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以“愛”為名的控制,在中國家庭中十分常見。華裔女孩Karen就曾在臉書上控訴,自己和兄弟姐妹是如何被父母的控制慾給“毀”了。在生活中,控制慾強的人,往往由這樣一些因素造成:性格高度自戀、受原生家庭影響、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等。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避免“控制慾”在代際間傳遞,需要父母和孩子雙方正視它,並 掌握一些原則和方法,與這種高壓的“愛”達成和解。

“如果可以一鍵定製孩子的完美人生,你會不會按下這一按鈕? ”

這是辯論類綜藝節目《奇葩說》提出的辯題之一,也是橫跨在所有父母心上的一個問題。

你會定製孩子的人生麼?雖然每對父母都有著各自的考量,但一項由 中國青年報在2012年發起的社會調查,顯然能給我們一些訊息。

這項有關 “父母對孩子生活幹涉”的社會調查收穫了3328份答案,參與者中,70後佔29.7%,80後佔41.1%,90後佔6.5%,調查顯示:

76.5%的人表示身邊過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很多,

32.4%的人認為這類父母非常多,

90.2%的人感覺父母干涉會給子女帶來很大壓力。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調查還提問了 父母最容易干涉孩子的哪些方面:(多選題)

談戀愛結婚,78.2%

找工作和職業發展方向,60.2%

選擇學校,59.3%

選擇專業,54.1%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42.5%

培養下一代,37.7%

等等... ...

顯然,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普遍存在,並且這種控制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控制已然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

華裔女孩 凱倫(Karen)就在臉書上,一個叫做 #Subtle Asian Traits#的小組。傾訴了自己從小到大一直活在高壓控制之中,並且這一行為並未隨著成年而有所緩減,甚至變本加厲。

父母的控制慾讓她變得沒有主見、喪失了交友能力、並與社會脫節,連她的兄弟姐妹也深受影響。

透過凱倫的故事(由於篇幅有限,外灘君做了刪減),外灘君想與大家聊一聊,親子關係中,家長存在的控制慾問題,以及我們該如何與這種獨特的“愛”和解。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這個創建於2018年9月的小組彙集了諸多亞裔,他們在這裡發帖,既談論個人經歷、分享生活故事,也求助或安慰他人

華裔女孩的自白

(注:自白部分為第一人稱)

大家好,我的亞裔同胞們。

我是一名澳大利亞華裔,父母在他們那一輩移民至此。我覺得可能是移民背景的原因,讓他們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十分嚴格(尤其對女孩子)。

在我小的時候,父母不讓我去朋友家玩耍,更不允許過夜。 他們認為:女孩子在外人家裡留宿,容易被人想“歪”。

我只被允許與極個別女同學保持聯繫:

一位是越南裔女同學,因為雙方父母相識;

一位是來自黎巴嫩的女同學,因為父母覺得她學習成績很高。

13歲的時候,父母的審查從線下延伸到了網絡。他們會留意每一位與我接觸的網友,翻查我的電子郵箱,一邊瀏覽郵件記錄一邊有選擇地進行刪除,數百封郵件因此從我的郵箱中消失。

15歲的時候,我媽媽在過馬路時還要緊緊牽著我的手。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從小到大,我一直恪守著 父母的“門禁規則”:晚上9點前必須回家。

每次出門,媽媽都會在門口與我道別,並強調:“你晚上9點必須回來,不然我就要報警了。”

除此之外,出門前,我還要面對父母止不住的提問:

你跟誰出去玩?

你怎麼過去?

過來接你的人是誰?

聚會接近晚上9點的時候,我媽就會展開“短信攻勢”,爸爸也會給我發很多的電子郵件。這些郵件可以分成兩類:

一些是溫和的,“我們要吃晚飯咯。”

一些則是生氣的,“你怎麼還不回來!”

