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也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女兒今年十歲了,從小就經常穿別人送的不穿的衣服。有鄰居的,有親戚的。剛生下來,就有鄰居送,我公公說,穿別人的舊衣服可以免災,我是不信這些,不過都是一片好心,會偶爾讓孩子穿一下。小孩子長的快,也會配著別人給的衣服讓她穿。等她上學了,我問她,你喜歡別人給你的衣服說,她每次都很開心的說喜歡啊。我說你喜歡就穿,不喜歡就不穿。她從不介意,有幾件很喜歡,穿的頻率很高,比新衣服都穿的多。

這個問題,我會徵求她的意見,按她的意思來,不強求。


千藝民俗文化


我兒子從出生到現在4個月。穿的衣服基本都是朋友家孩子穿過的。怎麼了?丟人?我去年做生意出點事賠四五百萬,就是沒賠我也會讓孩子穿別人破的的,因為嬰兒衣服買了穿不多久太浪費。真是窮人多做怪。提出這問題的人把你可憐的自尊心去給孩子多掙點錢吧。




俺們村的吳彥祖


小時候常常穿過親親、和鄰居家裡的小哥哥、小姐姐給的舊衣服... 在那個年代裡.. 大人們都沒什麼文化、 更談不上會講些什麼. 家家戶戶的孩子、亂跑、,誰家都有一堆..一群的孩子...誰家要是做些好吃的、聞著味、就能跑過去....擠滿一群孩子..大人們都是讓孩子們吃飽..那時候沒有壞人、 只有窮人、人人都能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小孩子穿些舊衣服、活在困難面前... 也不是壞事吧....


鞍山二姐


說這句話的人,本身比較自卑,應該以前有過穿別人舊衣服事情,而且被別人嘲笑過的經歷,所以比較介意穿舊衣服這種事情!其實沒有自卑心理的人,衣服挺好,適合孩子,乾淨衛生的,在孩子兩歲前穿穿是無所謂的,孩子不懂事,穿他身上的就是他的,他也不清楚新衣服舊衣服的。現在即便人家穿過的也不會很舊的,因為衣服多,一件衣服洗幾次孩子就穿不到了。穿人家舊衣服有個前提,對方知根知底,身體健康的,衣服衛生乾淨的。另外孩子兩歲後越來越懂事了,就不該穿別人的舊衣服了,他知道別人給的,會自卑,會覺得你們不愛他。我兒子的衣服我都收拾出來給我弟弟兒子穿,也沒什麼呀,穿到他身上的就是他的了。大人教育也是問題,不要說是哥哥穿過的,而是說姑姑買的就好了,小傢伙一歲半了,穿的都是我兒子的,還挺帥,我那些衣服都挺新的才給他的!大人不自卑孩子才會不自卑!


苗74078521


我家不窮,但我家族的小孩衣服都是大的穿不下,小的接著穿,好的衣服穿不爛,有的還相隔七八年的衣服,也都是名牌,不過時,只是有點舊,新衣服也添,只有過年或其他衣服不合身時才買,小孩穿人家穿過的衣服,不丟人


方牯


那是你沒窮到那個程度。我爸爸那一輩農村人,家裡小孩多,窮的叮噹響,一條褲子老大穿不了了老二穿,老二穿小了老三穿,最小的可能還沒得衣服穿,夏天的時候光屁股,要是有人能給你送點衣服穿那絕對是感恩戴德了。

到了我們這一輩,條件好一些了,但父母還是保持節儉的傳統,只要有人送,還是會笑納的,就我們自己來說也沒覺得有什麼,穿著感覺挺好。

如今我們的小孩也已經五六歲了,就今天的生活條件來說,是不缺吃不缺穿了,如果不是關係特別好的,肯定不會問你要不要他家小孩的舊衣服。我今天還真仔細思考了這個問題,如果有人送舊衣服,如果不是貼身穿的,新舊程度還可以的話我應該會給小孩穿。衣服不在新舊,在於搭配得體,指不定舊衣服穿自己小孩身上比原配還得體呢。

