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早期清華的歷史嗎?

            你知道早期清華的歷史嗎?


  清華大學,乃今時中國當仁不讓的一號學堂,神化者有之,批評者亦有之。

  2019年的清華,預算金額已達300億之巨,比中西部某些地級市年財政總收入還要多,這不能不引起國人的重點關注。人們不只是期望清華院士多、論文多,更期待清華為國民經濟建設交出看得見的實踐成果。國家投入大,理應回報大,不是回報西方,是回報祖國。大學排名熱,論文熱,院士熱,學者熱,恐怕都不如實際貢獻來得實在。

  多數人對清華歷史瞭解的並不很多,尤其對清華早期歷史更是知之甚少。閒暇之餘,給大家做個梳理,以方便大家能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清華形象。


  “賠款學校”的起步



  1900年,清朝在對“八國聯軍”的戰爭中失敗,後簽訂《辛丑條約》,賠償八國本息共計九億八千萬兩白銀,史稱“庚子賠款”。這其中,美國分得白銀3200多萬兩。

  1904年至1905年,清政府駐美公使梁誠向美政府交涉,認為美國所收賠款過多,要求核減退還一部分。(不是美國主動退款,是應中國要求退款。

  1906年,美傳教士斯密士受到梯奧道爾·羅斯福接見,更加明瞭地幫助提出退款請求。同年,伊裡諾大學詹母斯致信羅斯福:中國正臨革命,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人,哪個國家就能在精神和商業上取得最大回報,就能以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國發展,這比追隨軍旗更可靠。

  1907年,羅斯福正式決定:退回庚子賠款一半,使中國政府遣學生來美留學,使之修業成器成有用之材。

  1908年,清政府照會美駐華公使“表示感謝”,初步提出留學辦法,由清政府在北京成立留美預備學校(Training School)。

  1909年,清政府外務部擬定了《遣派留美學生辦法大綱》,設“遊美學務處”,辦公地點在在清華園。清華園,原名“賜園”,是清重臣端王府及附屬園林,佔地近千畝,庚子失敗後被沒收,由中美共管。

  同年8月,第一批47人被抽選直接赴美留學,其中就有梅貽琦和王世傑等人。因庚子賠款由江蘇承擔比例最大,所以,退款留學的學生比例也是江蘇最多。考慮到赴美留學的適用性,後又籌備設立留美預備學校,以此培養出合格的留美預備生。

  1911年4月29日,正式成立清華學堂。清華園正式開學,此後,學校定該日為校慶日。

  1912年5月1日,停頓半年的清華學堂重新開學,並改名為“清華學校”,美國人稱之為“退款學校”(Idemnity College),中國人稱之為“國恥紀念碑”。唐國安為第一任校長。


   清華學校的管理關係



  初始,清華學堂由清政府外務部和學務部共管,教學上按美國學堂模式管理,最早的用名是“

帝國清華學堂”,英文字樣是“TsingHua Imperial College”。辛亥革命後,清華學校改歸北洋政府管轄,但重大事宜,都聽命於美國駐華公使館。清華校長,既對政府負責,又對美使館負責。此時的清華,除周詒春校長能幹點正事,後七任校長均任期不足一年,有的不足三月,全是官僚互鬥,張煜全校長三次被學生趕走,史稱“三趕校長”。

  清華學校乃美國退款建設的私立學校,理念上受美國控制,所以,清華園不允許宣傳共產主義,不允許有過激主義演講和社論,不允許組織運動。1925年4月,清華邀請蘇聯大使加拉罕演講,美國政府向北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並威脅撤資斷絕留美之權利。


  清華的學制與教學方針



  清華學校的辦學宗旨是為留美作準備,所以,它的學制便以學生出洋後能適應於美國大學為準繩。基本的形態是分中等和高等兩種。在校學生學八年,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高等科的三、四年級實質上相當於大學一、二年級,或相當於美國的Junior College,清華學生到美國後,一般插入到美國大學三年級,然後視情況繼續研讀。據清華學校的《清華週刊》第293期第12頁記載,清華學校當時還有一個宗旨是造就“

領袖人才”,或者說建設領袖人才試驗學校,這樣一來,美國將與中國未來的領袖有更多的共同方針。

  清華學校的通用語言是英語,除幾門國文課可以用漢語授課,其它所有課程都必須用英語,日常師生交流也只允許用英語。早期的校歌也是美國女教師寫的英文歌。英國哲學家羅素1920年參觀清華時講:“清華學校恰象是美國移植來的學校。”

  因為留美有限額,儘管比例較大,但畢竟還是有淘汰,所以,清華學生相對其它國立學校學風更好,口試和筆試經常舉行。自1911年至1921年,僅十年時間,被開除的學生有301人,淘汰率近10%,因壓力和其它原因死亡的學生有45人。


