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不等於獨自思考嗎?

活動中心17653708


東方傳統思維文化價值取向中,有一種不易察覺的思考傾向:即獨自思考。它與獨立思考有本質區別,後者開放性的辨識辯駁價值雙重取向,以及形成的獨立見解,經歷過知識與見識等高值信息資源的洗禮,它是基於海納百川般思維風格,科學質疑和具有批判精神求知得慧原則上的。

獨自思考,客觀地說並不容易,也不代表空想,確也能得到大量深度知識和非凡的學識創見和研究創新,但它畢竟有缺陷,而且還不小。其封閉性不免形成價值取向不豐富全面深刻,欠缺廣博視野之外價值的不完整傾向。

傳統儒家文化的形成,原本就有隻倡導對知識本身的疑問和解惑,不太提倡辯駁和爭議,以為通過學思就會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地辨識事物了。這可能與擔心辯論有將求知觀處世觀引向岐義岐途的嫌疑,於是,乾脆封口不辯為妙。的確,人類思維迷途中,確有困辯駁和爭論,陷入其中的大量事例,許多妄言就是因各懷目的,不肯聯繫地為著解決問題,或追求相對真知而頑固地發生爭執。然而,不辯駁的壞處同樣好不到哪裡去,最後,人們甚至不再獨立思考,而以群思俗見代辦解決問題。雙重微妙的差別,都在於要麼將孩子與水一起倒掉,要麼孩子胎死腹中。當然,也有稀少且珍貴的獨立思考和獨自思考雙重結合的成功例子,比如《易經》和《呂氏春秋》等著作的形成,從一字千金到反覆打磨成書,頃注了大量樸素的學識辯駁與爭論辨識。

孔子年輕時拜訪過老子,得到了積極學識的同時,獲得了消極的文化態度。老子在送孔子臨出門時,親切而又莊重地告誡他說:“為人子者毋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已”。是說“做兒子,不要在父親面前有自我(注:大約是指不要自作聰明,有自己的主張之意),在君主面前不要有自我(注:大約是指在君主面前,顯得你比他們還聰明是犯忌的)。

事實求是地講,老子這段肺腑之言,雖然世故,卻不乏真情實意,堪稱精典人生經驗之談。因為,無論為父母者還是人君,都具有七情六慾,都有優點和缺陷,以及面子問題。可是這是否也意味著將獨立見解,辯識之述,當 言不言,當仁退縮,反將該表現的東西一併掩埋掉呢?對此,孔子銘記在心,頗有感悟,其弟子們也像優秀的接力隊員一樣,大加傳播。比如“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注:對此後人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說:子路聽到了一條道理,在有沒有親自實行的時候,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另一種是說;子路在聽到一個道理時,在還沒有完全實行時,唯有不要讓他聽到新的道理為好)。這裡究竟怕他是性情中人急性子,不同道理會分心?還是因此擔心產生歧義與誤解?還是說他已有了定見,用不著再獨立思辨了呢?

孔子在對待求知得慧方面,並不排斥和反對有疑問,但這和質疑、辨別根本不同,且被限制在狹小範圍之內。他曾說過:“君子對他不知道的,只有疑在心中” 。沒有提出拿出來與人討論。學生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方法,他諄諄上告誡道“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意思是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謹慎地說出有把握的,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謹慎地去做有把握的,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傣祿,就在其中了” 。

從人之常情和人生經驗看這段師生話語,堪稱至理名言,慎言謹行,四平八穩,從容謀對,流傳千年。人們甚至畏懼犯錯誤,不再為明知難為之事而冒險了,繞行的學識四通八達很是吃香,人們甚至對爭論反感了。

學識中的疑惑,被圈養在狹小的專科知識範圍內,大量硬性顯態條文式的知識,靜靜地有規格地躺在單向思維的病床上,事物中鮮活的,變遷聯繫中的,跨學科辨識待整合的稀有元要素不見了蹤影。

