫離別之緊迫 ,雖沒有他們含蘊纏綿 ,但卻直而能紆,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於是後面便迸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力敵千鈞!

詞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內心獨白。這裡的去聲“念”字用得特別好,讀去聲,作為領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轉,下啟“千里”以下而一氣流貫。“念”字後“去去”二字連用,則愈益顯示出激越的聲情 ,讀時一字一頓 ,遂覺去路茫茫,道里修遠。“千里”以下,聲調和諧,景色如繪。既曰“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一層濃似一層 ;既曰“千里”,又曰“闊”,一程遠似一程。道盡了戀人分手時難捨的別情。

上片正面話別,下片則宕開一筆,先作泛論,從個別說到一般 。“多情自古傷離別”意謂傷離惜別,並不自我始 ,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 ,則極言時當冷落淒涼的秋季 ,離情更甚於常時。“清秋節”一辭,映射起首三句,前後照應,針線極為綿密;而冠以“更那堪”三個虛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 ,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

“今宵”三句蟬聯上句而來,是全篇之警策。成為柳永光耀詞史的名句。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況味,遙想不久之後一舟臨岸,詞人酒醒夢迴,卻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整個畫面充滿了悽清的氣氛 ,客情之冷落 ,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完全凝聚在這畫面之中。這句景語似工筆小幀 ,無比清麗 。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詞有點,有染。柳耆卿《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點染之間 ,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說,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襯,中間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壞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統一性,而後面這兩個警句,也將失去光彩。

“ 此去經年”四句,改用情語。他們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總感到歡娛;可是別後非止一日,年復一年,縱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致,只能徒增棖觸而已 。“ 此去”二字 ,遙應上片“ 念去去”;“經年”二字,近應“今宵”,在時間與思緒上均是環環相扣,步步推進。“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以問句歸納全詞,猶如奔馬收韁,有住而不住之勢;又如眾流歸海,有盡而未盡之致。

此詞之所以膾灸人口,是因為它在藝術上頗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記載說,以此詞的纏綿悱惻、深沉婉約 ,“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這種格調的形成,有賴於意境的營造。詞人善於把傳統的情景交融的手法運用到慢詞中,把離情別緒的感受,通過具有畫面性的境界表現出來,意與境會,構成一種詩意美的境界,繪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 。全詞雖為直寫,但敘事清楚,寫景工緻,以具體鮮明而又能觸動離愁的自然風景畫面來渲染主題,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畫龍點睛,為全詞生色,為膾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皓月Lh2088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權德輿 【曉】

曉風搖五兩,殘月映石壁。稍稍曙光開,片帆在空碧。

李回 【天長路別朱大山路卻寄】

驛騎難隨伴,尋山半憶君。蒼崖殘月路,猶數過溪雲。

司空圖 【即事九首】

旅思又驚夏,庭前長小松。遠峰生貴氣,殘月斂衰容。

錢珝 【江行無題一百首】

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韓溉 【句】

門掩落花人別後,窗含殘月酒醒時。(《愁詩》,見《吟窗雜錄》)

王昌齡 【青樓怨】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武元衡 【春曉聞鶯】

寥寥蘭臺曉夢驚,綠林殘月思孤鶯。猶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萬囀聲。


gfuji10835


古人寫殘月的詩很多,略選幾首於下: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慘淡天昏與地荒,

西風殘月冷沙場。

裹屍馬革英雄事,

縱死終令汗竹香。

——明.張家玉《軍中夜感》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盪湘雲。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這次第,算人間沒個並刀,剪斷心上愁痕。

——宋.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唐.韋莊《菩薩蠻》

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四維求索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大碗功夫茶


《馬詩》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鋼琴女孩2008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