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才是硬道理

这次疫情,众志成城。


全国总动员。


飞机停飞了,火车停发了,村村通也不通了。


可以说,所有能让人口流动的交通工具都停运了,所有能行走的路线全都封锁了。


一段时间内,不论是交通发达的大城市,还是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都是寸步难行。


连锁反应。


学校延期开学,工厂推迟开工,即便是生活物资采购,也是要定时定点定量。


除了医护人员,很多人都惊慌失措,天天呆在家里,默默等待着。


没办法,为了生命安全,必须这么做。


感觉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比起03年死亡率更高的非典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百年一遇。


很有缘,被我们这一代人给赶上了。


想起母亲平日里的担忧。


她多次跟我讲,咱家每年必须自己种点粮食。


我问她,为啥?


她说,万一遇上灾荒年吃不上饭了咋办?


对此,我总觉得她是杞人忧天。


你不能总活在饥荒年代,要与时俱进,现在都啥年代了,咋可能还会饿肚子呢?你就是三年五年不种地,我也养得起你。


现在看来,我得收回我的话。


因为现在我自己都开始饿肚子了。


你看,不能出去工作,我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不说,每天还要吃吃喝喝,而我吃的喝的用的,全是老爹老妈的,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团队,如果把我们家比作NBA里的一个球队,每个人都计算一下个人对整个团队的贡献值的话,现在的我,对于我家这个团队的贡献值明显是负数。


天天在家啃老,实在是惭愧。


回家后,做了两个多月的饭,实在是不想做了,现在每天只要一走进厨房我的心里就有点堵,憋屈的很,咱是要做大事的人,现在咋混成个厨子了?!


悲哀呀!


但是,我貌似也就这点功能了。


其他,我又能干点啥?又会干点啥?


上山砍竹?下地干活?能赚几个钱?


关键,很多年没干了。


我自己都觉得好陌生。


想起一句老话:家有余粮,心中不慌。


几个月不进账,未来还不知道会咋样,这种情况又有几个人能坐得住?


当然,相比那些拖家带口,又或是自己创业欠一屁股债的人来说,我算是不错的了,父母现在身体都还健康,能自给自足,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我的胃口一向很好。


但是,不能工作,不能赚钱,对于我来说,就是断了我的口粮。


我需要对我家这个小团队做出一点贡献。


比如,可不可以找点啥活干赚点钱呢?


想了又想。


就近的,身边的,还真找不到,爹妈邻居见面也都是大眼瞪小眼。


能不能向其他优秀的人学习一下呢?看看人家在家是怎么做的。


我觉得,这是可行的。


我关注了几个创业博主,有将近一年时间了。


其中一位女博主自己开了好几家公司和工厂,制造行业的,在家这段时间,他们一家人都没闲着,每个人每天都保持着学习的节奏,我曾在朋友圈分享过一个初中生的每日时间规划表,就是她的儿子,她经常在朋友圈晒一些她的生活日常和感悟。


年后,股市不错。


她闲时会炒股,选的股票多是她熟悉的行业,同时都是短线持有,快进快出,一般超过5个点的收益她就出仓了,目前为止,十进十出,无一亏损,赚了几十万。


乍听,是不是感觉很假?她是不是在吹牛?


这个,不解释。


只能说,理解的人自然懂, 不理解的人怎么解释也没用。


前阵儿,我也开了个户,买了一支基金,不多,万儿八千的,开始盈利了几百元,这两天,股市大跌,变成了亏损。


因为投入不多,所以,即便盈利,也赚不了多少,亏损,也亏不到哪去。


不痛不痒。


于我来说,纯粹是凑热闹。


我是第一次入市,这段时间获取的一点经验就是,股市上能赚钱的人离不开其个人的行业资源,强大的资金储备及严苛的执行力,不赚钱的,多是赌徒心理,要么,越赚越贪,要么,越亏越想回本,结果,越亏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炒股不赚钱的一个缘故吧。


对于我们这些现在没钱没资源的韭菜来说,若是不太贪心,且有较强的执行力,小打小闹,没事儿短线小赚个几百元还是没啥问题的。


个人观点,不建议轻易效仿。


她本人平常除了学习,炒股,还会写写朋友圈,分享一些个人的生活经验。


比如,怎么给人送礼?


她说,送礼就是送人性,送礼就是要送到心坎上,送礼的讲究透露出你个人的格局,眼光和见识,以及对收礼人的爱好,兴趣,品味,档次,价值的把握,合时,合适,又让收礼人能够在心里释放对你的粘接,这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送礼永远是回报最高的投资。

送礼永远是先舍,后得。


不要等到对方给了你想要的,你再送礼,你明白这一点,你才会送礼。


送礼有哪些要点呢?