可當時大家都在玩耍,所以我要第二天才會在電子郵箱中發現這些郵件。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雖然麻煩不斷,但這樣的生活並沒有給當時的我造成太大影響,直到那件事的發生。

那是在我21歲的時候,因為要進行一份3個月的實習,我從父母所在的堪培拉搬到了悉尼,住在他們一位朋友的家裡,以便 父母能及時獲知我的行程信息。

在實習結束的那天,同事們舉辦了歡送派對,因此,那天晚上我並沒有及時回到住所。

父母的朋友見我遲遲未歸,便給他們打了電話。

我的父母開始一如既往的“狂轟亂炸”,他們不斷地給我發短信:

你在哪?

你怎麼還沒回家?

你現在應該在家,或者在回家的路上了!

看到這些信息,我回復了我媽媽,告訴她我在與同事聚會。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但媽媽不依不饒,儘管我說一切平安,她還是不停地給我打電話:

“我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被人綁架了!”

“我們怎麼只是是不是綁匪發的這條短信!”

“肯定有人綁架了你!”

這是我生平以來,見過媽媽最生氣的一次。

她說到做到,掛完我的電話後,真的給警察局打了電話。

當然,警察在瞭解事情經過後,告訴我的父母,他們的女兒已經21歲了,具備獨自行動的權利。

在瞭解到叫警察無用之後,我的父母更新了他們的手段。

在我24歲的元旦,朋友們拉我去歡慶跨年到凌晨1點。這又一次觸碰到了我父母的底線, 他們開始給每一個和我出遊的朋友打電話或者發短信。

事實上,由於從小被嚴格管教,我並不是一個經常出門聚會的人,而僅有的幾次出門都被父母這樣不停地追蹤,這讓與朋友相處的我很尷尬。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當然,我並不是家中唯一一位被影響的人。

我還有兩個哥哥與一個妹妹。

作為長子, 大哥承擔了父母所有的期望:永遠力爭上游。在父母的“包辦”與“鞭策”下,大哥成績優異,入讀名校,還獲得了碩士學位。

但這種“別人家孩子”的故事,在大哥就業時戛然而止。爸爸不停地幫忙找工作,但大哥不願從事低薪水的工作。

對此,我媽表示支持,“我兒子可是有碩士學位的人!”, 媽媽甚至願意大哥啃老,因為對她來說,大哥永遠是一個孩子。

大哥的現狀就是:一位近30歲的男性,害怕被別人拒絕而沒有任何工作經歷,缺少與外界溝通所需的能力,只能每天躲在家中玩電子遊戲。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如果說被父母寵幸的大哥活得不幸的話,那與父母關係疏遠、不受待見的二哥(28歲),或許幸運很多。

由於讀書的時候成績差,二哥並未得到父母太多關注。他16歲就輟學工作,現在是一位金融分析師,工資較一般城市白領稍高。

除了受擺佈的大哥、反抗的二哥與後知後覺的我,父母極端的控制之下,我妹妹也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應對方式:撒謊。

年齡最小的她,熟知哥哥姐姐們的經歷,所以她深諳如何“擺佈”父母:

當父母不開心的時候,她會用甜言蜜語來親近他們;

當父母責問的時候,她選擇撒謊來進行欺騙;

... ...

靠這些手段,我妹妹獲得了極大的個人自由。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對現狀忍無可忍的我決定搬離父母,開始自己的生活。

這時候我才發現, 由於被父母過度保護,快要滿25歲的我,心智成熟度比實際年齡要少5歲!我很愛我的父母,但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自己,性格內向、膽小、而且也無法維持一段長期的友誼。

我像是一隻剛剛破殼的小雞,對外面的世界所知甚少,不知道社會如何運轉,工作也好、戀愛也罷,甚至我都不知道如何融入到社交活動之中,我希望有所改變,卻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

父母的舉動,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人生。 小時候,我受他們限制,無法自由地交朋友;長大後,我似乎也喪失了交友的能力,這讓我倍感孤獨。

我對我媽的一句話記憶深刻,“你問我什麼時候才不會像警察一樣管著你?我告訴你,我以前管你,現在管你,等你到了40歲,我還是會管著你... ...”

