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有魚”頻繁被訴涉嫌“傳銷”只是代理商之責?

中國網財經3月11日訊(記者 段思琦)近日,有消費者向我網投訴稱,社交電商平臺“有品有魚”主要通過代理商開展業務,但其代理商多使用分級、拉人頭、返利模式,被質疑涉嫌傳銷。

對於上述投訴,中國網財經記者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查。記者添加了一位自稱“非凡團隊創始人”、“有品有魚”的高級顧問,對方在通過好友申請後,並未做過多交談便將多份資料發送過來,稱:“我發資料你先初步瞭解下,看完後我們微信語音電話溝通。”

在多份“資料”中夾有一份“薪酬晉升制度”的表格,也包含“見習顧問、推廣顧問、高級顧問”三級職位。

第一層“見習顧問”,晉升條件:購買396元會員禮包;完成銷客寶工資代發籤約;購買任意一單普通產品。業績獎:直推1個會員獎勵100元;消費/銷售普通商品獲得3%-15%的銷售佣金。

第二層“推廣顧問”,晉升條件:直推15個有效會員;團隊50個有效會員(有效會員:購買了會員大禮包,同時完成銷客寶簽約和購買了任意一單普通商品的會員);團隊普通商品銷售額1萬元。業績獎:直推一個會員獎勵150元;直推會員激活有效會員獎勵20元;直推會員普通商品銷售額累計達到200元獎勵40元;消費/銷售普通商品獲得3%-15%銷售佣金。管理獎:團隊新增1個會員獎勵50元;團隊激活一個有效會員獎勵20元;團隊會員普通商品銷售額累計達到200元獎勵40元;團隊會員普通商品銷售佣金的30%。伯樂獎:直推推廣顧問團隊新增一個會員獎勵20元;直推推廣顧問團隊普通商品銷售佣金的8%。

第三層“高級顧問”,晉升條件:直推10個推廣顧問;團隊會員大禮包銷售額達到50萬元(1263個會員大禮包);團隊普通商品銷售額達到100萬元。業績獎:直推1名會員獎勵180元;直推會員激活有效會員獎勵40元;直推會員普通商品銷售額累計達到200元獎勵40元;消費/銷售普通商品獲得3%-15%銷售佣金。管理獎:見習顧問團隊新增一個會員獎勵80元;見習顧問團隊激活一個有效會員獎勵40元;見習顧問團隊會員普通商品銷售額累計達到200元獎勵40元;見習顧問團隊普通商品銷售佣金的38%;推廣顧問團隊新增一個會員獎勵30元;推廣顧問團隊激活一個有效會員獎勵20元;推廣顧問團隊普通商品銷售佣金的8%。伯樂獎:直推高級顧問團隊新增一個會員獎勵10元;直推高級顧問團隊普通商品銷售佣金的2%。

另一位“有品有魚”簽約的IP聯盟推手團老師說法也對上述制度進行了印證,她向記者介紹到:“如果你在見習顧問/VIP這個級別,你推薦的人再發展的會員,你是沒有獎勵的。只有在你的團隊達到50人以上的推廣顧問級別,再去推薦,你就會有一個被動收入50元。”

中國網財經記者查閱公開信息後發現,“有品有魚”將“社交電商”的推廣簽約除了給“非凡團隊”,還有 “IP聯盟”、“佛系推手團”等推手團隊,而這些推手團隊,有類似卻各成一體的利益分配模式。

中國網財經記者多方聯繫有品有魚,其官方客服向記者僅表示會盡快復,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多級分銷僅僅只是傳銷的表現形式之一,即使沒有構成多級分銷也可能構成傳銷,實質在於方式是否破壞了市場經濟。因此,雖並未由官方發佈,僅私下使用的方式為其樹立了一道防火牆,然而這樣的操作方式依然存在傳銷風險。

一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層級關係只是眾多傳銷中的一個現象,無論傳銷的形式如何變化發展,其實質仍是以購買份額作為繳納入門費,發展下線人員、拉人頭組成層級,以下線人員“業績”作為獲利依據。

在某問答平臺“有品有魚是否有傳銷之嫌?”等相關問題下,有不少網友表達了對分級拉人頭返利模式的質疑,但也有不少維護的聲音,稱有品有魚屬於社交電商,是一種新興的零售模式。

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新近發佈的《2019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指出,社交電商在快速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而涉嫌傳銷是其中重要的問題之一。該報告顯示,社交電商主要是在熟人、朋友圈等人際交往網絡中進行交易,形式上與傳銷有相似之處,一些發育不良的社交電商容易陷入傳銷歧途。

小米公司之前曾對外稱:“網絡上流傳的所謂制度解讀,並非有品有魚平臺制度,我們也與各推廣公司進行了相關了解,各個推廣公司均制定了以團隊推廣商品銷售額為導向的公司績效管理制度,是公司內部推廣團隊管理的績效工具,流傳的制度與各推廣公司的實際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但是此舉也可說明,外界諸多對小米旗下社交電商“有品有魚”的涉傳質疑並非空穴來風。

2018年7月,商務部公佈《社交電商經營規範》(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了嚴禁傳銷、嚴禁非法集資、嚴禁虛假宣傳和違法廣告等內容,明確了社交電商與傳銷、非法集資等行為的界限,目前該《規範》目前已提交商務部審核。

免責說明:中國市場質量週報所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中國市場質量週報立場。中國市場質量週報對轉載文章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所轉載和刊發文章,以求百花齊放,僅供讀者閱讀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有品有魚”頻繁被訴涉嫌“傳銷”只是代理商之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