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七八公分的白果樹怎樣栽?

用戶8791367026072


導語:銀杏為落葉大喬木,又名白果樹也稱作“公孫樹”,是原產於中國的古老樹種。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目前最古老的銀杏樹為雄株,在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地區其樹齡約5000年。銀杏樹的成長期主要在每年5-10月份,依據您的信息需移栽的銀杏樹胸徑大小為7-8 cm,大概已有5-8年的樹齡,移植難度大,不同於小苗,稍不注意就佷容易造成銀杏樹生長緩慢甚至死亡。

對於胸徑規格在5-10 cm的銀杏樹,在很多城市市政園林綠化中均普遍使用,需按要求移植、起挖、下種、養護等進行一系列技術操作,才能提高銀杏樹移植的成活率。

一、銀杏樹最佳移植季節

  1. 裸根小苗:對於胸徑小於6公分的銀杏小苗,一般都是進行裸根移植。移植的時間最好是選擇初春進行,植物根系比較容易生根且溫度較為適宜,小苗的適應能力相對來說較強,樹體的營養基本上滿足小苗發芽的需要。
  2. 大體樹苗:對於胸徑大於6公分的銀杏樹苗,一般都是帶土球進行移植。理論上是在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移植,但春為宜,秋季最佳。因為銀杏樹屬於肉質根系,受損的根系較難癒合。而在秋天樹體基本上已經停止生長,營養消耗較少,樹根的供應量相對於其他季節要小很多,更有利於傷口的癒合。而且移栽過的銀杏經過秋冬季節的修養,對春天的生根發芽更加有利。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在11℃至28℃之間很積極,到12℃以下慢慢減弱,在42℃以上逐漸停止。如果原冠移植銀杏樹,要選擇光合作用的時間,樹體養分消耗很小,所以初春和秋末是移植銀杏樹最適合的季節。

二、移植銀杏樹用時週期的把控

  1. 移植週期是銀杏移植包成活的重要因素,越是縮短移植週期成活率就越高。最好的移植週期在10小時以內。
  2. 苗圃與移植地距離較近的即起即栽,挖出銀杏樹到移植不超過8個小時為佳。需要外送的銀杏樹,移植週期48小時以內為好。

三、在移植過程中,通過三種方法適度補充樹體水分,確保移植後成活

  1. 移植前48小時大水澆灌,使樹根充分吸水(在澆灌48小時後,立即將樹木起出,保持根冠溼潤,及時完成移植)。
  2. 移植前2小時葉面噴水。
  3. 移植後適度澆灌。

四、移植運輸時土球捆紮完好,整樹保溼是關鍵

  1. 帶土球進行移植同樹幹比例為1:5.5至1:6(不要小於這個比例),夏季炎熱季節的土球還要比適宜栽植季節大一點,這樣利於銀杏樹的恢復生長。
  2. 土球周邊做好草繩、布條等捆紮,土球在不鬆散、變形情況下可使移植成活率大幅提高。然後對樹幹、樹枝、樹葉全面進行噴曬水,土球保溼讓樹根充分吸水時,注意不要將土球弄散,以免不利於成活。
  3. 當天氣炎熱,水分揮發性強時,需要對銀杏進行途中護理,葉面噴抗蒸騰劑(保溫),樹幹、根部土球噴水外,還可以噴複合肥營養液等,減少樹體水分消耗,加強毛細根的增長。
  4. 運輸保護:春夏做好遮陽防護,長途運輸要將樹葉打掉大半(不可全打);秋冬運輸則最好用遮布遮蔽,防止低溫吹乾樹枝水分。

五、銀杏樹屬於肉質根系,栽植後期合理控水最為重要

  1. 對於移栽後銀杏樹:對於春季栽植的小銀杏樹一般是在栽植後澆一次透水。而對於大規格的銀杏樹則一般是在栽植前對樹坑灌滿水,待坑中水滲完後,再將大樹植入坑中搗實,讓坑中的水返上來滋潤根部。在下次澆水時,可以在坑邊挖引水溝盛滿水,讓水慢慢滲透到銀杏的根部。在高溫季節,可以通過營養液,或者微噴設備對樹體進行樹上補水。在多雨季節,還要注意挖溝排水,以免根系因為澆水過多,呼吸受阻,而引起根系腐爛死亡。
  2. 對於成活後銀杏樹:對於成活後的銀杏樹,無須經常灌水,北方地區,化凍後發芽前澆一次水,5月如果天氣乾旱,可澆一次水,因為這是銀杏—年中的生長高峰期。到了秋天,8月中旬是銀杏一年中第二個生長高峰期,可澆一次水。