現在我們自己小孩穿不了的衣服,也沒有丟掉,全部拿回農村讓父母去處理了,確實還是有不少人需要的。


柏芽


我對這句話不認同。雖然沒穿過別人家給的舊衣服,但是穿過哥哥的舊衣服。有時候同學問:這件衣服以前怎麼沒見你穿過?我還自豪的說:這個衣服是俺哥哥哩,俺媽給我留了好幾年了。給兒子買的衣服不少,我兒子偶爾也穿他兩個表哥的衣服。看見表哥穿的哪件衣服特別好看,就說:等你穿小了給我。這和他對兩個學霸哥哥的崇拜也有關係[呲牙]。小孩長的快,換季的時候總能收拾出來很多。已經小的衣服,有些送人,有些放舊衣服回收櫃。我哥喜歡釣魚🎣有時候他同事說他釣魚穿的運動鞋很新潮,他就笑著說是穿的外甥的鞋。春節去我哥家,我兒子進門就把我哥拉過去比身高,我哥說:這傢伙長的真快,明年我就能穿俺侄的鞋釣魚了[捂臉]……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但是總感覺有些好好的衣服扔了可惜。至親的人不會在乎這件衣服是你穿過的,反而是一種親情傳遞。


噴界楷模


純屬胡扯,親戚朋友之間,小孩子接舊是再平常不過的了,首先是小孩發育快,一件衣服通常穿不了多久就小了,衣服都還很新,這時候,新衣服已經經過多次的洗滌、磨裟,質地變得非常柔軟,新衣上的甲醛等有害物質也消除乾淨,小孩穿起來對皮膚有益無害,這樣不僅節約了資源,也增加了親友關係,還能對小孩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什麼都想買新的好的,只能說是虛榮心和自卑心理作祟!


我心永恆bh


這跟窮不窮沒關係,穿別人家的舊衣服在我們農村跟常見的,這裡說的“舊衣服”不是大家認為的舊衣服,不是衣服很爛,而是別人家孩子的好衣服。

穿別人家的舊衣服不代表就是家裡條件不行買不起衣服。

首先在我們農村的老話,老人們經常會說穿剩衣服孩子長的壯士,意思就是不容易生病,容易長大。

在農村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很常見,所以親戚之間和鄰里之間,都會挑自己孩子以前穿著比較乾淨的,好看的衣服送給需要的一方,只要人家送,就必須要,穿不穿是自己的事,但不能打人家的臉。

有人問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風俗,是因為農村孩子比較頑皮,上躥下跳的,費衣服。現在的衣服動不動就是1百塊以上,孩子長得快,買的很好的衣服還沒怎麼穿就小了,所以就這樣穿所謂的“舊衣服”。


鄉村小廣


“再窮,也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這問題要分兩方面來回答。學齡前和學齡後,學齡前即六七歲之前,可以適當的穿一些別人的舊衣服。學齡後,孩子已經懂事,有了記憶,就儘量不要再穿別人的舊衣服了。

為什麼這樣分呢?我們就做個分析。

先來看學齡前為什麼可以穿別人的舊衣服

學齡前,孩子意識上對衣服不太講究,不咋懂事,一般家長就可以做主穿什麼衣服,並且有以下好處:

一、可以緩解經濟壓力,省下一筆養孩子的錢。

在孩子學齡前,孩子長得快,衣服幾乎半年都要淘汰,尤其是三歲以前,孩子衣服並不需要挑挑揀揀,只要能體面的穿出去就行,這個時期別人淘汰的衣服也不會太舊,如果有人給舊衣服,欣然接受即可,沒必要給不懂事的孩子,買新衣服穿,並且省下的錢,可以給孩子改善生活,買更好一點的奶粉,所以在學齡前不必在意穿別人的舊衣服影響了孩子的心理成長。

二、穿別人家的舊衣服,可以有效的節約資源,不浪費,形成一種循環式的物資再利用,對家庭社會國家都是有利的。

學齡前孩子還不懂得攀比、炫耀,內心是純潔的,只要家長做好引導,孩子也會欣然接受。穿別人的舊衣服,不僅有效的利用了資源,而且節省了自己的財富,讓兒童的衣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不浪費國家資源,利國利民。

所以說,學齡前適當的讓孩子穿別人的衣服,沒有什麼不妥,大家應該鼓勵這種做法,讓舊衣服得到有效的利用。

再來看學齡後為什麼不要再穿別人的舊衣服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要上小學的年紀,已經開始懂事,隨著教育的深入,和同學們的接觸,思想上開始有變化,開始有了自尊心,也知道了自己衣服的來路,是撿別人的舊衣服穿,有了獨立思想意識的孩子,心理上會開始牴觸穿別人的舊衣服,有時候雖然迫於家長的壓力,不得不穿,可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並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所以,學齡後邁入學校之後,儘量少給孩穿舊衣服,即使穿也要新舊交替著穿。

