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物——看得見的誠信


信物——看得見的誠信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在中國這個禮儀之邦,誠信是國人歷代相傳的美德之一。誠信是立人之本。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認為人若是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誠信是齊家之道。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說:“夫婦有恩矣,不成則離。”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間以誠相待,誠實守信,就能和睦相處,達到“家和萬事興”的目的。誠信是為政之基。《左轉》雲:“信,國之寶也。”指出誠信是治國的根本法寶。

  但是,誠信也需要憑證,無論是立人、齊家,還是為政、經商,都需要一件小小的器物,使誠信幻化為具體的實物,作為信譽的保證,世代流傳,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其作為信物的特徵,具有恆定性。

  那一件件形態各異的信物,分量雖輕,卻承載著誠信的重量。

  印章

  中國自古是重視使用印章的國度,春秋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作為商業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從皇帝的玉璽,到衙門的官印,再到個人的私章,都是用來證明真實、表示信用的工具。印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博大精深的中華藝苑裡綿延不斷地散發出獨特的芬芳,吸引著人們進入這方寸世界。

  印章的起源,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印章的起源是由於政治上的憑信作用。西周時,天子與諸侯是以氏族血統為紐帶的宗法關係,各國下設的官吏也是如此,所以不需要政治上的表徵——信物。東周以後,社會關係發生變化,宗法關係逐漸解體,舊貴族逐漸沒落,新貴族逐漸興起。新貴族以功績得官,並且,春秋後的官職不像西周那樣可以世襲,而是可以隨時升黜的,因此,就以印章來作為憑信。

  另一種說法是:印章應是先用於經濟上,以後才轉移到政治上來。《周禮》上曾經三次講到璽和節。璽,又稱古璽,是有關印章的眾多名稱中最早的一個。《周禮》有關璽印的三條均與貨物有關,說明主要用於經濟上。又據劉熙《釋名》:“璽,徙也,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從今日見到的許多封泥(古代用印的遺蹟 )看,印章先用於經濟上是比較合理的。

  不管是用於經濟還是政治,印章作為信物的特徵,古今基本未變。然而唐宋以後不斷出現的閒章,說明印章有逐步向藝術欣賞轉化的趨勢。在著名文人中,首先對篆刻藝術大加倡導的,是宋末元初的趙孟頫,同時他也是最先採用青田燈光凍石刻印的名家。明清時代印人群起,在幾代印人的共同努力下,印章的審美價值越來越突出,從清代起,印章已經上升為與書畫並列的獨立藝術品。

  虎符

  《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趙雲奪城成功,並且俘獲守將陳嬌,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命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去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由此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虎符歷來被認為是代表兵家誠信的器物,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在我國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藉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為“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總是處於不敗之地,因此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於是常將兵符鑄成虎的形狀,它也被稱之為虎符。虎形兵符並非唯一的形狀,在秦代就有鷹符和龍符等等。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於是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蔣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後來又畏懼秦國的強大,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救援邯鄲,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讓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部隊,大破秦國,救了趙國。郭沫若先生曾選取這一題材創作了著名話劇《虎符》的劇本。

信物——看得見的誠信

信物——看得見的誠信

徵信小知識

徵信一詞的基本意思是徵求他人或自身的信用或驗證信用,由英文中的Credit Checking或 Credit Investigation翻譯過來,也就是信用調查,是對信用管理行業的一種狹義的稱謂。嚴格意義上的徵信是指以瞭解企業信用和消費者個人信用為目的而徵集信用信息的過程,是徵信機構通過各類手段廣泛收集、處理信用信息,以驗證調查對象的信用狀況的行為。更多徵信知識請致電0871-67211315,關注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相關知識。

信物——看得見的誠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