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你最喜歡的一句詩?

雲小音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充滿了大智慧。人終有一死,他講了世間的生死無常。每個人最珍惜的是生命,怎麼樣用短暫的生命,化為無限的生命呢?那就是不畏生死,衝破生死束縛,多為他人全心全意服務,多為國家盡忠。為了民族大義,敢於犧牲,敢於用一顆紅心去照亮黑暗,為眾生點亮心燈,讓這個世界永放光芒。只有為民犧牲,為國而敢於犧牲,才能讓世世代代的人永記心中,永載史冊,生命得到無限延生。


善良無罪7


最喜歡胭脂茉莉老師的這一段詩

“少女獨自一人坐在湖邊的長椅上

湖中有枯荷也有盛開的荷

我說我更愛枯荷的風格

七月有七件事和雨水有關

一夜的夢伴著雨水

荷葉碧連天啊

其實 我更愛美和這畫中的人

無關風月”

這是胭脂茉莉老師的題為《安靜的美》的短詩,詩中的湖邊,長椅,枯荷,雨水.....沒有一個意象不是美的,但是更美的是那人,那畫中人,那少女,那種呼之欲出的靜態美,我在生活中盡然找不到一副畫,能配上這首詩中那脫俗之美!我被詩人詩句勾勒的美及詩中那種無處不在的禪思所傾倒!

下圖是一副莫奈的畫,我害怕世俗中有一點菸火氣,都會打破這種美,就暫且讓那個美好的少女永遠在留在我們最純淨的夢中吧!



胭脂茉莉十四行詩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意思是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離別相思淒涼之苦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整首詞裡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強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裡分量足夠重的話,那麼無論他以後經歷了哪些變故,初見的一剎那,永遠是清晰難以忘懷的。而這個初見,詞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戀的美好記憶中去了。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來趨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裡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



酑醉醋


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

出自白落梅的《臨江仙》,我喜歡這句詩,非常有意境,天上漂的白雲像一團團白雪,世間萬物的百味像是煮出來的一壺茶,一壺茶有百味,每個人都喝出不一樣的味道…



茶茶Tea


看到這條問答,我腦子裡迅即閃現出當代詩人海子的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裡的一句詩:“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多麼讓人憧憬的美麗幸福溫暖的場景啊!

喜歡這句詩還因為我的家鄉就在大海邊,在祖國沿海的最東端,膠東半島的海邊名城一一威海,我們威海這些年那可是世界聞名,國內第一個世界最適宜人居的城市、第一個衛生城市,我們的環海公路整個沿著海邊修築的,長達十幾公里的山路左邊是山,右邊就是海,邊開車邊欣賞澎湃的海浪洶湧的捲起的浪花,耳聽著嘩嘩的海浪聲,真的是心曠神怡,忘卻人間煩惱!可惜我們就是一個常人,我一直幻想就在大海邊的半山腰上,建三間海草房,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放一張躺椅,拿一本書愜意的翻看著,暖暖的陽光溫暖著,困了就把書蓋在臉上,遮擋著刺眼的光線,舒服的咪上一會……看書累了,就下到海邊,捲起褲腿,到海邊裡撿海帶、摸點蛤蜊、在礁石上敲點海蠣頭,運氣好還可以拾到海星,夕陽西下的時候邀上一兩個好友,煮上一鍋海貨,觥籌交錯,談古論今,人生之美好不過如此!然後誦上一首海子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崮山智叟


這裡是二三推書,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二三最喜歡的一句詩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出自宋代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1、起初,為其景所吸引

坦白說,二三不是個好讀詩的人,古詩尤甚。最早接觸這句詩還是在二三的中學時代。彼時,語文老師正要求我們預習與背誦蘇軾的《定風波》整首詩。

儘管讀了那麼幾遍,但二三並未讀懂什麼。只是模模糊糊地瞭解到寫的是詩人醉酒歸來的途中下了場大雨,而他們沒有雨具。

等背誦完全詩時,二三的眼前卻彷彿出現了一幅畫面:突然下了場又急又大的雨,穿林打葉。一行人沒有雨具,遮頭蓋面,躲躲藏藏,十分狼狽。而其中一人卻顯得很是輕鬆,他穿著芒鞋,拄著竹杖,從容地走在雨中。

這個充斥著濃厚自然與生活氣息的景象瞬間便戳中了二三那顆文藝少女心。

2、期間,為其情所打動

通過語文老師的見解以及課後的資料查詢,二三才體會到蘇軾蘊含於此詩中的曠達胸襟與淡然情懷。

此詩為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日所作。官場黑暗,仕途坎坷,蘇軾抱負未成,懷才不遇。而途遇大雨,蘇軾認為竹杖芒鞋要比高頭大馬更輕快。這顯然是不合實際的。

這裡的“輕”並非指行路之輕,而是說無官一身輕,是心裡感到的輕。

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蘇軾慨然一笑,道: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說,有什麼好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二三為蘇軾的樂觀心態和從容情態所打動。