對於上文我的境況,我想亞裔同胞們大概能夠理解,因為我們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我現在處於一個茫然無助的狀態,非常需要一些建議與幫助。

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

事實上,上文華裔女孩所遭受的,正是其父母,尤其是母親所編織的控制巨網。

這種控制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不論是父母、伴侶抑或是親友,當他們說出“因為我愛你”的時候,附帶的下一句話,極有可能是其控制慾的體現。

不論是出於保護目的“立規矩”,還是為了減少孩子人生困難而幫忙“做選擇”,所有這些讓人失去自主權利,不得不順從於他人意志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或許就是舉著“愛”的旗幟的控制慾。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哪些因素影響了家長控制慾的產生?

1. 自戀性格

控制慾強的家長,往往高度自戀。這種父母將自己的個人需求放在首要地位,而忽視了其他人的情感訴求。

自戀性格的父母只聽從自己的主觀意識,並通過教導孩子如何進行感受、如何表現以及如何做出決定,來表達自身的控制慾望。

對這樣的父母來說,孩子只存在兩種狀態:聽話、或者叛逆。

孩子聽話的時候,父母的自戀性格得到了支持,其控制慾也將隨之高漲;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便會生氣,並開始批評孩子,開始“倚老賣老”——“我知道什麼是最合適你的”,以個人經歷來說服孩子,以證明自身行為的正確性。

可以說, 面對自戀性格的父母,無論是順從還是反抗,孩子都無法真正發展自身興趣。他們總是早早被安排好了看似最合適的學習項目,自主成長的空間極小。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2. 原生家庭與情感需求

除了自戀性格外, 人們的控制慾還受其原生家庭與情感需求影響。

研究統計, 對強控制慾的家長來說,其父母也很有可能是強控制慾。所以當家長們無法從父母處表達自己的情感訴求,當他們生育子女後,往往會延續這一循環,即首先表達自身(未被滿足過)的情感訴求,而忽略子女意志。

同時,這些父母還有著被他人需要的情感需求,因而在潛意識中會將自己定義為“照顧他人的角色”: 通過對他人生活的不斷“照料”,以達成自我情感滿足。

所以,當孩子開始成長,他們的獨立意識便會成為家長給予照顧的威脅,讓後者處於不被需要的危機感中。隨後,家長們便會制定更嚴苛的控制規則並加強控制行為,以維持對自身有利的現狀。

上文華裔女孩與同事聚會,延遲迴家,破壞了準時回家的“潛規則”,致使母親更新控制手段並呼叫警察,便是生動的體現。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打著“愛意”與“保護”旗幟的父母會在家中塑造自己的絕對權威:不論是完成作業、還是課外補習的選擇,抑或是寒暑假的安排,孩子所有行為都要按照預設軌跡運作,每一次“脫軌”都會招致批評與不滿。

長此以往, 被過度控制的孩子便會失去“自主能力”。

他們會被被培養成失去目標與方向感,喪失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自卑、懦弱與消極心理的人,就如同上文華裔女孩與其大哥。

父母控制慾的加強,會削弱孩子的自我意識,從而抑制其成就,這一點得到了許多學者的研究支持。

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更是表示: 父母過強的控制慾會從親子關係映射入其他親密關係中,影響到孩子的夫妻關係、朋友關係……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慾家長其實並不少見。

在綜藝節目 《我家那小子》中,演員 朱雨辰的媽媽就當眾表明了自己的“強勢”:

“兒子進組拍攝,我就跟組給兒子做飯,有我在的地方就是廚房。”

“我每天早晨四點起給兒子燉梨汁,堅持了十年,從不間斷。”

“我們家從不請保姆,我一人能頂兩個菲傭。”

雨辰媽媽還補充道,“我是沒有自我的,周圍人都知道,我是用全身心對待我兒子的,我還能繼續奉獻。”

這種“十年燉梨汁”、“一人頂兩個菲傭”與“還能繼續奉獻”的行為和言論,恰恰是自戀性格的父母,出於滿足自身情感需求,被控制慾自我感動的體現。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與“愛”和解

