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數學比較好?

牛頓的52737根頭髮


我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給你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我不知道你現在是幾年級了,所以就都說說吧。

如果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數學主要是記住公式方法,對於類型題反覆做,會舉一反三。

如果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數學首先是掌握基礎知識,熟悉常考題型。初中階段的知識點較少而且相對簡單,理解起來並不難,對於典型問題反覆加強,熟悉方法。提分相對容易。

如果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一定要區別於小學初中了。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點一下就會變多變困難,尤其是知識的綜合應用較強。所以要從學習方法上改變:①課前預習-預習的目的是帶著問題去聽課,上課有側重點的聽,還有就是防止走神兒②課上認真聽講,效率一定要高,課上遇到問題及時提問,不要覺得不好意思③課下複習-複習是指錯題整理,不需要把錯題一遍又一遍的抄下來,直接在原題旁邊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自己的問題,以自己能看懂為目的。

最後,要注意學習中思路的分析和知識點的綜合應用能力,基礎知識夯實的基礎上,一定要擅於思考分析題目中的條件,為什麼要用到××種方法和知識點。


雨露風霜等陽光


學習沒有捷徑,但是有方法,正確的方法,事半功倍,錯誤的方法,事倍功半,選好了方法,就是下苦功夫,做好每一步,打下良好基礎,那成績就是水到渠成。看看我的五步法怎樣?適合每個科目。

第一,課前預習,抓重點和難點,記錄理解和不理解的。

第二,課堂認真聽講,理解的內容,看看和老師講的一樣不,理解的全面不;對於不理解,聽老師講找答案;對於課堂上仍不理解,理解不全面的,做好筆記。

第三,課下問同學或老師,直到所學知識全部理解為止。

第四,做題,理解了,記住了,還不夠,還沒有轉化成解題能力。針對所學知識尋找各種類型的題,題量不一定大,類型要全。最後找歷年中考或高考關於這些知識的題。

第五,晚上睡覺前,躺著床上,閉上眼睛,像放電影一樣回憶今天所學知識。回憶記憶法,有助於知識加深理解和融會貫通。

最後要說的是準備三個本,課前預習本,課堂記錄本,錯題本,這三本是以後考試複習的重點。


曾毅談教育


我想給大家說一句實話,但首先要求不要見怪。

學習不好,大家總喜歡找出各種理由,什麼基礎啦,偏科啦,沒有頭腦啦,自己說過了也就覺得事情就是這樣,就應該差些。別人也能夠推脫責任。其實,這都不對。

要知道,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只是勤奮一個問題。碰上懶人,任什麼也學不好。常常有人說,素質高的人幹什麼都行,素質低的玩也玩不出檔次。這只是現象,本質是肯不肯勤奮。

就說數學吧,不會的一般都是隻聽課,只完成作業。他們要是學會,就是天才了,真正過目不忘。

學習,首先是背誦。把有關課本知識背熟。這樣,便於理解題目,它是基礎。也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根基。

其次,典型例題反覆做。好老師不是卷子一天天發,而是能夠找出典型題目來,學生反覆做,真正掌握了,練一些就行了,數量絕對有限。當學生掌握了足夠的題型,也練了新題型,熟練變化,這個時候,他就成功了。成績絕對不會差。

可惜的是,人們都不願意溫故而知新,只是熱衷於做新卷子,結果知識不繫統,提高實現不了。

因此,真正學習,必須有一個勤奮勁兒,而且用對地方。做做做,只是另一個懶惰。


下山之雪


怎麼學好數學,跟如何提高數學成績這都是一類的問題,數學是理性的,講究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數學學不好的學生很多,學不好的原因也很多。如果學習習慣還可以的話,學好數學要持之以恆的做到一下幾點。

一 要會聽課,何為會聽課,就是你能聽懂一堂課裡面,老師講的重點知識,重點數學思想方法,重點解題方法,方式。如果沒聽明白的地方,課後與教師,與同學溝通交流,對知識不留盲點。

二 能認真獨立的完成課後作業,作業是檢驗聽課效率的良好途徑,獨立的完成是對聽課的一種反饋,能及時找出聽課的遺漏問題。

三 能認真及時訂正作業中的錯誤,一定要及時只有這樣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前行,否則問題會越積越多,到最後不可收拾會逐漸失去信心。

