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時下,關於外國人永久居留權可以簡稱為綠卡問題,在民間議論熱烈。一是有關部門,表現出了尊重民意的開放姿態,向民間廣泛徵求意見,另一方面,民眾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種良性互動,值得點贊。

中國到底需要不需要、需要給什麼樣的外國人發綠卡?相信有關方面一定會慎重考慮,而中國人民也會繼續關注。

由此話題,忽然想到去年曾去北京昌平的一個奶牛場參觀,正好就看到一個外國人拿著一張綠卡,而且據說是中國發出的第一張綠卡。

那是一張照片:一個美國老太太舉著一張綠卡。

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當我進門的時候,首先是被那裡的一片小草地震撼的。農場的朋友介紹說,這片草地下,埋著兩個美國人,一個叫寒春,一個叫陽早。夫妻二人,在延安時期就來到中國。

隨後,我看到一個美國男人揹著中國步槍在延安的照片。有趣的是,他並不是來參加八路軍打仗的。

介紹人說,中國人今天能喝上牛奶,都要感謝他們兩個人!是他們最早從荷蘭買了一批奶牛,送到中國。隨著中國革命的進程,牛場跟著戰場,多少輾轉之後,到了這裡。

我早就聽過這兩人的故事,但親眼看到他們最後工作過的地方和墓地,還是第一次。

一排排當年的低矮平房,就是他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一個小屋子充當的博物館,掛著兩個人在美國時的照片。男人高大英俊,女人優雅美麗。

男人先到中國,女人為愛情,追隨而至。

到了中國,他們卻同時和中國發生了愛情。

想想看,從延安,到抗戰,到解放,到抗美援朝,新中國建設,哪一年不是像黃河水一樣風雲激盪!那也是遍地英雄下夕煙的時代,各行各業,英雄輩出。

我們太熟悉白求恩,太熟悉雷鋒了。但真的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寒春和陽早。

但是,到這個農場來過一次,哪怕就一次,看看那些簡單陳列著的普通照片,看看那些還沒有完全風化坍塌的土磚平房,只要我們的良心還有基本的溫度,就無法不被他們一輩子像奶牛一樣的奉獻感動。

我一瞬間把白求恩和雷鋒印象對接在一起,合成的圖像就是陽早和寒春的合照。

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毛澤東主席有《紀念白求恩》的文章,有《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因為領袖的號召,也因為他們的精神,使他們成為時代的楷模,永春不朽。

陽早和寒春是另一類同樣的不朽。介紹人說,他們去世後,特別交代,不要建墓碑,不要建墳頭,以佔用耕地。

所以,我看到的就是一片茂綠的青草。

“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毛澤東這樣深情地說道。

兩個外國人,同樣也是“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白求恩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中國,陽早和寒春也是。唯一的不同,是寒春得到了中國國籍——綠卡。這當然也是“國際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

我感動的還有他們對中國的熱愛。走筆至此,不禁眼潮。

愛中國,為中國,以畢生所學,全部奉獻中國人民。這樣的外國人,我們怎麼會不歡迎他們?

關於他們的故事,有一本簡單的畫傳記錄著,昌平的那個農場,也以當年的原貌,保留著他們十分簡陋的故居。

我難以想象,寒春,這可是當年參加過美國曼哈頓計劃的核方面的大科學家。而她的辦公桌,竟是用磚頭壘砌起來的一個土臺子,上面放了一張木板。

他們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投身中國革命,後來又為了中國人民能夠吃上牛奶,而奮鬥了一輩子,直到把自己全部都獻出,最後連骨灰都不願意多佔一點土地。

我非常非常感動,也非常非常難過。我知道我為什麼感動,但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難過。

