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的年華中才能看見幸福的模樣…

靠近我,給你看得見的光明~

苦澀的年華中才能看見幸福的模樣…


如今,時代變了,我們早已不再為暖飽擔憂,孩子們所能獲得的物質供養也絕不是我孩提時所能比擬的。兒童樂園裡的歡聲笑語,大街小巷中的美食烹飪,大型商場內的華麗童裝,一切應有盡有。父母也是儘可能滿足孩子們的意願,甚至傾囊而出,應買盡買,只為孩子們能多一點笑容。

“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成了一些家長恪守不渝的信條,更有甚者,有的人提出“孩子要富養”的論調,把孩子當成了祖宗爺。他們或許忘了,幸福沒那麼簡單,幸福是在汗流浹背的煎熬中創造出來的,沒有經受風雨洗禮的幸福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只要風浪一動,掉落下來必摔得粉碎。

回想起來,我的童年沒有鮮豔的衣裝,沒有令人羨慕的冰淇淋,沒有靈動可人的玩具,有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念想:長大後不用再跟父母種地。

記得那年,我們家種了很多稻穀。年初父親就對懵懂的我說,今年咱家必須種全村最多的地,只有這樣,明年家裡才交得起學費,我和姐姐才能坐到學堂裡安靜地讀書寫字。

其實,那時我雖年幼,但從平日三餐一家人所吃的鹹菜稀飯中已能猜到,拿出我們姐弟倆足夠的學費對父母來說是極其艱難的事了。貧困的生活往往超乎養尊處優的人的想象,讀書對那時的我們而言是很奢侈的,同村裡不少父母都認為,小孩讀書無多大用處,還無端花費一大筆錢,倒不如讓孩子早早學會幹農活,多種些地多收些點稻穀來得划算。

幸運的是,我父母雖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卻對孩子們的將來有著長遠的眼光。他們常對我們姐弟倆說,只有好好讀書,才能真正脫去草鞋草帽,然後穿上皮鞋在城市裡生活。

春耕的忙碌我幾乎沒有參與,只呆在家裡幫父母做些燒火做飯的小家務活。而我親眼看見過隔壁家那個僅比我大兩歲的阿志跟他父母一起挑秧苗到田裡播種的情景。

他搖搖晃晃地挑著一擔比父母少了將近過半的秧苗在田埂上走著,炎炎烈日下,汗水早已淋溼了他身上那件打了很多個補丁的短袖衫。突然,他弱小的身子吃不住力,不小心腳下一滑,從兩米高的田壁上滾了下來, 所幸下方的耕田裡沒有堅硬的石塊,只有被水浸泡得軟乎乎的泥巴,這才安然無恙。他擔中的秧苗散落了一地,身上和臉上已沾滿泥巴,遠遠看起來比田中的那頭牛還黑。

他蹲下來抱頭傷心地“哇哇”大哭,那時的他一定不知道命運為何物,他只是害怕,害怕自己的過失會被父母狠狠責罵一頓。

等到秋收的時節,我家就更忙碌了。因為擔心颱風襲擾,我家必須儘快收割好稻穀,曬乾了,收到屋裡,這才放心的。

我依然記得之前有一年,颱風來得迅猛,父母根本來不及收割自家田裡那一穗穗沉甸甸金黃的稻穀。一夜的狂風暴雨過後,田裡稻杆被颱風颳得東倒西歪,很多稻穗不見了蹤影。第二天早上,父親來到田裡看著眼前狼藉的景象,竟“撲通”跪下來,像一個少不更事的小孩放聲大哭。

是啊,全年的辛苦勞動付諸東流,這對靠糧食餬口的父母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打擊,這就是不折不扣的生活,不認命都不行。

很明顯,家裡只有父母兩個勞力是跟不上收割稻穀的進度的。這樣,從收割的第二天起,我和姐姐便跟著父母到田裡收割稻穀。我從持握鐮刀學起,慢慢地割啊割,開始有些新奇的感覺,漸漸地體力吃不消了。特別到了中午,那可恨的太陽一點也不想放過我們,把我的背部曬得火辣辣的。我咬著牙挺啊挺,因為在我幼小的心裡,我絕不願意看到父親跪在田裡悲傷痛哭的樣子。但最終我有些撐不住,迷迷糊糊間我竟然拿著鐮刀割到自己的腳腕,我一聲慘叫,鮮血噴湧而出。父親趕緊抱起我,飛快地跑回家裡幫我包紮傷口。

在包紮的時候,我看見了父親眼角掛著的淚水。在我眼中,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除了那次颱風糟蹋了自家的稻穀,他從來沒有在我面前哭過。那天,他雖然忍著沒有哭出來,但我知道他轉身回田裡的時候揹著我抹去了眼淚。

那時的我尚不能思考有關幸福的問題,也不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自然也不會清楚城市裡的孩子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我只是在一個月亮很圓的夜晚,從疲倦中醒來問父親,我們傢什麼時候才不用這般辛苦地種田。

父親見我沒睡,坐起身子,緩緩靠在床頭上。他點燃一根菸,沉默了許久,撫摸著我的頭,微笑對我說:“等你長大了,考上好的大學,我們家就可以不用種地了。”

我聽了,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便又一語不發地看著他晃動的菸頭不知不覺地睡去。夢中,父親的菸頭彷彿變成夜空中那顆最亮的星星,指引我朝那個“不用種地”的理想的方向前行。

後來,我在成長中漸漸明白,“走出大山不用種地”的理想對一個像我這樣的農家子弟而言是那麼不容易。因此,我在追逐理想中沒有任何停下腳步的念想,我用盡了一切努力苦讀我所擁有的書本。我知道,只要自己稍微鬆懈,就會與那個看似簡單卻又極具挑戰的理想滑遠了一段距離,我只能不停地奔跑,我別無選擇。

再後來,我讀了大學,讀了研究生,我終於謀得一個自食其力而又不需要種地的行當來支撐起柴米油鹽的負重,我看到了父親欣慰的微笑,微笑裡增添一種從未有過的甜蜜和滿足。

時代在改變,當下的孩子們已沒有機會也沒必要再像兒時的我們那樣去吃農耕文明的苦頭了,但社會再怎麼變化,孩子們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折,吃各種滋味的苦頭,先苦後甜是最樸素的生活道理,吃苦無論如何都是避不開的。只有對人生幸福的來處有了一定的認識,孩子們的心智才會更加成熟,孩子們前行的腳步才會更加堅實。

“經歷風雨後,我才願意看到你幸福的樣子。”我想,這大抵就是我從童年一路走過來最真切的體悟。是啊,為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認真反思這句話的來處,並在合適的時候告訴孩子們,幸福不是隨隨便便就會來到身邊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也不是理所當然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終究不是幸福的本質,追求幸福的路上必定要風雨兼程。


——睡醒的熊 2020.03.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