要想與這種高壓的“愛”和解,首先我們要正視控制慾。

不可否認,父母的控制慾在滿足自身情感需求的同時,其實也是出於對孩子人生與發展的關懷。

不論是否具有控制慾,對於父母來說,若能正確地表達自身對孩子的關懷,顯然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對此,美國心理學家 Laursen提出了 關愛關係理論(Caring Relationship),他指出, 良好的關愛關係存在以下7大特徵。

Trust信任:相信孩子,並且自己也信守承諾。

Attention關心:及時表達關心。

Empathy共情力:願意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事情。

Availability關心的可獲得性:保持給予關心的頻次,而不是長期忽視,偶爾表達,後者更容易遭到孩子的敵意。

Affirmation肯定:肯定孩子積極的一面。

Respect尊重:尊重孩子,將其視作獨立自主的成年人。

Virtue美德:成為孩子的行動榜樣。

缺少了上述特徵,盲目自我的關心,往往會招致孩子的反叛。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那家長如何正確地表達對孩子的關懷呢?

韓國延世大學學者 Susie Kim和 Sue Ryeon Kim在相關論文中提出了 人際關懷技巧(Interpersonal Caring Techniques,ICTs), 這一技巧共有8點:

Noticing關注:在生活中關注孩子當下情緒與需求,如果對方在對話或行動中出現牴觸,請後退一步,給予孩子個人時間與空間進行。

Participating參與:融入並支持孩子的愛好或行動,實質化關心而不是做局外人。

Sharing分享:與孩子分享內心的真實想法,這些分享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能令對方感覺到信任與關愛。

Active Listening積極聆聽:在與孩子對話時,請勿隨意批評、否定對方,而是幫他梳理事件,積極給予正面回饋

Companioning陪伴:陪伴本身便是一種付出與支持,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與愛。

Complimenting稱讚:鼓勵式教育可以強化親子連接,同時培養孩子的信心與內驅力。(稱讚應當指向某一具體行為或事物。)

Comforting安慰:當孩子經歷痛苦時,給予安慰,認可他們的情緒與痛苦。

Hoping對孩子寄予希望。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對孩子而言,又該怎樣與控制慾強的父母相處?

首先,孩子可以建立邊界感。一段控制關係的產生,往往需要雙方配合,父母控制慾的野蠻生長,離不開孩子的自我退讓。

良好邊界感的建立,可以讓孩子明確自身底線,當父母的控制行為觸碰底線時,孩子也就更勇於表達拒絕。

上文華裔女孩的二哥與妹妹,便是在某種程度上建立了自我邊界感(或主動、或被動產生)拒絕配合父母,弱化父母對自身的控制權。

其次,孩子也可以深思一下自己退讓受控的原因。

是害怕反抗會讓父母的控制行為升級?擔心反抗被冠以“不孝順”的帽子?怕拒絕父母要求後會失去他們的關心與重視?還是說,自己是真的沒有想法,不得不成為“受擺佈的棋子”?

明確了現實存在的問題,才能有與控制慾和解的機會,一味無理由的退讓,只會讓自己被這種高壓控制傷的更深。

為什麼以“愛”為名的高壓控制,從來不會有好結果?

英國心理學家 西爾維婭·克萊爾,在著作 《談父母之愛》中提及: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而許多中國父母往往反其道而行:

孩子說吃飽了?

不行,會餓著的,再多吃一些肉與蔬菜!

孩子說衣服正好?

不行,外面很冷,再套一件捂嚴實些!

孩子說讓我一個人靜靜?

不行,我是你媽/爸!我不管你誰管你!

似乎在孩子誕生的那一刻,家長就將其定義為一個無法成長、沒有主見、需要精心呵護的”物件“;而自己也成為24小時待命的保姆,恨不得掛在孩子身上,一路保駕護航,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遺忘的遺憾。

但他們殊不知,這種以“愛”為名,讓孩子少走彎路的高壓控制行為,卻給孩子的成長道路埋下更多路障。

在與“愛”和解的這條道上,或許我們的家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