那麼這個時候再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有以下幾點。

一、學齡後再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已經有了比較心理的孩子,再穿別人的舊衣服,會讓孩子覺得低人一等,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別人的衣服都是光鮮亮麗,尤其是孩子開始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時,會讓孩子心裡十分不舒服,容易陷入自卑之中,不敢在別人面前說話,更別說炫耀了,因為自己穿的是別人的舊衣服,即使別人不知道或者不說,孩子心裡也會覺得彆扭,心理會慢慢的扭曲,性格會變得壓抑,十分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從而形成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二、學齡後再穿別人舊衣服,會限制孩子的格局,變得不自信。

一件衣服或許會改變孩子的看法,認為自己的家庭就是靠別人的救濟而過日子,自己就是別人眼中的苦命的孩子。會限制孩子的奢望和想象力,而且孩子也會模仿父母,開始為家庭操心,學會了省錢,欣然接受別人的饋贈,只要對自己有利益的事就幹,著眼於眼前的利益,完全沒有大局觀,更不會有自信心,從小就養成了愛佔小便宜的觀念。

三、學齡後再穿別人舊衣服,會影響孩子的氣質方面的發育,其特質方面的東西容易被隱藏。

因為一個人的氣質,來自於內心和外表,人們誇獎一個人愛用儀表堂堂,指的就是這種氣質,這種氣質是天生就有的,而不是通過後天教育就能體現出來。如果孩子整天撿別人穿過的舊衣服,就會感到自卑,而引起內心缺乏自信和勇氣,不敢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從側面上來講,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學業,容易造成扭曲的心態,影響孩子的德智體健康的發展。

四、學齡後再穿別人舊衣服,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觀念,因為孩子不自信而自卑,造成孩子在社交方面畏畏縮縮,放不開。

明明本來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上面有個哥哥,所以明明撿哥哥的衣服穿,理所當然。

可是,有一天媽媽發現,孩子吃著飯竟掉下了眼淚。媽媽就問明明怎麼了?明明答道:“媽媽,我不想再穿哥哥的舊衣服了。”媽媽十分生氣,對明明說:“咱家又不富裕,哥哥的衣服又不爛,你可以穿啊。”明明的回答今媽媽震驚:“你們是省錢了,可是你們知道,我穿哥哥的舊衣服,他們都嘲笑我,諷刺我,不理我,都不願意和我玩,和我做朋友。”明明的話讓媽媽陷入了深思:這些年老讓明明穿哥哥的舊衣服,覺得孩子小無所謂,卻忽略了孩子已經長大了,有獨立思想了,有自尊心了,自己的確對孩子關心的太少了。從那一刻起,明明媽媽決定不再讓孩子拾哥哥的舊衣服穿。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學齡後的孩子,已經懂得了相互比較衣服的好壞新舊,雖然沒有品牌方面的炫耀,但是心裡已經開始對衣服挑三揀四。對於老穿舊衣服的明明,他們會嘲笑他,諷刺他,並遠離他,對明明指指點點,排斥明明和他們在一起,穿哥哥舊衣服的明明在同學眼裡成了另類,被同學們排除在社交圈之外。

所以說明明很委屈,很孤單,那種沒有朋友的感覺,在孩子心裡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和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此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不要覺得衣服扔掉浪費了,倒不如給孩子穿,拿家長的威嚴來強迫孩子,重複利用方法可取,可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的心理,可採用新舊混合的方法,來緩衝一下孩子的情緒,以免給孩子的正常發育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

最後總結

看了以上的分析,作為家長你明白了為孩子如何規劃了嗎?

其實在學齡前,孩子的無記憶的時代,舊衣服重複利用,只要乾淨得體就無所謂,不會給孩子心理造成什麼影響。學齡後,孩子對外表形象有了概念,知道了好壞新舊,就儘量不要再循環利用了,由於孩子長身體快,所以有三五身可以替換的衣服就行,以免衣服過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也要孩子明白,上學的目的不是生活上的攀比炫耀,要以學習為主,只要方法得當,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用愛和溫暖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為孩子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是濤哥說情話,您有沒有給你的孩子穿別人剩下的衣服呢?你對於“窮養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