   清華的師資



   清華學校建設初期,教師只有三十多人,其中美國教師超過一半上,中國教師也幾乎都有留學美國經歷,只有幾個國純國內教師。教師待遇相差極大,一等教師為美國教師,月薪按美金計,一般為160多美元每月(

當時1美元兌換2個銀洋);有美國經歷的中國教師月薪約120美元,直接發美元;國文教師的月薪約為50個銀洋,不發給美元。清華學校改成清華大學以後,教師差距有所縮小,但仍有較大差距。至1925年,教職員為90多人,工人為264人。

  美國教師的生活最高級,學校為他們建了幾十所洋式平房,自成區落,當年有“美國地”之稱。每所洋房有屋八九間,水、電、衛生設備、傢俱,一應俱全,無論帶不帶家屬,每人一所。用英語教學的中國老師集住在兩個有多間房屋的四合院,每人分一間,如果帶家屬,就住旁邊的小院落。用漢語教學的中國老師住的地方最差,是個很狹隘的四合院,時稱“古月堂”,房間很小,光線很差。國立之前的清華不招收女學生,所以,也就沒有女教師。後來,還是來了幾個美國女教師。學生們都非常喜歡女教師,每個月,學生們都要推算日子,盼著女老師例假的來臨,只要女老師來例假,她的課就可以幾天不上。當時的清華,也出了些問題,長時間不招收女生,校園內就出現了不少同性相戀。(摘自文史資料彙編,潘光旦的回憶錄《清華初期的學生生活》第66-108頁)


   清華的學生



  清華學校時期,入學學生多為十二、三歲的孩子,在校生500人左右,後略有增加。1924年停招中等生,學校只剩下240人。學生來源主要是考試和推薦兩種,因當時整個社會的受教育程度低,大官僚子弟相對較多,加之還有“捐款入學”的門徑,只要繳納一萬元捐款,子弟就可以入學學習,並且可以留學美國。

  1925年以後,因為招收大學部學生,報考的人就越來越多,成績優異的小康子弟得以進入清華大門。一般來說,在外人眼中,清華一直是一所貴族學校,學生伙食好,住宿條件好,清華的學生最講吃喝。清華生源的主體是官僚、地主、買辦、士紳與小資產階級的子弟,工農子弟,幾乎很難找到具體例子。

  因學生多以出國為榮,孩子們對英文課程都很重視,聽課很認真。對漢語課程就比較輕視,學生經常精神疲倦,打磕睡的很多,課堂凌亂、浮動、鬆懈而死氣沉沉,有看小說的,有寫家信的,有吃花生米的,等等。有位學生,在一樓上課時,曾經跳窗逃課,後來,改在二樓上課,他以為還是在一樓,又一次跳窗,結果摔傷。更過分的是,學生還會把幾隻青蛙放到講臺的抽屜裡,給老師來個“睛天霹靂”,老師反映到“齋務處”也沒有什麼用處。漢語課,老師成了失敗主義者,學生成為消極主義者,這就是當年清華漢語課的怪異場面。後來,學校為了改變局面,就請些名人來做講學,比如梁啟超,還搞個“國學研究所”,以堵塞外界對清華的批評責難。

清華對學生的考核用的是“WeightedCredit System”,翻譯過來就是權衡計分制,分為超、上、中、下、劣五等,劣就是不及格,不允許補考,三小劣計一大劣,三大劣就被淘汰。清華一直很重視體育活動,屬強迫運動,防止少年過早地變成“老先生”。其形式依照美國,制服顏色也由美國設計,校色是“紫與白”。

  1928年,清華又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確定清華不再為單一的留美預備學校(即預科班),改歸教育部管理,基本不受美公使館的影響,外教的特殊地位也逐步取消,出國留學生每年仍可有40人,不一定全部留美,有留歐的,也有留蘇的。自清華學堂開辦,至1929年留美預備制結束,共計派遣留美學生1279人。這些學生赴美后學習大都比較努力,學習成績都很突出,學成歸國的人數也較多,大約有六成以上。在1959年公佈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就29人屬於這一時期送出去的留學生。


  清華故事



  故事一:為了體現美國式的三權分立,學生搞了個“學生共和國”,試圖演繹美國的治理模式。結果,什麼事也幹不了,根本就沒有演出的機會,大多是美國老師說了算。

  故事二:為了讓學生接受美國的思想教育,專門請來哲學家杜威(胡適的老師)來做講座,結果,講了五次,有四次不受學生歡迎,很多學生當面睡覺,稱杜威的講座就是“搖籃曲”。清華學生的英語都很好,並非聽不懂,而是覺得杜威的講座很無趣。

  故事三:為了宣傳科學知識,清華又請來一位天文學家講學,結果他講的是“日繞地球學說”,說是要推翻哥白尼的理論,讓清華少年們倍感失望,說是大街上撿來的先生。

  故事四:清華曾請來陳衡恪(陳寅恪的哥哥)做作畫講座,這個人太愛喝酒,下午有講座,中午出去喝醉了,等到講座時,在黑板上寫黃色的黃,少了下面兩點,學生看不下去,當堂嘲笑陳某是“光脫脫的黃。”

