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載當上宰相後為何恃寵而驕?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相信大家都看過。元載出身寒微,自幼嗜學好讀、博覽群書,尤其精通道學,是遠近聞名的才子。為何他當上宰相後卻開始轉變了那?

元載當上宰相後,隨著權勢的膨脹,貪慾也與日俱增。首先,由於皇帝的長期信任,他便飄飄然,目空一切地認為“文武才略莫己若”,滿朝文武大臣的“才略”,沒有一個能與自己相比!他恰恰忘了,自己之所以受到皇帝的長久信任,除了確實有才、有功,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在李輔國死後,又結交了——更準確點說,是用大量金錢收買了一個重要的宦官董秀,讓董秀專門刺探皇帝的真實想法並悄悄地告訴自己,因此元載在皇帝面前奏對議論“無不諧契”。

元載當上宰相後為何恃寵而驕?

由於單憑主觀想象,率意而為,這位元丞相在文武百官奏章上的批示多有“謬舛”,簡直可以說是錯誤百出了,有關部門自然要給予駁斥,加以阻撓。元載便施展神通,從皇帝那兒請了一道聖旨:但凡六品以下官員的奏章等,宰相批示後,有關部門不必再複核了,直接照批示辦理吧。這樣一來,他才真正地權重一時了。

元載當上宰相後為何恃寵而驕?

有了權,又缺乏有效的監督與制約,不以權謀私、不濫用職權才怪。元載將許多具體事務委託自己親信的兩個主管文書卓英倩與李代榮辦理,又縱容幾個兒子借自己的權勢收取賄賂。

元載在長安城中開有南北二甲第,室宇之宏偉壯麗,室內陳設之豪華奢糜,冠絕當時;近郊建有樓亭臺榭,而城南之“膏腴別墅,連疆接軫,凡數十所”,元載卻還不滿足,甚至欲借替朝廷營建中都之機擴建私宅。

元載當上宰相後為何恃寵而驕?

元家的婢僕,身著綾羅綢緞的就有一百餘人;域外進貢的奇珍異寶,大多彙集於元宰相的門下,名姝異樂,連皇宮中沒有的,元宰相家也一應俱全;其餘資財貨物,不可勝計。

據《資治通鑑》第二百二十五卷所載,元家被抄時,僅胡椒一項,就多達八百石。抄家前有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悄悄地上書揭發其罪行。元載得到消息後,玩弄權術,將這些人全都杖殺於衙署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