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隨著人口老齡化日漸嚴重,空巢老人的數量逐年增多,養老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如何養老?如何讓空巢老人也能安享晚年?都是近幾年來大家熱議的話題,前不久,由官渡區民政局主導的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項目正式啟動,顧名思義,這個銀行不是用來存錢的,而是用來存時間的,時間該怎麼存?存著時間能幹什麼?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低齡存時間,高齡享服務

“時間銀行”是指志願者為高齡、空巢、特困、失獨等老齡群體提供包括日常生活照顧、情感陪伴、日常看望、協助陪同購物、就醫、緊急援助等服務,通過技術管理平臺將志願服務的時間存儲,當志願者年老後或者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可以從平臺取出存儲的時間兌換等量的服務、物品或現金,該項目由官渡區民政局出資、主導,善潤養老服務發展中心運營。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時間銀行”項目提倡低齡老人為老齡群體提供服務,是“低齡存時間,高齡享服務”的互助養老新模式。志願服務一小時可以兌換一元錢,服務時間越長,可兌換的現金和服務就越多。


善潤養老服務發展中心主任 胡玲:“現在項目裡本來就有預算,項目總資金是由福彩公益金支持,由官渡區民政局發包,通過招標採購,投標這個項目。”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時間銀行"總體週期為三年,分三個階段開展,以石虎關社區以及周邊幾個社區為試點,通過這樣的新型互助養老服務新模式,緩解轄區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逐步形成養老服務、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時間銀行”帶來的不僅僅是新思路,還有新的挑戰,在項目開始實施之後,一些困難也慢慢出現,很多老人無兒無女,沒有收入,自理能力也比較差。為了更好了解這些老人的養老需求,善潤養老服務發展中心與社區和物管進行了上門走訪、現場諮詢的合作。


在走訪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老人不在家、不願開門不願交流的情況,很多老人也並不知道上門走訪的目的是什麼,溝通起來並不順暢。除了前期的走訪會遇到困難,志願者的招募也會遇到困難,目前志願者只有30名,然而參與服務的老人卻是志願者的一倍。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如何看待"時間銀行"新型養老模式?

目前我們的養老情況如何?

昨天(3月13日),

《新聞聯合播》請到了

官渡區民政局局長王芳,

雲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夏維勇,

和大家一起探討。

Q

怎麼看待時間銀行項目?和傳統的養老概念有什麼不同?

A

雲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夏維勇:從養老的這種模式來看,傳統的一般都是以家庭為中心的養老方式,後來可能由政府包乾,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這兩種模式都不是特別適應現在的需求。而時間銀行這種模式,它引入了一個多元化的主體,原有的家庭可能還在,也有政府出面,具體的承接由一些社會的組織機構來做,包括引入志願者,相比傳統的養老,參與的主體增加了。


Q

官渡區為什麼會想到"時間銀行"這個概念?

A

官渡區民政局局長王芳:首先我們覺得,在整個官渡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現在是119000多,已經佔到了官渡區戶籍人口的近22%。其實60歲以上的很多活力老人,他還是要體現一種社會價值感,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整個社會治理或互助的活動中來,基於這些因素,我們覺得可以開發一個互助養老的模式。


Q

現在我們看到實際運營的是善潤養老服務發展中心,官渡區民政局在這項目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主要是負責哪些部分?

A

官渡區民政局局長王芳:就是對這個項目整個過程進行監督,最終做出評估。我們會根據老人的一些反響,如果他覺得這個模式比較適合目前老人的需求,我們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Q

目前時間銀行項目週期為三年,那麼三年以後,志願者想兌換東西或是現金該怎麼辦?後續有些什麼保障手段呢?

A

官渡區民政局局長王芳:其實三年的週期並不是說三年以後這個項目就終止了,三年其實只是一個項目週期,在這三年裡儲存的時間,今後在官渡區的任何一個養老機構或者居家養老服務點都可以兌換提取。


Q

如何看待志願者招募難的現狀?如何保證志願者的來源呢?

A

官渡區民政局局長王芳:首先要加大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的宣傳力度,讓志願者瞭解這個項目具體是做什麼的,通過整個志願者的服務平臺,我們也會招募一部分志願者,我們還會跟黨建智慧平臺的黨員志願者有合作,他參加時間銀行的志願服務,相應的黨員積分也會有所增加。


Q

現在項目剛起步,不管是和獨居老人溝通還是招募志願者,進展都不輕鬆,出現這些困難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解決這些困難?

A

雲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夏維勇:如果一個項目要持久,它不可能僅僅靠愛心來支撐,得有資金進入,但又作為一個公益組織,要和其他領域的工作有一定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對專業養老志願者的人才儲備不足,也導致了需求量大、供給不足的情況。這也還需要時間慢慢解決。


Q

如何看待項目的可持續性?其他地區是否有這樣的項目?發展情況如何?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地方?

A

雲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夏維勇:其實它叫做時間銀行,三年的週期在老人或者市民中間會產生一定的誤解。可能對於政府部門來說,就必須去考慮,現在是一個小範圍的試點,以後昆明市會不會進一步做這件事情,或者雲南省或者更大的範圍,如果各地都有類似於時間銀行的這種機構,能不能做到相互協調。事實上這個觀念在國內來說引入是比較早的,比如北上廣、南京、武漢、成都等都在做,更多的是在社區,這個理念可能有20年左右了,基層層面一直都在做嘗試。從可持續性的角度來說,我們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時間,從全國的層面,其實還是有很多經驗的,而且目前還有政策支持。從長遠來看,這個項目的生命力應該是很旺盛的。


Q

其他試點遇到了哪些問題?有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

A

雲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夏維勇:信用信任是最大的問題,一開始往往都是基層來做實踐,對老年人來說會有顧慮,擔心我今天做了這個事情以後,3年、5年或者10年後這個銀行就不存在了。信用裡面涉及到資金來源,在其他一些城市剛開始實行的時候,面臨的障礙會比較大。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包括微信、支付寶、區塊鏈等新平臺,一些問題隨之也解決了。


Q


新型養老探索模式的意義是什麼?如何看待這些模式未來的發展?能解決獨居老人的養老痛點嗎?

A

雲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夏維勇

:我覺得我很支持各種模式的探索,在這個過程中,交給社會和市場的主體來做,政府把好關,做好監督。不同的探索都是有意義的,會使得整個社會逐漸形成老人友好型的社會。


官渡區民政局局長王芳:新型的養老模式就是找到適合老人需求的服務模式,現在在官渡區,我們打造的1+8+N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除了區級、街道級或者社區級幾方力量以外,我們還想吸引更多的社會企業、志願者、社會力量積極地參與到整個養老服務隊伍中來。迴歸到時間銀行,讓願意參與養老服務的人群能夠得到相應社會價值的體現。


編導:李奕嫻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

戰“疫”最前線

“疫”刻微紀錄

我在武漢戰“疫”

戰“疫”:從容應對 喝茶、學習

報道專題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時間銀行”上線,存什麼?如何存?如何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