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為什麼以《關雎》這首愛情詩作為開篇第一首?

遇見安苒


《詩經》為什麼以一首愛情詩開篇?要解決這個疑惑,我們先要對《詩經》成書作一番全面的瞭解。

《詩經》名稱的由來

作為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本名為《詩》,又稱《詩三百》。其中共收錄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原本只是一本詩集,但自漢代開始,儒家學者認為其還有“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等作用,便把它奉為經學典籍,自此其名便易為《詩經》或《詩教》,現代更廣泛的稱謂為《詩經》。

《詩經》在我國詩歌史上,享有無尚崇高的地位。

“經史子集”、《四書五經》中的“經”,都包含有《詩經》。其總書目分為風、雅、頌三大類,收錄詩歌內容選材十分廣泛,包括農業耕作,君臣宴飲,宗廟祭祀,戰爭徭役,天文星象,地方風俗,婚姻愛情等內容,幾乎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是歷來儒士文人研學晉升的必修書目。

如此受儒學尊崇的著作,《詩經》竟以一首愛情詩《關雎》為開篇之作!關於它的美妙,我們一起欣賞——

關雎

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全詩釋義:

雌雄雎鳩和鳴,棲在河中沙洲。

賢良美麗女子,君子良好配偶。

長短參差荇菜,船兒左右漂流。

賢良美麗女子,日夜都想追求。

求而無法相得,日夜相思成愁。

思念綿而不絕,終日不眠不休。

長短參差荇菜,船兒左右採收。

賢良美麗女子,彈琴鼓瑟親近。

長短參差荇菜,船兒左右撥弄。

賢良美麗女子,敲鐘打鼓取悅。

全詩以忠貞的水鳥、蓬勃茂盛的荇菜雙重起興,既表達了相互愛慕的青年男女要相互忠貞的觀念,也寓意了君子在追求令其日思夜想的美麗女子時,熱烈但並不邪魅的言行。全詩節奏優美,音韻和諧,對古時上層社會青年男女戀愛時的巧妙刻畫鮮活生動、形象逼真;其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過程極富感染力。如此高妙的寫作手法,使人讀來不禁頓覺遐思翩翩、回味無窮,真堪為愛情詩篇中的佳作精品。

《關雎》的美好我們已充分領略,那麼《詩經》編者何以將這樣一首優美動人的愛情詩作為全集的開篇呢?

眾所周知,《詩經》在結集、應用、廣泛傳播的先秦前後,是個禮教重於一切的時代。“禮崩樂壞”,嚴重到被視為家庭衰亡、民族沒落、國家淪喪的開始。那時,君臣、長幼、夫婦、兄弟姐妹、朋友鄰里等人倫關係在禮教法則中佔據極其重要地位。而家庭,作為社會組成的基本單位,其良好的夫婦之德,又是其它一切倫理道德的基礎。全社會在接受教化的過程中,到底怎樣處理好戀愛、婚姻中男女伴侶關係,需要有一個“教科書”類的行為典範加以引導。

據《史記》記載,孔子曾經對《詩經》做過刪減。他在《論語·八佾(yi四聲)》中恰恰說過“《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首先,詩中所寫男子對女子的追求、示愛過程,雖然多情而熱烈,但也僅限於沒有直接接觸的個人行為,所謂“男女授受不親”,男子行為是剋制而未逾越規矩的,是那個時代君子在對待男女關係態度的言行典範。

再則,詩中男子對女子開始即以人生伴侶、婚姻家庭為目的展開追求,而並非不負責任、不莊重的即興褻玩與隨意調情。我們當今所言“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流氓行為”即是對古時男女相處之道德標準的化用,言辭雖然粗樸直接,但“話糙理不糙”。而《關雎》中,所傳達的“男女正德”,在編詩和用詩的過程中被道德化、標準化,最終被置於《詩經》之首作為開篇之作也就不難理解了。

#我是風西夜昨,一個力求務實的純文學愛好者,喜愛閱讀喜愛寫作,所發作品皆為自主原創,願與頭條同好共結筆友!#


風西夜昨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講的是一個男子對心愛的女子的追求過程,這位青年男子對一位年輕美貌身材好的女子一見鍾情,甚至晚上都睡不著覺,又是給人家彈琴,又是給人家鼓瑟,終於打動了姑娘,倆人最終走進婚姻殿堂。

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好結局的愛情故事。

把這樣一首宣揚美好愛情的詩篇,放在儒家傳統經典著作《詩經》的第一篇,和我們原本對儒家禁慾的印象差的太遠。那麼編排者為什麼還是把《關雎》放在第一篇呢?

