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2018年底,劉哲爾與電視劇《誰都渴望遇見你》不期而遇。彼時的他剛剛簽約趙薇工作室,正值演員收拾行囊,再次出發的嶄新時刻。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從浙江安吉、杭州到法國波爾多,他跟隨著劇組輾轉兩國,在浪漫的夢洛酒莊留下了自己職業生涯中最美好的一段記憶。


如今1年多的時間過去,《誰都渴望遇見你》正式登陸愛奇藝,在網絡上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收視熱潮,也讓劉哲爾繼去年的熱播綜藝《演員請就位》之後再次成為了觀眾討論的中心。對於一位年輕演員來說,這樣的成績可圈可點,聯想到他“無心插柳”式的從藝經歷,不禁令人莞爾,感嘆緣分使然。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最佳拍檔


作為一部都市言情劇,《誰都渴望遇見你》選取最能引起當今觀眾共鳴的“治癒”角度,在看似套路化的故事中,走出了一條寫實又清新的路。


“世界並不完美,遇見你,治癒我,便是這個世界最後的溫柔相待。”正如觀眾所評價的那樣,該劇在豆瓣取得了不俗的口碑,並在開播一天之內登上了愛奇藝電視劇飆升榜第一名。作為一部由新人演員挑大樑的戲,這個成績可謂亮眼。


劇中,劉哲爾飾演的肖正男是一個很難不引人注目的角色。作為總經理秘書,他雖然算不上“有眼力見”,但為人熱情善良、正直忠誠,在工作和生活中盡心盡責,時常冷不丁的拋個梗,讓觀眾猝不及防的“被笑到”。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雖然平時經常被“欺負”,但他和張泯的感情其實非常要好,有一種“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的感覺,他會在後者落魄時給予陪伴與鼓勵,甚至自帶“助攻”屬性,在必要時為後者出謀劃策,做情感顧問,簡直是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忠犬秘書”本人。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憑藉自然且富喜感的表演,劉哲爾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愛,每當肖秘書出現,彈幕必然刷屏,甚至有網友萌上了肖秘書和張老闆的CP。


劉哲爾對記者打趣,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肖正男,那一定是“最佳拍檔”。不只是因為他和張泯是上下級關係,更是因為他們之前渾然天成的默契。無論何時,只要張泯需要,肖正男一定隨叫隨到。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身上是帶著幽默感的,雖然他做事會讓人覺得喜感,但我認為他是一個很忠誠,對工作很認真,對朋友很仗義的人。如果放在現實中,他這種性格的人也很有可能成功。”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有意思的是,肖正男和張泯的友誼也延伸至了戲外。因為拍攝期間朝夕相處,劉哲爾與張哲瀚在現實中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如今,身為同門師兄弟的兩人對起戲來更是默契十足。


“在這個行業裡他是我的前輩,我一開始有點害怕跟他溝通,不敢說太多自己的想法,但是他會在生活中主動跟我溝通,包括我們經常一起吃飯、運動,慢慢就熟悉起來了。其實,他是一個特別隨和的人,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也不會去拒絕別人的想法,反而擅長把不同的想法糅合在一起,產生更好的化學反應。”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熟悉劉哲爾的人都知道,與肖正男外向、搞笑的性格不同,他本人話不多,顯得有些內向。然而,相比與自己性格相近的角色,他反而更喜歡肖正男這樣與自己反差巨大的角色。這源於他本人在表演上的一個習慣——在詮釋與自己性格相近的角色時,總是會刻意避免“本色出演”,儘量避免自己的個人特質流露出來。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永遠迎接挑戰,嘗試更多表演風格,避免重複,儘量做到一人千面,這是劉哲爾現階段接戲的小堅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他拆解自我,融會貫通的一種方式。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不努力,背井離鄉幹嘛?


