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1

我沒有把我們這兒的消息告訴母親。

非常時期,害怕她老人家擔心。她性子本來又倔又急,如果弄出點什麼事情來,而我們卻又回不去,那可就麻煩了。可她還是知道了,因為當前的疫情,我們浙江溫州“封城”的消息。

這次是遠在湖南鄉村的母親主動把電話打過來的,叮囑我不要出門,如果要出去買東西一定要戴口罩……她說村裡的幹部天天都在廣播。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其實,年前母親還在生我的氣,我讓她把家裡的雞鴨賣掉,來溫州過年,她沒同意,卻反覆強調讓我帶老婆孩子回農村老家過年。

我說我就幾天假期,孩子又要上輔導班,回老家待幾天又要返回來,舟車勞頓多辛苦,您能不能體諒一下?您一個老太太,不需要您上班,不需要您工作,在哪兒待半年、幾個月不行啊?

母親卻理直氣壯地說,她不習慣,在老家生活了一輩子,她離不開。

沒辦法做通她的思想工作,我也急了,說了氣話,我說要把老家的房子賣掉,看她還聽不聽我的。

母親斬釘截鐵地說:你敢賣房子,我就和你斷絕關係。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過年我們一家沒回去,母親也不接我電話,如果不是這次疫情,也不知道她要與我鬥氣多久。

母親問我米有沒有,菜買得夠不夠。我告訴她不用擔心,一切都很好。

母親又說,她聽人說,有些城裡人搶米搶菜,瘋狂囤積物資,她叮囑我不要去搶,老傢什麼都有,如果我需要,她就讓二娃子給我捎過來——二娃子是我們村的快遞員。

母親說:“你不用怕,城裡過不下去,回老家,地裡有蔬菜,家裡有雞鴨……相信國家,困難只是暫時的。”

母親最後一句話讓我淚目,她說:在外的人老家就是底氣,母親在,你就有老家,你就有底氣!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2

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湖北省蘄春縣,有這樣一對年近古稀的老人。

這對年近古稀的老人夫婦平時住在鄉下。

年前兒子將他們接到縣城的家裡過年,本以為過完年就能回去,因為鄉下的家裡有雞,有豬,還有菜園,都需要人照料。

可“封城”了,他們放心不下家裡的一切,也無法回去。

他們幾次提出要回鄉下,兒子兒媳說當前的疫情很嚴峻,回不去。

可他們不相信,說他們活了七十多年了,除了打仗的時候,什麼時候見過封城?認為是孩子們故意留他們多住幾天而已。

元宵節的晚上吃完飯後,老兩口心想,現在年過了,元宵也過了,真的要回去了,又擔心兒子兒媳挽留他們,就在晚上10點多,趁兒子一家都睡了,老兩口偷偷地收拾好東西溜了出來。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那晚天又下雨,他們沒帶雨具,他們戴著口罩相互攙扶拎著袋子沿高速連接線徒步向鄉下老家方向走去。

走了兩個小時,走了幾公里後見到了卡口的執勤人員,這才相信孩子們說的,封城是真的,面對執勤人員他們深感歉意。

兩個老人看樣子都70多歲了,大半夜的,天氣又那麼冷,而他們老家離縣城40多公里,這兩老要走路回去,又是正月十五跑出來,這讓民警吃了一驚,是不是有什麼隱情?

可老人告訴民警,說他兒子兒媳孝順得很,他們只是想回鄉下而已。

民警告訴兩位老人必須返回兒子的家,因老人記不清兒子的聯繫方式,最後民警用警車將他們安全地送到其兒子家中。

看完這個新聞,或許有人會說老人固執、多事、添亂……

的確,人老了,接觸一些新鮮事物要慢一些,可換一個角度想想,就理解他們了,他們勤勞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那些年輕人看不上眼的東西,或許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3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們都懂這些道理。

費玉清,在告別演唱會上,談及父母數度崩潰落淚:“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

父母在,我們真的該好好陪陪他們,不要等到失去才明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在《野生廚房》節目中,已過不惑之年的汪涵兩鬢泛白。

他對父母親情的一番解讀,引無數人淚目。

他的真情流露,打動了所有人,也引起了網友的共鳴,紛紛對汪涵的決定表示支持。

汪涵被潘粵明問及為什麼不多拍戲,他解釋說是因為拍戲耗時長,需要好幾個月。

汪涵說他45了,他認為自己在45歲最重要的事不是觀眾和節目,而是迴歸家庭,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汪涵在節目中說到自己的父母現在已經上了年紀,身體也不好,心臟搭橋、左眼失明,情況並不樂觀,汪涵也坦言“他們能不能活到85歲、90歲,那個是我最大的幸福”。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網上一條“45歲兒子被媽媽打”的視頻讓人無比動容。

兒子杜永華為了幫助患老年痴呆的母親喚醒記憶,想出讓母親拿木棍打自己的主意。

即便母親不知道輕重,在他頭上打出了包,他也樂此不疲。

我們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是愛護和孝敬父母的,我們非常努力地想要給老人更好的生活,讓他們安享晚年。

但是卻常常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們千辛萬苦地把老人接來身邊,最後卻發現我們給老人的生活,卻常常不是他們想要的。

堂姐沒有兄弟,所以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把父母接來身邊,老人不習慣,天天吵架,最後堂姐無奈,又在老家買了房子,把老人送了回去。

其實很多老人是不習慣與兒女長期住在一起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兒女們住在一起,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無法適應,他們得委屈自己,他們會感覺失去了自由……長期的壓抑,這讓他們很不快樂。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4

堂姐一家這次回老家過年去了,因為這次疫情,暫時無法回來。

現在學校已經開始網課了,我擔心鄉下網絡不好,擔心孩子們的學習。

可堂姐說知道她要回家,她媽早就在年前裝好寬帶了。

堂姐說她現在懂了,愛老人,主要的是尊重老人,給他們陪伴,是常回家看看,多打電話,多聯繫……

而不是硬生生地把他們接來身邊,打亂他們的生活節奏,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和愛好,尊重他們是最好的孝順。

孝敬老人,也要不打擾他們的生活!

淚目,父母不信“封城”,深夜“逃離”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