我們知道,《詩經》是孔子孔子為了教學的目的,整理和編撰的。一直有孔子刪詩說,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順序,有可能就是孔子當初編撰時,這麼定下來的。

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書裡的詩歌,那一個放在第一,並不是隨隨便便就放的。可能有這樣幾點原因吧:

在《論語》中,多次提到《詩》這本書,可見孔子對《詩》的教育意義的重視。但是《論語》中對具體的作品的評價,只有《關雎》這一篇,對《關雎》的評價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在編排者看來,《關雎》是表現“中庸”之德的典範。

在《毛詩序》又對這一個說法有一個進一步的解釋:

《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

意思就是說,把《關雎》放在國風的開始,毛詩序的作者認為它是天下夫妻關係的典範。

原來,在古人看來,天下一切倫理道德中,夫妻關係是人倫關係的開始,天下的其他道德的完善,都必須以夫婦之間的道德為基礎。

這裡牽涉到古代的倫理思想。古人認為,夫妻關係是一切倫理 道德的開始。健康的夫妻關係, 可以用來感化天下,既適用於“鄉人”即普通百姓,也適用於“邦國”即統治階層。


煙花三月09


《關雎》是一首敘事抒情詩,描寫了一個青年小夥子,偷偷地愛上了一位姑娘那種單相思的動人情景。表現的是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狀況。

在古人看來,夫婦為人倫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須以夫婦之德為基礎。 人們的思想觀念是家為第一位,國為第二位。孟子說:“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證明了古代先哲們把治家放在第一位的。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其起點就是男女婚姻的美滿與否。有德有才的君子和溫柔賢淑的女子結合家庭才能幸福美滿。 一個人連家都治不好,怎麼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呢。所以古先賢才把治家放首位。

另外,我們從歷史興衰的角度再看,殷紂之亡由妲己,周幽之亂起褒姒。其釁每起自閫闈。歷史的教訓,先賢不能不思考。因此《關雎》最為《詩經》第一首,是隱含著先賢治國以及民族優秀髮展的期望,其用意不言而喻。








西漂逐夢


首先得明白《詩經》分為幾個部分:

風、雅、頌

1、“風”是各諸侯國的樂調:

《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多半是經過潤色後的民間歌謠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

2、“雅”是宗周地區的正樂:

即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佈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為貴族所作,小雅為個人抒懷。

3、“頌”是宗廟祭祀之樂:

頌是祭祀用的宗教音樂,內容為讚美神靈,祖先的功德。分“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時頌神或頌祖先的樂歌,但魯頌四篇,全是頌美活著的魯僖公,商頌中也有阿諛時君的詩。

為什麼《關雎》排詩經首篇呢?

原因一、詩經按風雅頌排列,列國又以周為尊,《關雎》屬周風,又是風中典範,故而得以排為首篇。以《風》為首,表示以民為本。 關雎是著名愛情詩,愛情在民間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素材。 所以,關雎為首篇。

原因二、將《關雎》放在篇首,是編纂人孔子刻意為之的,孔子,在《論語》中多次提到《詩》時,列舉的作品常常只《關雎》一篇,謂之“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在孔子看來,《關雎》不僅是文學之源,更是華夏文化之源。所以編撰者把《關雎》排首篇,也無可非議。

《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大致意思是: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小洲。美麗賢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左邊右邊不停採。美麗賢淑的女子,夢中醒來難忘懷。

美好願望難實現,醒來夢中都思念。想來想去思不斷,翻來覆去難入眠。

參差不齊的荇菜,左邊右邊不停摘。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親愛。

參差不齊的荇菜,左邊右邊去拔它。美麗賢淑的女子,鳴鐘擊鼓取悅她。






古典詩詞


我是“照鑑歷史311”,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我認為《詩經》把關雎列為首位,可以從孔子的思想主張、《關雎》自身的藝術性及當時的社會道德建設需要來分析。

第一、孔子的思想主張決定了他對選詩的取捨定位。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基本思想主張是仁、義、禮、智、信。孔子希望以禮教來治理天下,規範人們的行為,所以他選編詩文時一定會選擇他認為合乎禮教觀念的文字,正如她在《論語·八佾》裡所言“《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關雎》裡的“淑女”、“君子”形象是良善、正派、有禮節的男女代表。

“窈窕淑女”即指身形外貌的美麗勻稱,也說明其是具有賢良淑德之婦徳的典範;“君子”古代一般指上層貴族,也用來稱呼品德高尚、正直善良的男子。

這樣的“淑女”與“君子”的結合正是理想的婚姻典範。

(2)《關雎》描寫的男女感情熱烈純粹而有節制。

《關雎》主要內容是寫一個男子愛上了水邊採荇菜的一個女子,以至於日夜思念,輾轉難眠。雖然感情如此熱烈,但是男女即沒有直接接觸,也沒有過分的行為,男子雖然愛得濃烈但有分寸有節制,沒有逾牆越裡之舉,更沒有像司馬相如那樣設計拐了美女“私奔”,而是“中規中矩”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3)《關雎》所寫的愛情,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於婚姻的美滿。“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其實就是正式婚禮的儀式。這種感情不是青年男女之間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情而是明確指向婚姻、負責任的愛情,更為社會所贊同。