  故事五:看電影,對清華學生來講是新鮮事,並且都是從美國帶來的電影,電影播放由私人承包,演的節目非奸即盜,充滿著極不健康的刺激與誘惑。學校不願意管,教師們也不作聲。最後,是聞一多先生實在看不下去,就出頭管了一下,他呼籲大家共同抵制黃色片子。

  故事六:清華的學生,受美國文化影響較深,其中就包括基督教活動。“主日禮拜”、“查經班”、“夏日會”等都開展得很好,參與的學生也不少,除美國導師外,中國以林語堂最為積極。“佈道家”在活動中最受歡迎,他們的演講能力極強,先是把中國近代以來的問題講得非常黑暗,把中國面臨的困境講得非常驚險,講到最後,再進行一個大的光明轉折,說某種力量可以讓中國露出一線曙光,或者說讓中國出現一顆救星,那個“曙光”或“救星”就是基督教,只有基督教可以幫助中國。這些演講,給學生的感覺是“先山窮水盡,後柳暗花明”,有無可比擬的煽動力。


  1928年之後的清華,改革步伐相對加快,北大的蔡元培最早提出“教授治校”,清華卻把“教授治校”執行得最好。當然,教授治校也並非沒有問題,要麼會引起教授與校長的對立,要麼讓教授成為校長的改革工具。(

馮友蘭語

  國立後的清華和北大開始相互學習,所謂“北大清華化,清華北大化”。9.18事變之後,尤其是在全面抗戰之後,清華和北大不得在缺米少油中或在逃離中生存,教學雖然保持著,但受條件限制,很難取得具體成果。“西南聯大”期間,三校本科生是共同的,教師隊伍的組織卻是各校分開的。解放後,清華的文、理、法科併入北大,北大的工科併入清華,真正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縱觀清華早期歷史及後期發展,我們可以做如下總結:


  1、美國退款對清華的誕生與初期成長起了客觀上的積極作用,雖然用的是中國錢,但願意退款比不願意退款要積極得多。法國也退了部分庚子賠款,但使用的效果就沒有美國積極。(擇期再議法國退款)


  2、清華大學在預備學校期間的教學從專業角度看不屬輝煌,主要是為留學做準備,教的大多是中學課程,既沒有很強力量的老師,也沒有以專業為特長的專業學生,直到成立大學部以後才有所改變。


  3、清華大學在“西南聯大”期間培養的學生後來成就不小,原因不在於“西南聯大”的教學有多麼成功,而在於學生留美的數量很多,應該感謝美國對這些留學生的培養,也有少數學生在蘇聯留學取得了成功。近些年,“西南聯大”有被過度神化之嫌,實事上,“聯大”期間,能勉強正常教學就很不錯了,與世界同類學校比,談不上高水平。

  在教學和科研上,“二戰”期間,幾乎所有大國的大學都為自己國家的軍事發展和科學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為軍工企業提供了極大支持,設計製造了大量新武器,美、蘇、德、英、日的大學都是這樣,唯有中國大學在戰爭中對國家沒有類似貢獻。另外,一、二戰期間,正是物理學大發展的高潮,中國大學也未取得同步成就。所以,清華在解放前取得的所謂成功,在於其為一批好的小苗子打下了基礎,為他們留美學習專業知識做了較好的鋪墊,並不是說青少年在清華或“西南聯大”受到了多高深的理論教育。


  4、清華大學在解放後的成功應該歸功於社會主義教育體制與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成功結合。1949年,國民黨兵敗時,跟著蔣介石去臺灣的西南聯大師生不少於留在大陸的師生。但是,他們在臺灣就沒有創造出留在大陸的這批師生所取得的成就。留學歸國回到大陸和回到臺灣的人才,最後取得的成功也是大相徑庭。換句話講,知識人才要變成科技人才與建設棟樑,不只是跟學校的學習過程有關,還與社會環境有關,是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讓“西南聯大”和清華的人才釋放了智慧,而去臺灣的類似人才卻只能埋沒自己的智慧。


  5、判斷一個大學是否辦學成功,不在於它獲得經費的多少,也不在於它擁有院士及其它學者數量的多少,而在於其為國家發展的創新貢獻有多少,花了大價錢,你都是為外國人服務,這樣的辦學至少對中國而言不算成功。早期,清華有六成以上留學生學成歸國,現在有幾成?任何大學,如果不與同期的建設熱潮結合,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清華是光榮的,清華是有實力的,清華人都是很聰明的。但是,清華的光榮和實力是一步步變化的,她今天的強大更多取決於新中國的養育和塑造,她獲得了最大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她理應也必須為新中國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