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享《金瓶梅》的態度與原則

大家好。我們分享《金瓶梅》也有一段時間了,也已經分享到了第十一回。在這裡,我再把我分享金瓶梅的一些原則和態度,給大家做個說明。歡迎大家多交流,多指正。

首先,我們同意並且遵循《金瓶梅》前面的三篇序言作者對金瓶梅的態度,就是所謂的四個態度:

生憐憫心的是菩薩,生敬畏心的是君子,生歡喜心的是小人,生效法心的是禽獸。對於我個人來說,也許無法完全做到菩薩的那個境界,但是,我儘量會用敬畏的態度來分享,並且避免歡喜心與效法心。因此,這是我們分享金瓶梅的態度。

其次,我們看待金瓶梅,並且點評其中的故事和人物,我們有自己的一個原則。當然,對於讀書而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和所見。但是,我們的原則是,用《聖經》裡面所教導的人生真理為總的指導原則,然後,在這樣視野下,或者說是在《聖經》思想指導下,來分析點評《金瓶梅》故事裡面的人物和事件。我想,這一點,也許就是我們的一個小小的獨特與不同之處。

舉個簡單例子來說,比如就兩性婚姻關係來說,《聖經》真理的有其兩性婚姻原則的教導,比如關於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原則教導。這些原則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婚姻是男人和女人之間的事情,而不是女人與女人之間的關係,也不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事情。因此,我們反對同性戀。而一夫一妻的原則,則是告訴我們婚姻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是一個關乎貞潔與忠誠的事情,因此,我們反對婚前同居,反對婚內出軌。而一生一世的原則,則是告訴我們,婚姻是一種承諾,是一種盟約式的關係,也就是說只有死亡才能讓夫妻分開。因此,我們看待金瓶梅里面的婚姻關係,我們是放在類似這樣的《聖經》教訓之下來分析點評的。

總之,簡單來說,我們分享金瓶梅的視角與思想指導原則是基於兩方面。其一,就是四心的態度,其二,《聖經》真理光照下的視野。而第二點,也許就是我們的獨特之處。

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