3、最終,為其智所折服

後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詩成了二三的座右銘。

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在大多時候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譬如學業上,

二三現在也可以坦然一笑,說一句:啊,我也是已經經歷過高考的人了呢!曾經二三也差點堅持不下去,畢竟,那段備考時光實在是太過壓抑。

不能說所有都歸功於這句詩,但無可否認,它曾在學業上給予我極大力量。

又譬如生活上,

現在想來或許會覺得有點羞恥,二三有因為一個男孩而要死要活。

因為是真得很喜歡他,喜歡到無法想象沒有他的日子,我要如何過下去;喜歡到發現自己只是他眾多選擇中的一個時,絕望到不想再活下去。

所幸,二三還是活了下來,現在也可以用玩笑般的語氣談起那段過往。

同時,也似乎更理解了這句詩“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覺得離開了官場,那又如何,我無官一身輕;

二三以為,離開了那個男孩,那又如何,二三自己也能過得好好的。

總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詩讓二三很喜歡。

由表及裡,從課本到生活,它讓二三學到了許多,也給予了二三很大的力量。

以上,如能給予您幫助,二三榮幸之至。


二三推書


你好,我是“123放飛夢想”,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最喜歡的一句唐詩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喜歡它的原因是因為它簡單易記,朗朗上口,並且寓意深刻。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登鸛雀樓》,全詩如下: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是:舉目遠望,太陽從山的一邊逐漸隱去,奔流不息的黃河水滾滾向東,注入汪洋大海。若要看到更多美景,就要再上一層樓。

這首詩簡單樸素卻氣勢磅礴,短短的二十字就描畫了一幅大好河山的壯美景觀,讓人眼前為之一亮,胸襟驟然開闊;猶如身臨其境,無比嚮往。作者更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寓意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令詩句變得意境深遠,不同凡響。“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蘊涵的是通過努力提升自我,從而實現遠大抱負的思想,傳達了積極向上的進步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開拓進取,勇往直前!

整首詩,乍看是寫景物寫外在,實則是寫思想寫內在,表達的是為理想努力奮鬥的進取精神,也就是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勇攀高峰,所謂“站得高看得遠”就是這個道理!

要想看到更多的人生風景,就要刻苦奮鬥,努力提升自己,也許這就是詩句的本意吧!

對此,元芳你怎麼看?

圖:網絡圖片


123放飛夢想


不請自來,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楊絳女士所譯的


《生與死》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每一次讀的時候,心中難免有一些小的觸動。我提供一點點理解與大家參考。“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是我行事態度。他讓我成為了自己,也容易讓人誤解。這是一種天生驕傲的生活方式。“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則是大多數人心中所思所想,可生活中有太多瑣事,買房,結婚,生娃,養娃,最後也只有少數人能夠愛自然,愛藝術。最後一小句詩裡,是我令我感受最奇妙的地方。往後讀的書多了,就更能夠理解為什麼了,我們都在黑夜裡,依靠生命之火照亮前行,路途上我們微光吸引微光,結伴前行,但故事的最後我們總得獨自面對。曾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死亡?”詩的結尾就已經給了答案。我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塵,獨自一人向黑夜裡走去。


一隻紅色的小熊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我一直以來最喜歡的一句詩,也是對我幫助很大的一句詩。

從初中開始我就喜歡這劇情,還把它寫在了橡皮上。

詩人在這句詩裡強調的就是見識的重要。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見識不同。

當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見識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得更遠。

這裡給大家推薦兩本書。一本是吳軍博士的《見識》,另外一本是《見識突圍》。

如今,自己看到一些人,會想起以前的自己,但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我們對於同一件事,已經是不一樣的做法了,相信這就是更上一層樓的勇氣,讓自己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世界很大,自己還要努力。

配了一張圖,最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好書精讀計劃


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林則徐《出老》

【釋義】上聯寫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見無邊的大海,海的盡頭,就是天了,海天相連,氣魄可夠大的。寓學海無邊苦作舟,只有勤奮學習,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林則徐的下聯則以腳踏絕頂峰,堂堂正正,頂天立地,一覽天下小!抒發了凌雲壯志。

[賞析解讀]

這是林則徐少年時的巧對佳話。有一回,老師帶學童們遊鼓山,爬上鼓山絕頂峰時,林則徐一派天風海濤,令學童們興奮不已。老師以"海"為題,出一上聯:"海到無邊天作岸",讓學童們對下聯。沒多久,有位學童首先對出下聯:"山登絕頂我為峰"。他就是林則徐。 上聯寫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見無邊的大海,海的盡頭,就是天了,海天相連,氣魄可夠大的。寓學海無邊苦作舟,只有勤奮學習,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林則徐的下聯則以腳踏絕頂峰,堂堂正正,頂天立地,一覽天下小!抒發了凌雲壯志。上下聯平厭、對仗都很工整、和諧,意境更佳。此聯後來刻在馬尾羅星公園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