寒春和陽早的孩子,除了長著一副美國人的面孔,其他已經完全是地道的北京人,我們聊了很多。

我說,你的父母,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和感人之處。中國共產黨人,真是為人民服務的,內心無私感動天地,不僅中國人被感召,連包括你父母在內的世界很多有良知的人也被感召了。白求恩,漢斯,柯棣華他們。我說我非常感激他們。我們中國人,為了我們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犧牲奮鬥,都是天經地義的。但他們,純粹是為理想而獻身啊。

看了他們的故事,我是真的相信,這世界上的人類,一定是有著一種共同的理想,是可以跨越時空阻隔,超越文化障礙,打通種族藩籬的。

今天,多數的中國人都在食用牛奶。但並不是每一個喝牛奶的人,都知道牛奶的故事。

寒春和陽早在世時就非常低調,就是不斷地研究,不停地生產,想盡辦法提高產量,提高質量,讓更多的中國人喝上牛奶。

200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頒佈實施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即中國的“綠卡”制度。

就是在這一年,2004年,中國政府將第一張《外國人永久居留證》送到寒春手中,當時她83歲,在中國已經生活了56年。而一年前,陽早已經去世。

2010年,寒春去世。

在今天網絡高度發達的時代,網紅輩出,要不是關於這個外國人永久居留的話題,連我的記憶也開始模糊了。我為我的失憶感到慚愧。

現在找出這篇文章,也算一種自贖吧。


按:這是新華網去年轉發的一篇文章。

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20世紀40年代,美國青年陽早和寒春先後來到延安,想看看毛澤東、共產黨,以及他們領導的隊伍是否像《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描寫的那樣傳奇。從此,他們在陝北、西安和北京工作生活了60多年。

  寒春於1921年10月出生於芝加哥。她的母親是全美最早創辦的男女同校寄宿制高中的創始人之一,父親是專利律師。寒春擅長實驗物理學,參與研製了美國第一顆原子彈。20世紀40年代,寒春與楊振寧在芝加哥大學費米教授的核物理研究所一起學習、工作。在那裡,楊振寧教給寒春的第一句中文是“這是一支鉛筆”。

  陽早於1918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父母親是小農場主,陽早很小就要參加勞動,第一份工作是提燈照牛棚。陽早在康奈爾大學農學院學習時,和哈佛大學轉校生韓丁成了室友。週末時,韓丁常去陽早家幹農活,有時還帶自己的妹妹韓珍、寒春一起去。這一來二去,為素昧平生的寒春與陽早搭起了日後的“鵲橋”。

  寒春的姐姐韓珍和哥哥韓丁都是美國共產黨員。在華盛頓特區的農業安全管理局工作的韓珍經常給韓丁、寒春、陽早講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並帶《共產黨宣言》《紅星照耀中國》等書籍給他們看。在韓珍的影響下,陽早產生了想親眼看看中國發生了什麼的願望。1945年11月,陽早在華盛頓向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申請參加援助中國的項目。1946年,陽早來到中國,被安排在延安郊區的光華農場工作。

  陽早在美國幹過多年農活,加上比陝北農民個子高,幹起活來完全不在話下。每天與農場的30來頭奶牛為伴,腳上沾著牛糞,手上擠著奶,陽早感到生活格外愜意。

  陽早親眼見到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打敗了美式裝備的國民黨機械化部隊,巨大的反差震撼了他的心。他思考著:為什麼共產黨在人民群眾中能獲得壓倒性的支持,甚至被俘的大多數國民黨士兵也選擇加入人民軍隊?陽早的世界觀、人生觀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他迫切想要向寒春傾訴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給她寫了一封又一封熱情洋溢的信。

  寒春則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自己的獎學金來自美國軍方。這對她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她發現自己熱愛的核物理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為美國軍方進一步改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服務。她最終下定決心,離開自己熱愛的物理科學研究。陽早的來信,使她想親眼看看中國發生了什麼的願望越來越強烈。1948年,寒春坐上了開往舊金山的火車,隨後又轉乘客輪,歷經18天的旅程,到達中國。

1949年3月下旬,寒春搭解放軍的卡車,從北平到達延安。延安給寒春的第一印象太深刻了,她回憶說:“每個人都在為共同的目的而工作,我融入了一個非常宏大的事業之中,作為全世界普通大眾中的一員,我像回到了家一樣,那是一種享受,十分神奇。我自言自語道:‘老天,這就對了!’”