四 每隔一段時間,要進行對知識點的複習,總結,歸納,比如一星期,或者半個月,不能間隔時間太久。這樣的滾動複習達到知識的保鮮,從而做到胸有成竹。

五 學會反思,如果做到了這一點,你基本上就是一個會學習的學生了。而且創新需要反思,水平的昇華需要反思,做到這一點,最難能可貴。

如果你能做到這以上五點,並堅持到底,學好數學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


唱歌的廚師


數學應該怎麼學?基礎練習加突破。

若能借鑑語文法,跳出數學更易學。

首先,必須打好基礎關,保證成績是關鍵。

數學考試,80-90%是考課本的基礎知識。所以,要想數學取得好成績,基本規律要遵循:課本上的題,特別是例題和習題,必須保證都會,都能作對,而且要很輕鬆的做對;基本的公式和規律必須牢記,什麼題型對應什麼樣的解題思路必須要牢記;考試是秉承先做容易題、有把握的題,絕對不在不會的題上浪費太多時間,保證會做的全部做完、做對;要能自己製作思維導圖,知道主要框架和要點;然後再多做一些輔導題,加深理解,增強記憶,瞭解基本的變化形式。



其次,數學奧義在理解,語文方法很解渴。

就像腦筋急轉彎,難題都是看理解。學習語文,做閱讀理解,寫作文,第一要務是總結提煉中心思想,從一堆文字中,找出關鍵點,找出作者想說什麼。數學也是一樣,無非是玩數字遊戲和文字遊戲。多讀一遍題,有必要的話,再小聲默讀也可以大聲朗讀一遍,你一般就會找到出題者想幹什麼。即使一次兩次不可以,堅持這個習慣,你就會慢慢的找出規律,去想作者出這個題是什麼角度,什麼目的,邏輯重音在哪裡,套路在哪裡,然後輔以相應的公式和解題之法,就會恍然大悟。這就是向寫作文和做語文閱讀理解一樣來體會數學題的奧妙。你會有一種猜對出題者想法和戰勝出題者的快樂。


最後,自己琢磨勤總結,找對道路妙處多。

數學做題方法千萬種,一定不是隻有一條路。無論用什麼方法,正確的做出來是王道。關鍵是找對適合自己的方法。個人認為,用好相應的工具是最重要的,有兩條,第一條,一些基本的數據包括常出的題的一些答案和數據,自己整理一個小本子,沒事就翻翻看看,然後記住,這樣在考試和做題時會大大節省你的時間,第二條,一定要善於使用輔助方法,畫圖是必須要會的,舉例子是一定要會的,倒推法是一定要會的,排除法是一定要會的。


總之,數學越到深處,越考驗天賦,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掌握基本的規律,數學不成為難題,能夠保證自己想得到的分數,還是相對更容易的,畢竟,數學有規律可言、可用。


五戒1977


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從小學、初中乃至大學畢業,離不開數學。如何學好數學,應從幾方面入手: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基礎是關鍵。從小學三年級起,數學課程注重邏輯思維,從簡單的模仿記憶逐步培養學生的演算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在農村小學,由於師資、教學手段等因素,導致很多學生在三、四年級就出現兩極分化情況。究其原因。是把數學當作“嚴師傅”,“蠻師傅”,沒有從提高興趣入手,學生尤其是青春期的女生一看數學課表頭就大了……在小學階段沒有有效的堂堂清,週週清,當然就沒有好的成績了。

2.學生沒有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後作業反饋是很重要的三步曲,在日常教學中要著力培養這三步口口,不能放鬆,不能給學生鬆懈的機會和理由。

3.基礎知識的過關很重要,平時每天要多練習,尤其是典型題、中考常見題要舉一反三、常做常新。

4.要嘗試做提高題,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力、處理較複雜的數量關係問題。並從中感受到勝利的樂趣。

5.建立錯題本和典型題集錦本。把經常出錯的題型放在起,平時注重多練習,觸類旁通;把典型題放在一起,一日一題,日積月累,總有一道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6要學會歸納和反思,每一道題要能明白命題的出發點和目的,從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解決。


騰雲灣灣


數學我總結的是兩點,只要把這兩點做好,相信會有驚喜。

第一,把書本上的所有定理,公式,推論,引理全部背清楚,無條件的。


第二,學會思考。如何思考?對於不會的題目,老師講解後,一定要思考為什麼這樣做,應該如何聯想到要這樣做。其實題目的已知條件一般就那麼幾個,一定要學會聯想,給出了已知條件a,你一定要聯想到所有和它相關的定理公式,然後依次去觀察看是否對解題有幫助,時間久了,你會建立一個條件反射。不要背答案,不要背答案,不要背答案,數學題目可以千變萬化,背答案是沒有用的,高考很難碰到死耗子。

