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在北京,走在二環路的街上,千萬不要錯過下面這幾條街道,有時間可以出門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轉一轉。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菸袋斜街——最古老的的商業街之一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面的這條斜街,從清末開始就已經成為北京有名氣的、重要的商業街之一。以經營旱菸袋、水菸袋等煙具、古玩、書畫、裱畫、文具及風味小吃、服務行業等為主。菸袋斜街之所以叫這個名字,除了主要販賣菸袋外,更因為整個斜街的就如同一個菸袋桿兒,細長的街道好似菸袋桿兒,東頭入口像菸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菸袋鍋兒。街中間有明朝修建的廣福觀,同時周邊還有銀錠橋、荷花市場、恭王府等著名景點,以及爆肚張、姚記炒肝、南門涮肉等特色美食,可以一併遊玩。

乘車路線:地鐵8號線什剎海下車即可到達。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東交民巷——最長的一條衚衕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東交民巷原來叫做東江米巷,因為元代漕運將南方大米運送到此而得名。東交民巷東起崇文門內大街同仁醫院,西到天安門廣場東路,與西交民巷合在一起,成為北京最長的一條衚衕。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這裡成為外國使館的聚集地根據清政府與英、法、美、俄簽訂的《天津條約》中相關條款規定1861年3月英國公使正式入住東江米巷的淳親王府(當時名為梁公府,系道光皇帝第七子鐵帽子醇親王奕譞的府邸);法國公使正式入住安郡王府(當時名為純公府,系努爾哈赤之孫安郡王嶽樂的府邸);美國公使進駐美國公民Dr S.SWilliam位於東江米巷的私宅;而俄國公使則入住清初在這裡修建的東正教教堂俄羅斯館。如今東交民巷沿街洋房林立,建築都是西洋風格,且現在基本保持原貌,特別是深秋來到這條街上拍照,在老北京的氛圍下拍出了許多異國的情調。

乘車路線:地鐵2號線、5號線崇文門下車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鐵獅子衚衕——民國時期的唐寧街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鐵獅子衚衕是北京最古老的衚衕之一,以前是一條死衚衕,因為有一對元朝的鐵獅子而得名,現在已被擴寬改建,並以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的名字命名為張自忠路。這條衚衕在中國的近代史上可以說歷經風雲。早在明末,吳三桂就是在這條衚衕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陳圓圓。到了1912年,袁世凱在這裡宣誓就任大總統。1924年,這裡成為了段祺瑞執政府,著名的三一八慘案就發生在這裡;1925年孫中山先生是在鐵獅子衚衕的5號行轅病逝;到了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在這裡舉行了開學典禮。經過了歷史的風風雨雨,這裡留下了許多的可以觀看的精緻:段祺瑞執政府、歐陽予倩舊居、和敬公主府......

乘車路線:地鐵5號線張自忠路下車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史家衚衕——一條衚衕,半個中國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史家衚衕東起朝內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東、西羅圈衚衕相通,北鄰內務部街。是北京為數不多從明朝開始就沒有改過名字的衚衕。從清朝到新中國成立,這裡面曾經有過許多的四合院,也住過許多的名人。史家小學是北京目前最好的小學之一,當年是清政府選拔赴美留學生的考場,竺可楨、胡適、趙元任等都是從這兒中榜開始自己留學生活的。衚衕中住過最有名的就數當年的抗清名將史可法,後來在這裡建立了史可法祠堂。至於從古至今,這條衚衕裡住過的人更多了,清末中法銀行董事長劉福成、名妓賽金花、民國教育總長章士釗、水利部長傅作義將軍都曾經在這條衚衕住過。另外北京人藝的宿舍也在這個衚衕的56號院,像葉子、金雅琴、牛星麗都曾經住過這裡。

乘車路線:地鐵5號線燈市口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帽兒衚衕——末代皇后住過的地方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打小就在帽兒衚衕玩大的,所以對這裡非常的親切。這條南鑼鼓巷西邊的衚衕,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稱帽兒衚衕。這條衚衕當年也是名人彙集,最有名的當屬末代皇后婉容。衚衕35號、37號就是婉容的孃家所在,當年婉容就是從這裡出發嫁入紫禁城的。其他住在這裡的名人還有馮國璋(13號)、文煜宅(7-13號)、洪承疇等等。另外,衚衕1號是文昌廟的所在,9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園、21號的梓潼文昌廟、45號的清提督衙門和民國保安部。

乘車路線:地鐵8號線什剎海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祿米倉衚衕——皇家糧倉聽古老京音樂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明清兩代的南方糧食都從大運河運到通州,然後從朝陽門外運送進京,所以從東直門到朝陽門一帶修建了許多的糧倉,從遺留的地名我們就可以看到,如南新倉、北門倉、祿米倉。其中祿米倉衚衕是明、清兩朝存儲京官俸米的地方。如今糧倉後來改成了聯勤總部平津被服總廠,現被軍需裝備研究所佔用。整條衚衕裡最著名的要算是衚衕東口北側的智化寺。這座修建於明朝正統年間的寺廟,如來殿的轉輪藏最為有名。另外就是傳承已久的古老佛樂。如今每天都有現場表演,特別是春天到來時,坐在花開似錦的庭院中,傾聽著古老的佛樂,身心得到了洗滌。

乘車路線:地鐵2號線朝陽門站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楊梅竹斜街——古老的文創大街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位於前門外西南,在大柵欄街西口往西大約半公里處,東起煤市街,西到延壽街。明代稱“斜街”,因為該街的走向自東北向西南傾斜,故得名。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圖》中,標註為“楊媒斜街”。據說這是因為清朝前期這條斜街居住著一位善於說媒的楊媒婆。清朝光緒年間,諧音並雅化為“楊梅竹斜街”。1965年北京市整頓地名時,將喜興衚衕(楊梅竹斜街南側短小的死衚衕)以及一尺大街(位於楊梅竹斜街最西端,桐梓衚衕至櫻桃衚衕北口之間)併入。25號是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梁詩正的宅邸;61號是酉西會館,沈從文初到北京時便住在這裡;75號和98號分別是世界書局和中證書局的所在。另外,清末民初北京高級綜合商業娛樂場所青雲閣後門就在這裡,當年蔡鍔就是在這裡認識的小鳳仙。

乘車路線:地鐵2號線前門站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方家衚衕——北京工業時的機床衚衕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方家衚衕東西向,為元建大都時所闢。清朝內火器營馬隊也在此巷中。方家衚衕13號、15號曾經住著乾隆皇帝第三子循郡王永璋。1918年9月,老舍在北京師範學校畢業後,就在衚衕內的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校(即現方家衚衕小學)擔任校長,長篇小說《趙子曰》中,有一個“北新橋往北的張家衚衕”,就是寫的方家衚衕。方家衚衕46號院即原中國機床廠的廠址,佔地面積9000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約13000平方米,是北京工業史上重要的“機床衚衕”。如今這裡成為了方家衚衕46號藝術區,原來的廠房與現代的藝術形成了有機的結合,小劇場、表演藝術團體、文化沙龍空間、建築藝術、視覺設計、新媒體藝術、現代藝術中心等機構,各自具備不同的創新理念,呈現獨特的藝術成果。

乘車路線:地鐵5號線北新橋站


在北京,這幾條衚衕千萬不要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