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兩天,打開微博、朋友圈,突然很多人分享自己畫的快樂源泉小瓶子,也就是幾個小瓶子下面寫了一些在生活中會讓大家感到開心的因素,比如:貓、狗、和好朋友打電話、意外找到口袋裡的錢、火鍋、垃圾食品等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程度往裡面塗色。微博上甚至掀起了#小瓶子塗鴉大賽#,引起了超過上千萬的點擊率與討論。

比如: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Flechazopia@咩咩楊設計@青貓畫水彩

你以為只有這麼簡單嗎,一群在家裡決心悶死病毒的抗疫勇士們豈會罷休!於是又腦洞大開的出現了恐懼之瓶,心動小瓶子,動漫小瓶子,各種飯圈追星小瓶子......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Flechazopia@高_優秀@小陳不無聊

其實這種小瓶子式的評測方法與一些迫選式 (forced-choiced method)、自我報告式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的評測方式很相似,比如,每學期要填寫的學習滿意度調查,或者入職前的性格自我評估等,都是給你既定的選項,按照自身情況進行程度上的選擇。

那麼讓我們來頭腦風暴一下,如果將小瓶子評測方式應用到博物館中,又會有哪些碰撞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博物館填寫過參觀調查問卷或者在留言簿上保留下對博物館的意見與吐槽?這其實就是博物館中最常使用的評測手段。

博物館評測(museum evaluation)是指博物館定期對教育項目和展覽進行的評估,而評測方法、內容、標準也會根據評估對象本身進行改變。博物館評估可以通過形成性評測(formative evaluation)去指導活動、展覽的設計、開發和實施,也使用終結性評測(summative evaluation)來評估這些活動、展覽是否達到了工作人員預設的目標和教育期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評測方式,比如前端評估(front-end evaluation)、回溯評估(retrospective evaluation)。不過這些測評方式是一個很複雜且工程量巨大的工程,下面給大家簡單體驗一下評估所需的大體流程: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上圖為一個畫廊重建的虛擬評估流程圖(圖片來源於:Evaluation toolkit for museum practitioners.)

近些年,國內博物館從各個方面來說都在急速發展,很多博物館人開始意識到博物館評測與觀眾調查(visitor studies)的重要性,這是非常積極方向。而博物館對於觀眾參與度的評測方法一般包括採訪、觀察、調查問卷、數據分析整理等,這些略顯陳舊且枯燥的評測方式會讓觀眾產生“換湯不換藥”的無聊感覺。

評測也可以是有趣且具有創造性的,一些國外博物館研究者慢慢地開始開發嵌入活動中的、參與式的創意型測量工具,比如讓參與者在參加活動中給出即時反饋,並將反饋作為展覽的一部分、社交媒體上的實時互動反饋、小朋友用相機記錄下來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作品、塗鴉牆、情感樹等等。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上圖為英國牛津的故事博物館的一場展覽中使用的幸福標籤法(Happy Labels),觀眾被請求在標籤紙上寫下對展覽的實時反饋,並將這些反饋系在展品下方,成為展覽的一部分。(圖片來源於:Happy Museum Embedded Evaluation)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上圖為故事博物館採用的情緒樹(Mood tree)評測法,觀眾被請求在參加活動前和參加活動後將不同顏色的樹葉代表的心情粘貼在樹枝上,紅色代表不開心,黃色代表中等,綠色代表開心。(圖片來源於:Happy Museum Embedded Evaluation)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上圖為一個六歲的小朋友參與的前端評估,小朋友被問到“如果我們要在博物館中去參觀戰鬥前線的場景,我會在那裡看到什麼?又會做什麼呢?” 一般兒童項目的前端評估是與學校合作進行的。(圖片來源於:https://musdigi.wordpress.com/2016/09/13/when-evaluation-doesnt-feel-like-evaluation-musdigi/)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上圖為觀眾在社交媒體上的觀展的實時評論反饋(圖片來源於:https://musdigi.wordpress.com/2016/09/13/when-evaluation-doesnt-feel-like-evaluation-musdigi/)

在創意型評測工具大行其道的情況下,國內博物館是否可以藉此思路創造出一些符合自己活動的創意性評測工具呢?就以小瓶子評測方法為例,將其作為一種測量工具應用到博物館活動、展覽測評中。

我們可以將瓶子下的文字根據博物館活動主題、目的、展覽形式、博物館的預期效果等加以改變,如:互動裝置體驗感強、觀展人數合適、AR裝置新穎、適合拍照等。除了一些固定詞語,還可以將一些瓶子下方不加上文字,讓參觀者基於自己的感受自己填寫詞語,即開放性詞語。參觀者給出反饋後就可以分享到社交媒體上與網友進行實時互動。測評圖簡單示意如下: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我在考慮小瓶子式測量方法的時候只是基於自己非常即興的想法,並沒有考慮此方法的倫理性、適用性、有效性、合法性等問題,比如如何保護觀眾的個人信息,如何快速詳細地告知觀眾評測活動的基本信息並取得他們的同意,如何能邀請觀眾更方便快捷的參與評測活動中等。

這篇文章只是想為國內博物館評測方法提供一些想法與思路,評測並不是我們固有印象裡的刻板陳舊的方法,博物館也可以用更有趣有意思的方法進行活動、項目評估。博物館評測實施起來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需要前、中、後期大量的論證、思考、討論。

擁有創意性的測評方案,你也能成為博物館界的李佳琦


原標題《快樂源泉小瓶子——博物館測評工具之奇思妙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