現在回想起與《誰都渴望遇見你》的結緣,劉哲爾感嘆幸運女神眷顧。他至今依然清晰的記得,自己在得到肖正男這個角色時激動的心情。


“早上9點起床,發現手機上有好多條微信……當時完全是蒙的,心想這是什麼情況?受寵若驚,點開消息看了又看。”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而在更早之前,同樣由劉哲爾主演的青春校園劇《忽而今夏》早已在豆瓣發酵過一波口碑。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在這部作品中,劉哲爾飾演的常風雖然是個標準學渣,但為人仗義、心地善良,為照顧李雲微的奶奶毅然放棄高考,經歷命運的浮沉,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接連出演口碑之作,一方面,證明劉哲爾選戲眼光始終在線,另一方面,也與他個人的努力息息相關。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劉哲爾曾經在微博上發過一句話:“不努力,你背井離鄉幹嘛?當臥底啊?”他一直很喜歡這句話,以至於這麼長時間以來,幾乎把它當成了自己的座右銘。


“這句話挺激勵我的,雖然聽上去有點冷幽默,但其實話糙理不糙。都背井離鄉了,不就應該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更好嗎?”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與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劉哲爾去年在《演員請就位》中的個人宣言——試著用努力打敗天賦。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同樣以努力作為關鍵詞,讀起來同樣鏗鏘有力,這是劉哲爾與自我和解之後的阿甘精神,以及為目標堅持到底,努力向前的鬥志。至於努力的目標是什麼,劉哲爾並不避諱。在他看來,“想紅”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然而“紅”的前提,是成為一名好演員,這往往才是最難的。


“我一直記得學校教過一句話,演戲先做人,先把人做好,才有資格去演戲。演員只是眾多職業中的一個,就像醫生需要對病人負責,演員也需要對角色負責。所以我覺得做演員不難,在好人的基礎上,再做一個好演員才是最難的。”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純粹


現實中的劉哲爾,給人最大的感覺是真實、純粹,他會認真思考、回答記者的每一個問題,與記者真誠的交流、探討,在不經意間透露出鮮衣怒馬的少年意氣。


這種純粹或許與他的家庭教育有關,因為從小跟著姥姥一起生活,劉哲爾的性格受姥姥的影響極大。小時候,姥姥一直告誡他做人不要太高調,只需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正因如此,在劉哲爾的成長過程中,低調、踏實、努力一直是他信奉的真理。


與大多數演員不同,劉哲爾小時候不但對錶演沒有太多概念,甚至連“明星夢”都沒做過。他之所以走上演員之路,只是因為想和好朋友一起上學。“我倆應該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他初中的時候接觸了表演,我當時只是陪他去考試,後來想著繼續跟他在一個學校上學,就這麼接觸了表演。”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次“心血來潮”,卻意外的讓劉哲爾找到了可以為之堅守一生的職業。高二時,因為徹夜排演一個小品,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表演的魅力。至於後來考入中戲,成為一名專業的演員,則更像是在某種契機之下的渾然天成。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我還記得,第一次站在舞臺上演戲的時候真的特別緊張,但是演完之後,看到觀眾真心為你鼓掌,真的特別自豪。或許,我就是從那一刻起真正愛上了表演。”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去年,一部《演員請就位》,其實讓劉哲爾驀的成長了許多。雖然最終沒能走到最後,但表演被郭敬明導演認可,對他而言已經意味著莫大的肯定。在離開舞臺之時,劉哲爾寫下長文,認真分享了自己參加比賽的心路歷程,從郭敬明導演、到對戲演員朱銳、王森,他挨個感謝了一遍。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正如劉哲爾所說:“我沒有任何遺憾,表演是我的熱愛和執著,未來,我會繼續努力,演繹更好的作品。”《演員請就位》的殘酷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對演員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也逼著他認清現實,更加落地。對於一個新人演員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演員請就位》給我帶來最大的影響是在心態方面,包括我的經歷可能比較奇特,一波三折,但是最後也挺過來了。我知道這個行業確實不好走,所以更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感覺參加完這個節目,在心智上有變得更成熟一些。”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採訪即將結束,劉哲爾向我們聊起了對於未來的期冀,他開玩笑說,自己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演員。為了這個夢想,他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沒有“小目標”,只有“大夢想”


未來,劉哲爾還會有《甜了青梅配竹馬》《嗨!美男子》等多部作品與觀眾見面,少年在路上,讓我們共同見證他的每一個腳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