我寫過一篇非常詳細的關於學習數學的文章,可移步參考,有問題可私信我。


滿分數學


我都已經學了快20年數學了,而且還在學習中,關於怎麼學數學還是有一些感想體會可以分享給大家的。



首先是興趣。這句話完全是沒錯的,尤其是對數學而言。學數學對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很高,所以有時候可能顯得有些無聊甚至枯燥,特別是對數學沒什麼興趣的同學來說,學數學可能就是一種煎熬。我想原因正在於缺乏興趣,而這又可能與缺乏引導有關係,試想,如果老師將課講得晦澀難懂或無趣枯燥,那聽課的同學們又怎麼會產生興趣呢?所以家長老師都應該多引導,幫助孩子找到興趣點,而不是一味地驅使他們去學習和考試,否則是很容易喪失興趣的,而這對今後的學習來說可能就是一個災難了。



然後就是方法。如果興趣是靈魂,那麼方法就是軀幹了。我們身邊都會有很多花很多時間努力學習數學的同學,但成績卻總是上不去,原因可能就在於把數學學死了而忽視學習方法。高級的學習方法當然是能舉一反三了,但這也需要從舉一反一的基礎開始。首先便是理解,要能搞懂概念,區分概念,在這個基礎上又要去看懂定理,理解定理。理解之後便要記住,理解是記憶的基礎,而記憶又是理解的昇華。理解加上記憶才能應用,適當做題檢驗自己的掌握水平,發現不足就立即補上,實在不懂就多請教,問問題也是學數學的重要環節。當然思考是不可或缺的,這是學數學的核心環節,因為思考才能提高思維能力,達到學數學的目的。



最後就是堅持。行百里者半九十,說的就是學習或者做事要堅持,越到後來越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從小學到高中,數學至少要陪伴你12年或者更久,沒有恆心怎麼能學得下來呢?困難肯定是有的,能堅持克服的卻不多,所以同學之間產生了差距。也就是說,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品格真的能很大程度上絕定你的學習高度。咬定青山不放鬆,這正是學習數學所必須的品格。


數學掃地僧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數學到底怎麼學?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題主一人的問題,也是很多學生和家長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

學數學不僅是學知識,還是學思維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在數學的學習中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會涉及到很多相關的思維方式方法,而藉由這些思維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相比於知識,思維的獲得更加重要與實用。習得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所遺忘,而思維則會成為自己的思考方式與習慣。所以很多人都說數學學習說到底,學的其實是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會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知識網絡中學習數學

數學知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自有它的知識網絡。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可以思考這一知識的前位知識是什麼,後衛知識是什麼,說白了就是,這個新知識和自己之前學習的哪些知識有關係有聯繫,又會對今後學習起到哪些作用,在知識網絡中學習,讓知識鏈接成知識網。


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我們總說數學源於生活,其實這是有它的道理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所以在數學的學習中可以以生活情境作為引入,以幫助學習者更好的理解問題,深入思考。

培養自己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的驅動,數學學習自然會更加順利。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數學李老師


數學並不是只考邏輯,還考識記

怎樣學數學,是一個難題,這個東西是分層次的,不同階段是有不同學習方法的。


第一最重要的便是總結,何謂總結,怎麼總結?

很多人都會陷入會做卻做錯的怪圈。

很多人認為很簡單,只是自己粗心而已,急匆匆的去刷下一題。

實則,你就是不會做!為什麼呢?

我們要有一個思維,那就是固化自己解題的思維。


比如說做函數,我們首先就要考慮定義域,其次是他的函數性質,最終才是題目所問!如果沒有這個過程,那麼恭喜你,多半會做錯(這個不針對大神)。

對於錯題,我們不需要抄下來,而是去總結,總結自己為什麼做錯,下次該怎麼去做,步驟是什麼寫在本子上,多記。


這樣既可以提高速度,又能提高正確率。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經常對一個題目沒有思路,聽完老師講,其實發現知識點都會,就是做不出來(類比化學物理)原因是你對這個知識點不熟,比如一個角平分線,你能發散到什麼,如果只看到角相等,恭喜你,這個題果斷放棄。


能想到什麼呢,角平分線定理,外角平分線定理,內切圓,餘弦定理(角相等),斜率和為0(指被x軸平分)…………還有很多,不一一贅述。當你能背出這些東西,而不是知道的話,這個題基本思路就有了!

所以,我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法,比如寫出角平分線,後面寫出其相關內容,逐步積累。

舉一反三,多刷題還是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