  陽早和寒春,就像兩條不同的小溪,流經延安,猛地一下匯合了。他倆的婚禮成了大家的節日。邊區領導林伯渠有一輛雪佛蘭轎車,是延安唯一的轎車。大家簇擁著把陽早和寒春推上了車,拉到洞房。洞房門口上方懸掛著英文橫幅“MUCH HAPPINESS”(多喜),牆上掛著各個單位贈送的祝福錦旗。領導幹部宣讀結婚證書之後,大家跳舞慶賀。

  陽早、寒春一直在生產第一線,和農牧民、工人、技術人員、基層幹部一起,參加勞動、技術革新和政治學習等。在長期潛移默化中,延安精神、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在他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陽早和寒春還結合生產實際,改良奶牛品質和研製奶牛場機械,在陝北光華農場、西安草灘農場、北京南郊農場和農機院奶牛場研製風車、水車、馬車、青飼鍘草機、青飼收割機、管道擠奶機具,推廣胚胎移植技術,為畜牧業發展和奶牛場機械化做出了貢獻。1982年,陽早、寒春擔任國家經委和機械部“奶牛場成套設備研製、牛場設計與中間試驗”項目負責人,30多年過去了,這個項目的第一套樣機還在安全可靠地運行。

  為適應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200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頒佈實施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即中國的“綠卡”制度。2004年,中國政府將第一張《外國人永久居留證》送到寒春手中,當時她83歲,在中國已經生活了56年。

2003年,陽早走了。2010年,寒春走了。陽早、寒春的孩子們一起商量,中國陝北是父母的第二故鄉,他們在陝北確立了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的人生觀。所以孩子們把父母的部分骨灰撒在陝北和內蒙古交界處的鄂托克前旗的廣袤草原上。(節選自《寒春陽早畫傳》,陽和平、李維民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下文源自網絡:

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在很多文章中,筆者都提出過這樣的一個觀點,那就是不管在任何的領域,女性都是能夠做出傑出成就的。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而這個大殺器的誕生離不開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同樣的,在曼哈頓計劃中也有一些女科學家。而筆者接下來給大家說的這個人就是曼哈頓計劃的參與者之一,她本名叫做瓊.辛頓,中文名叫做寒春。

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寒春從芝加哥大學核子物理研究所畢業之後,有幸參加了曼哈頓原子彈計劃的研究。不過和很多的參與者一樣,當原子彈在日本本土爆炸帶來數十萬的傷亡,這樣的事實讓韓春的內心感到愧疚。這件事對於寒春後半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二戰結束之後的第3年,寒春和自己的丈夫來到了中國,他們決心投身到中國的革命中去。

說到寒春和我們中國的淵源還有另外一層關係,她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師姐。來到中國之後的寒春被安排在延安從事奶牛的放養。畢竟寒春曾經是核物理專家,她非常善於在工作中思考問題。從事放牛工作之後,寒春也一直在致力於奶牛的培育和研究以及農業器具的革新工作。畢竟當時的新中國才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讓寒春沒想到的是,她的後半輩子都奉獻給了我國社會事業的建設。由寒春負責設計的新型農業機械也在全國各地獲得了推廣使用。鑑於寒春作出的貢獻,她也成為了第1個獲得中國綠卡的外國人士。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或許會從事不同的行業,但是在每一個領域都能做到頂尖的人卻不多,而寒春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戴旭:這樣的外國人,中國豈止是給綠卡

在寒春晚年時,記者採訪問她最崇拜的人是誰,寒春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毛主席”。2010年,偉大而又平凡的寒春在北京去世,享年89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