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家長該如何迴應能讓孩子接受?

莯楠花開


我女兒五歲半的時候出現過一段這樣的情況!

總是會很有情緒的說:“你們為什麼總管我,你們能不能不管我”等等這樣的話。

每次也都是很有情緒的哭著喊著說,剛開始我並沒有太過在意,以為她只是有些小情緒,後來接二連三的頻繁發生,大概持續了有四五天,這時我就意識到這件事必須要給孩子好好談談。

首先,我找了一個心情比較好的晚上睡覺前,我就對我女兒說:媽媽有件事想和你聊聊,可以嗎?當時我女兒很高興的就答應了。

接著,我就問她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她回答說: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你們總是管我這兒管我那兒?很煩!特別不喜歡我爸爸管我。通過她說的話我就找到了原因。

然後,我又反問了她幾個問題:1.如果你真的覺得你長大了,不用爸爸媽媽管你了那當然很好,這樣我們以後外出就不用帶著你了?2.你討厭爸爸管你,那好!以後你的衣服你自己掏錢買,你每月幼兒園的學費1000元你自己掏錢交,還有你的玩具和你喜歡的零食這些都需要你自己付錢?3.其實媽媽最不喜歡管你,因為我每天要給你整理衣服,做飯,送你上下學,還要督促你學習,每天我還要工作真的很累。如果我不用管你了,那我可以省出很多時間好好休息學習,那多好啊!

當時她一聽立馬不願意反駁自己沒錢,我說你可以掙啊像爸爸一樣。她說:不行!我是小孩兒!我抓住機會就說:你承認你是小孩兒了,既然你是小孩兒你就要尊重長輩,爸爸媽媽管你是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這個責任有兩種一種是:管你健康成長所需要花的錢。第二種就是:你既然花這我們的錢那你必須接受我們的規矩。如果你即想讓我和爸爸幫助你,然後又不想守規矩,那不可能。當然你要清楚的知道,我和爸爸無微不至的幫助你是因為你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愛你。但是,爸爸媽媽對你愛有兩種,一種是:幫助你的愛,一種是:管著你的愛,我覺得你需要好好想想,如果你想到了什麼,你可以告訴我。

從那次聊天以後,我女兒再也沒有說過那樣的話,有時我批評我小兒子的時候,兒子會有情緒,這時我女兒我會對我四歲的兒子說:媽媽因為愛我們,所以才要管我們,媽媽很辛苦,姐姐幫你別哭了!

沒想到各位家長也有這樣的問題,這是我給我女兒的溝通過程,希望能幫助到你。



田園愛水晶


從心理層面來分析,孩子回“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是極具叛逆性的,反應了孩子不認可家長目前的做法,不想再聽家長的建議,也反應出家長對自己孩子長期沒有深入理解和接納的結果,所以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他便會叛逆,不聽勸。

一般情況下,只要滿足了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孩子就不會出現叛逆情況。此時家長需要進行反思,你的孩子為什麼不讓你管他?你真的瞭解你的孩子嗎?你知道自己孩子的需求嗎?其實當你給了孩子什麼,孩子便會回饋你什麼。有因必有果,因是什麼,家長首先要進行反思尋找成因。

前面講到,家長對自己孩子長期沒有深入理解和接納造成孩子叛逆、不聽勸要怎麼辦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議家長嘗試放下做父母的威嚴跟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瞭解孩子的真實需求。在不破壞大人原則的情況下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重建牢固的親子關係。可以多問孩子一些意見,比如可以問,孩子我想聽聽你的想法?你最想爸爸媽媽為你改變哪些方面?爸爸媽媽有沒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是你不喜歡的呢?今天我們都可以談談,爸爸媽媽保證不生氣,通過這樣真誠的交談來獲取孩子的真實需求。有效的溝通是解決問題前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笑哈哈KX