第一,要大方,大方到自己舍不得。


第二,要花心思,一定是他想拥有的东西。


第三,能够让对方念念不忘。


最重要的是,送礼,要出其不意超出预期,让对方想不到你会送这个礼物。


送礼其实也是一种赌博,有输有赢,你要敢压的上筹码,又送的到位,回报的一定是几何倍数。送出去,别急着催回报,在交往的过程中继续加持,静水深流才稳健。


后面,她又分享了好几个自己在创业这些年给人送礼的具体案例分析。


有理,有据。


这些实战性的经验可操作性非常强,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围观点赞。


当然,她的主业是开公司,写作只是业余爱好。


据我了解,她已经写了几十年了。


只是疫情期间,没啥事儿干,就比较活跃一些,分享的也多一些。


前阵儿,她组建了一个收费的小红圈,纯粹的交流学习圈子,圈儿里分享一些销售市场,创业,管理,育儿等方面的知识,399元一位,期限三个月,不到半个月,现在就有将近五千人加入了这个圈子。


我也加入了。


圈子里有不少和博主一样的商业精英和某方面的专业人士。


当然,也不乏一些像我这样的屌丝群体。


加入半个多月了,圈里每天有更新,有分享。


上面的案例就是圈子里分享的其中之一。


有人看后说很值。


也有人抱怨说,看这些,感觉399元是智商税,不如自己好好吃顿饭,买件衣服。


谁对?谁错?


没有答案。


只能说,各得其所。


但博主无疑是成功的。


一人399元,乘以5000千人,一把收了将近200万。


事实上,她的粉丝并不多,比起那些粉丝动辄数十万百万的网络大V差远了,但她粉丝的黏度却是很多大V不能比的。


当然,咱也用不着眼红,人家凭的是实力和数十年的积累。


我加入也不是一时冲动,纯粹是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来玩儿的,几百元 ,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


即便是真的遇上了骗子,啥也没得到,咱也不会说有多么心疼。


愿赌,就得服输!


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她经营圈子的技巧。


事后总结:人有钱之后,赚钱会越来越容易,做人做事会更自信,对人也会更宽容,更懂得感恩,没钱的人,赚钱困难不说,对生活也是处处抱怨,还喜欢斤斤计较。


我之前就分享过一个观点:在社会上,你只需要做两件事,你就不缺朋友,不愁没钱赚,大家还会围着你转。


第一、你对社会有价值贡献。


第二、让别人知道你的价值。


有价值,就会有价格。


现在的网络信息高速且发达。


只要你肚子里真的有货,有价值,就不怕没人买单。


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了免费。


比如,喜欢在网上看免费的电影,听免费的歌,办公喜欢用免费的盗版软件……


包括我。


在学校的时候,每学期举办毕业晚会都要找配乐,我都是找那些免费的,去年的迎新晚会,有位同学让我帮忙找一首歌,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免费的,各个音乐软件上,全是收费的,最后没办法,掏了三块钱。


上周,听了一部有声小说,开始一段全是免费的。


我觉得,反正是免费的,就听听吧。


听到几十集后,就开始收费了。


本不想再听了,但是小说太精彩,忍了好久没忍住,冲了个会员才听完。


个人感觉,以后,为知识付费会是一个趋势。


昨天,收到微信公众号官方给我发的一封邮件,邀请我开通付费功能。


也就是说以后看文章要收费, 不给钱,不让看或是只让看一半。


对于我这种小菜鸟来说,真收费,估计就真没人看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你文章是给你面子,收费?滚一边去。


除非那种急切的,必须品,比如炒股类的公众号。


前阵儿,有个炒股人在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一把收了将近100万。


真厉害,真赚钱!



文章收费我也不是没想过。


赚钱,谁不想啊?!


但是呢,我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偶尔遇到有人打赏我,我都要窃喜半天。


现在想来,我之所以不好意思要钱,还是内心比较自卑,缺乏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一个人为什么总是不好意思谈钱?


就是自我价值不认可。


你觉得自己不值钱,那么,你就真的一文不值。



第一、尊重自己的价值。


第二、尊重别人的价值。


我们总是抱怨,为什么赚不到钱?


那你要思考,钱是什么?


钱是价值的体现。


那么,答案就是,你能为社会贡献的价值太少,所以,只能拿这么点回报。


你应该要反过来想。


我能为社会提供点什么价值?我能提供的越多,那么自然我越来越富有,这个弯转过来就是另外一个洞天。


要写出好的日记,我就要不断的去学习,学习完之后,我要总结,思考,然后再花一些时间写出来。


我自认为,这些都是有价值的。


其实,这和我们当瑜珈老师是一样的道理。


开始我们都不懂,然后我们就要交成千上万的学费到学校跟老师学习,学会了,我们再去教别人收课时费。


貌似没人说收课时费不应该。


自己付出了,收费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我决定,现在起,我要做出一点改变。


以后,文章采取收费制,单篇1元,包年100元。


不强求,全凭自愿。


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我的一份兼职。


我要开始摆摊了。


今天,是我出摊的第一天,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您的支持越多,我的出勤率就越高,服务也越好。


码字很累,分享有价值的文章我都会开通打赏,请尽情打赏,给到下次分享的动力和成就感。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