價值度有限的“溫故而知新學習觀”,變成了儲備知識的簡單複製。從大量實際發生的效果看,所提求知中的知新,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只多是同類增添,既不等於創新,甚至也不是仿新。更多的是隱藏著大量低值重複的淺層遷移。

種類上的雷同,掩飾不住本質上的低效相似。同時,又掩埋著應疑辨縱深層析的本質不同的知識活源。因為,正是由於跨類別跨學科的異向交流,價值梯次的觸類旁通才更深遠。相應地,如能將知識,學識,事物聯繫有效地放置於質疑氛圍內(指科學質疑的態度),應將分析(指各種析義,析理和辨析等)與思辨(指以獨立思考中的價值理念驗證,爭辯,討論,探討,辨駁等)與辨別(指辨識,檢驗等)與效用(指對知識,事物的學識性認知和借鑑,觀察運用,,判斷等)與效能(指在對上述諸項應用,在相關學科知識更細延伸,功能認知效用方面的再認知等)等眾多有價值的多元要素,組成不同的鏈接組式反思。

教育思想及理念會形成:“思而不辨則狹,辨而不析則惑,思而不疑則單,疑而不斷則庸”和“學而優則疑,疑而異則辨,思而析則慧,慧而識則效,效而卓則用”。



田樁律師


他們是不等同的

什麼是獨立思考?

  1. 不要人云亦云,人云亦云就是沒有主見,只會隨聲附和。
  2. 不要譁眾取寵。
  3. 要被你認識邊界束縛。

總而言之,“學會獨立思考”不僅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理性的邏輯思維、冷靜的情緒狀態、豐富的信息掌握,還應該學會審時度勢,否則你的觀點一旦被否定,那麼你將承受巨大壓力。


耶西英語


用比喻通俗易懂。

獨立思考就像自己是一棵野櫻桃苗再嫁接另一棵會結甜果子的櫻桃芽,就長出了甜美的櫻桃果子,貢獻給人類吃。

獨自思考就等於一棵野櫻桃獨立開花結果,花可以看,但是果子是苦的,人們只能看看,但是吃不成果子。

獨立思考必須是建立在別人的成果之上再加上自己的獨自思考,然後得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判斷結論,自己就變成了一棵智慧之樹,源源不斷地結出智慧之果。

老子,孔子是這樣的人,德國的一大批哲學家如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都是這樣的人。


飛飛貓說話


獨立思考,並不等於獨自思考而不接受外來建議,更不等於唱別人反調而顯與眾不同。真正的獨立思考,是不依附,不自愎,不落寞,不隨流,不媚上,不和下,不從權,不畏果,不預設立場,不放棄自我,不人云則亦云,不人是則己非……獨立思考,並不是圓滿思考,並不能證明其結果必對,但它卻是你是否已進化為完整的個體人的一個重要自證——這,遠比結果重要!


GVvv98


獨立思考

1不人云亦云,就某件事情發表自己意見,不輕易苟同別人的看法,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思考!

2不譁眾取寵

不故意表達自己相反的觀點,根據自己的認知、情感、價值體系以及掌握的信息完整度,進行思考和判斷,並且發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去考慮你的這個看法,是否與大家一致。也許你的態度和大家一致,你的思考同樣是獨立的。

3不被認知邊界束縛

如果你接觸的某個事物,不在你的認知邊界之內,你需要學習新的事物了。喜歡獨立思考的人,也是與時俱進的人。他們總是不斷的學習,不斷打破自己的認知邊界,讓自己用全新的認知體系,去評判事物的利與弊!

獨自思考是指 不能收到打擾,只能自己靜靜思考。


寒飛guy


一個人獨立思考是用簡捷實用的辦法靠羅揖思維方式找出解決問是的辦法或分析問題過程步驟,獨立思考是屬有正確概念的思路分析,獨自思考是大範圍一個人漫無目標的遊逸獨處,並不說明能拿出好的方案方法。


平安康樂14


獨立思考的意思是要有主觀意識的思考,有時候靠他人引導,但是所有的事情是自己深思熟慮做的決定。

獨自思考是指一個人瞎心思,不聽別人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