我的孩子不敢這樣說,感恩的孩子不會這樣說話。平時以身作則,不要喊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榜樣,和孩子做朋友。無論孩子做錯什麼都可以先讓他講清楚原因,不管對錯都給他原諒,除非同樣錯誤出現三次,才管理他。讓孩子做好自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他來到人間來到我們家裡都有他自己的成長軌跡。他不必成為父母樣子,所以一定要有他的話語權,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事事溝通,就不會出現類似這樣的傷心話。



陳翔醫生



用戶4028612959407


分事情,你憑什麼管我?肯定是孩子心裡已經對父母產生了逆反或者是不滿!在此情況下,父母應該自省是否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沒有孩子起到好的帶頭作用?用心平等溝通,不要總是覺得我是孩子的父母就比孩子高高在上,比孩子要有威嚴!好的父母,是讓孩子發自內心去認可,而不絕不是去打去罵能夠出來這樣的效果!


太陽心——sun


從孩子語言表達上來看:對於管教是抗拒的

從家長需求上看:父母希望能讓孩子接受管教

從孩子行為上反應:對管教的抗拒,恰恰是管教的缺失

從家長行為上反應:家長並沒有對孩子的心理訴求回應,而是希望完成觀點的傳遞。

基於問題的描述,先不說如何處理,如果評估孩子的家庭教育狀況,可能很難及格。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並稱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經是中國文化的優勢資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結果。在轉型期的當代中國,成年人的價值觀發生鉅變,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過去以道德為核心的價值觀遭到破壞,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趨向,造成的嚴重問題亟待引起重視。導致家長教育缺失或者失位。

在這個問題上從家長的角度來說需要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建議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關注孩子的需求

孩子其實都是有成長階段性的需求,但在家庭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無法完全的表達自己的需求,真是需求也得不到好的建議與滿足,家長制的家庭關係中內心其實是比較壓抑的,當家長能在照顧好孩子飲食起居,在意孩子學習考試時更多的對孩子需求冰山深層次的內容進行探索,能更好的和孩子建立一個更親近的相互關係。

保持有效的溝通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家長越是迫切希望孩子改變,難免就會出現負面的溝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糾正、讚美、肯定、才是基本的家庭教育模式。有效的溝通能促進互信,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的交流才能讓彼此更容易接受。

行為的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這句話說出了父母對孩子的示範作用。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孩子的很多行為模式都是學習父母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這句話道出了孩子身上反映出的父母對其的影響烙印。孩子在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雖然有各自不同的天性,但是在父母的影響下,身上也或多或少的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影響力較為深遠。所以,為人父母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每個人不是生來就會做父母的,都需要學習,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多學習科學育兒的方法,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

最後,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有時候讓孩子把情緒發洩一下未嘗不可,家長制的管理,即時回應因為情緒往往容易產生更大的衝突,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更好接受,可以嘗試寫信給孩子,書信文字能讓家長也沉下心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遞信息,和孩子重新建立更為平等溝通,改變相互關係,促進之後積極有效的當面溝通。


荀荀勸學


兒子正直這樣的時候,我直接懟的無言,氣的月經都沒有了不說,頭疼的要死要活的,我是一個暴脾氣……

憑什麼,憑我生你,養你,你要什麼給你什麼,你難受了我比你還難受,一味的對你好不要求回報,唯一的回報就是你要好好的,優秀的,以後不用事事求人的,

說真的,我是真心沒有好辦法,有好辦法的可以教教我們,怎麼做個好家鄉


向日葵向著陽光抬頭


聖經裡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管教孩子是上帝賜予每個父母的特權,但是不能濫用特權,濫用特權會失去權威。要尊重孩子,不要以為孩子小而輕看孩子。

你要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包括對待孩子上,不要以為孩子小就輕視他。

當孩子說出:“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時說明你已經對孩子管理不當失去做父母的權威了。


四兒xyz


如果孩子能這樣質問父母,說明父母把孩子已經溺愛到一定程度了,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冷靜的思考一下和孩子的溝通方式


張海梅


孩子:現在的你離開能護佑你的父母能幹什麼?能掙錢?能養活自己?沒有父母的指引走多少彎路才能真正的長大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