第二、《關雎》的藝術性。

孔子選詩既要看重其思想性,也要看重藝術性,《詩經》首先是“詩”,其次才是“經”,所以選擇的都是具有一定藝術美感的好詩。

《關雎》在藝術手法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文字起首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引起淑女和君子的情愛,然後寫女子採荇菜的優美動作,和男子對女子熱烈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情感熱烈真摯感人。

第三、當時的社會道德建設需要。

孔子所處時代是戰亂時期,社會混亂,各民族之間經常互相征伐吞併,這導致社會文化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與多元化,所以從統治階級的層面考慮需要社會的安定,需要有一種主流思想調和民族矛盾,安定民心,促進社會穩定。所以孔子選編的詩都是具有教化民眾的典型作品。

結語:由以上可以看出,孔子把《關雎》列為首位是藉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剋制、重視道德修養的人生態度,也是為了教化民眾,《毛詩序》則把它推許為可以“風天下而正夫婦”的道德教材。


照鑑歷史311



《詩經》中包含了生活、愛情、性愛、婚嫁、勞動、政治、戰爭、祭祀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涉及愛情之詩最多。其還與性愛、婚嫁密不可分。因為最適宜表達、謳歌愛情的文學文藝是詩與樂。而《詩經》正是詩與樂的結合。《詩經》涉及愛情之詩,主要集中在《國風》中。此外《雅》也有兩三篇。在孔子修訂的文化典籍中,可謂無鄭不《春秋》,無愛不成《詩經》。

  《關雎》是《詩經》開篇之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章是表達了作者對窈窕淑女的愛戀。這是我的夢中情人,可以與我廝守一生的佳偶。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第二章的內容是作者打算追求自己的心上人。第三章言追求愛人,初戰失利。小夥兒輾轉難眠。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最後兩章,是君子演奏琴瑟和鐘鼓作為愛情告白,淑女則為知音。二人情緣已定。

  孔子以《關雎》作為首篇,似乎在暗示《詩經》將以愛情作為主基調。

  《蒹葭》可謂《關雎》的姊妹篇,是《詩經》中最富影響力的篇章之一: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歷代文人對此詩好評如潮:“宛轉數言,煙波萬里”,“意境空曠,竹影風聲,邈焉如仙”,“《國風》中第一飄渺文字。”

  由於提問的主題是《關雎》。故不再√《蒹葭》做詳盡解析。


楊朱學派


《詩經》中《關雎》的大豫之美:發生在河洛地區的愛情故事

大家好,我是國寶會說話,說話必須有出處!

大家都熟知的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 而在《詩經》裡面,河南-中華文化古老發源地之一的河洛地區,就佔據了很大的篇幅!


2017年底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時,其外孫女用中文背誦唐詩及演唱中國歌曲的視頻更是刷爆了各新聞平臺及社交媒體。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一直在崇洋媚外,殊不知自己家的中華文化那可是家底足夠厚,歷史更加源遠流長啊! 今天,來自河洛地區的國寶會說話就給你說道說道3000多年前,我們中國人戀愛故事。

《詩經》你或多或少肯定都知道一些,但是最有名的戀愛詩句那是寫入教科書的,大家都學過!回想一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它就是出自於《國風·周南·關雎》而這個千古名句,寫的就是現在的河南洛陽地區!

  1. 國風:就是周王室採集周南、邵南、唐、衛、陳、豳等十五國地區採集而來的土風歌謠,因為這些地方都屬於當時周朝封建制度下的分封國家,所以“風詩“也被稱為“國風”。就是諸侯國之間的民歌!區別於宗廟祭祀和王室專用的“雅”,“頌”。

2.周南:周南地區 《周南》當是周公統治下的南方地區的民歌,範圍包括洛陽(其北限在黃河)以南,直到江漢一帶地區,具體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於採集地域廣闊,又不便國自為編,故統稱“南”以示南國之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古文中,尤其是先秦時期“河”獨指黃河,譬如說“河洛地區”指的就是黃河和洛水地區。

“河:水。出焞煌塞外昆侖山,發原注海。從水可聲!”黃河在中國具有唯一性!而這首詩的最簡單原始的詩意講述就是一首青年男女戀愛的故事: 在黃河邊的小島上,雎鳩在關關(呱呱)鳴叫著,有一位妙齡芳華的女子,讓男子怦然心動! 然後呢?就是青年人心情的表達,求之不得就晚上輾轉反側睡不著覺,這就是愛情,相思的一種表達方式。

類似以70/80後寫情書。到了後來呢,年輕人想啊,白天想,晚上想就開始想招了“奏起琴瑟來親近她;敲起鐘鼓來取悅她”就如同雄孔雀靠開屏來吸引雌性注意一樣!


在先秦時期,中原人表達感情是十分開放的從而也影響了西部地區,比如西北的信天游就深受影響!喜歡中國文化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一下發表您的看法!


國寶會說話


因為《關雎》這首詩最符合上古文風,最具君子真意,也最和大道,所以老夫子才以此詩做首。

【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完全定性了,儒家思想是入世的,而不是道教佛教等避世思想。也說明了君子與凡人一樣,也是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並非是高高在上不解風情。

而男女之道,就是互相吸引,君子喜淑女,淑女愛君子。天地大道也是陰與陽,君子與淑女正和與此。



赤誠子


這個話題很深奧,以我的現有的知識層面很難詮釋,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作為開篇肯定是最重要的,在當時的年代是可以公開討論,甚至以談論“君子好逑”為榮,對於淑女是可以公開追求的,我們從很多古墓的壁畫裡、國畫仕女圖裡、以及很多古詩裡都可以看出來。我們早期拍的《封神榜》和《西遊記》,因其衣作暴露而不能上映,導演也是為了還原當時真實的社會,這種風氣到唐朝最盛,我們從唐朝女性服飾可以看出來,都是比較透的紗之類的。一直持續到宋朝朱程理學時期,才慢慢禁止了這種風氣,直到現在。

所以《詩經》將《關雎》開篇是有深層原因的,也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只是時代變遷,觀念改變了而已。(圖一為早期拍的《封神榜》電視劇,從演員穿著和化妝可以看出那個年代社會的面貌,圖片來自於網絡)





o汪村長o


為什麼“關雎”是《詩經》首篇

《詩經》,就是周人的民歌集,是流行歌曲。

《詩經》從3000多首詩中,合併、刪減,最終成詩305首,流傳至今。

流沙河先生說,即使只做這一件事,孔夫子也是功德無量、千古流芳的聖人。

0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是首愛情詩,今人已經沒有異議,它也不是宣揚什麼“后妃之德”的說教,恐怕也是共識。

為什麼把愛情詩“關雎”,放在教科書《詩經》的首篇?

這在現在也是件拉風的事情。

愛情就是愛情,愛情是光明正大的事情。

“人之初,性本善”。性,是本性,是食色之性。愛情是性的投射物,是人類延續的根本,這無需大驚小怪,更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成人說成人的話,不需要遮遮掩掩,腐儒的說。

在歷史的長河裡,真善美的東西,一定比高大上的說教,更有生命力。

孔夫子把愛情詩“關雎”,放在《詩經》首篇,這應該是原因之一。

真實的孔夫子,不是“存天理,滅人慾”之流的道學家所歪曲的樣子。

02

李健的《傳奇》,“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從此我開始孤單思念”。

這不就是你我心中所想嗎?你想了,你沒意識到;我想了,我不會表達。但它真的說出了你我想說卻沒說、不會說的心裡話,於是你我產生共鳴,它成了我們的代言,於是它流行開來。

還有,劉歡的《情怨》,”相愛人最怕有情無緣,長相思卻不能長相依戀“。這樣的句子,直戳人心底,想不流行也難。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應該說,“關雎”就是當時君子們小心思、大流行。

孔夫子順應民意,把它列為首篇,這是理由之二。

03

《詩經》中關於愛情的句子很多,俯拾皆是: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你不想我,難道就沒有別人想我了嗎,你個小狂童,臥槽!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無日忘之。

心中深深的愛戀,欲說還休。把這些愛意藏在心中,哪天能夠忘記?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美女如雲,卻不是我的心上人。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遇見了這樣的男人,就嫁了吧!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04

多說兩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現解“苗條、妖嬈”之意,按照流沙河先生的說法,它應該是“遙迢”,遙遠之意。

窈窕兩字,都是“穴”字頭,本意講洞穴,是幽暗深遠之意。是把空間上的遙遠,比作心理上的距離。

但凡美人,都讓人自慚形穢,不敢高攀。美人在側,卻遠如天邊,可望而不可及。

而美人是不能主動的,君子卻又很君子,“很窈窕”的樣子,不敢開言。於是美人錯過了中意的君子。

但癩蛤蟆不這樣,於是吃到了天鵝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