六、移植銀杏樹整體過程注意事項

  1. 栽植前後要觀察根系是否有傷口毛茬等,有就需要及時進行修剪。
  2. 動用機械起吊時,吊繩與樹幹受力部位需用木條、棉布做好保護,以免皮組織受損。
  3. 機械栽種時最好一次到位。栽好後把樹幹支撐打結實,形成有力的三角支點。
  4. 種植後建議採用“分次澆水”讓樹體自然緩慢沉降,這種方法最安全。因為一次性把水澆透容易出現支撐和樹一起倒下的情況,嚴重的可能導致人員安全事故的發生。
  5. 夏季移栽時,為提高移栽成活率建議樹體掛針快速補充水分、疏除多餘葉片減少蒸發量、整體噴施“抗蒸騰劑”減少蒸騰、樹體搭建黑色遮陰網防止曬傷、主幹纏草繩防止樹幹灼傷、夜晚給樹噴水降溫。
  6. 銀杏樹栽植的第一年為保護土壤可以使用腐熟的農家肥,來增加肥力,建議不要用化肥。
  7. 移植後常見的假活、假死現象會持續幾個月時間,只要掐一下樹皮發現皮是新鮮的,枝條也不幹縮,就能成活。

每當進入秋季,總能讓你一覽“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意境,銀杏樹齊集觀葉、觀形、觀果為一體,具有很高觀賞、經濟、藥用等價值。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文中圖片來自源於網絡,如侵則刪。

我是家屹,今晚就寫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家屹兄弟


銀杏是銀杏科落葉喬木,常作為公園、道路的綠化用植物,栽種地區比較多,那麼銀杏樹苗怎麼種呢?

一、銀杏的基本介紹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是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外種皮肉質,被白粉,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

銀杏為喜光樹種,深根性,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較寬,能在高溫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區生長,但生長緩慢或不良;能生於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鹽鹼土及過溼的土壤。

二、銀杏樹苗怎麼種?

1、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層比較厚的土地進行種植,並保持一定的種植密度,一般為2m*2m;

2、不同的地區適宜的種植時間也不一樣,要根據當地氣候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然後挖穴,挖好後施加基肥;

3、將根系發達、枝幹通直的銀杏樹苗栽下,給予合理的澆水、施肥即可。

銀杏對肥量的需求較高,是一種喜肥又耐肥的植物,因此科學的施肥是其管理的重要環節。一般來說,春季3~4月是銀杏的長葉期,宜施促進樹葉生長的肥料。

一般在2月份前後進行施肥,以速效肥混合有機肥為主,株均施氮磷鉀複合肥2~5kg,混合有機肥如腐熟的人糞尿5~10kg,一般根據樹的大小進行用量控制。

銀杏生長期間要定期對銀杏樹進行適當修剪,修剪目的是將銀杏的一些枯枝、細枝、病枝等進行剪除;樹形的修剪以心形或圓形為主,方便剪後樹冠的生長。


農村戶口還在漂


種植方法

1.

播種育苗種子宜採收顆粒大,樹齡在80年左右的母樹最好,採收的種子去皮陰乾。南方可以秋播,北方以春播為宜。苗床宜選用透水性較好的沙質壤土。

2.

利用萌櫱繁殖苗木在2月前後(北方化凍後)挖取基部半邊帶根的萌枝條,栽在苗圃裡,直徑1釐米...

3.

扦插育苗在5月至6月份選用當年生軟枝,剪成10釐米至15釐米,上留3葉至4葉,插入士中...

4.

苗木移植銀杏直徑在5釐米以下可以裸根種植,6釐米以上一般要帶土培。裸


小包的日常


你好,我是湘農小覃,關於白果樹怎麼栽說點個人的意見。

大樹栽植,最好是栽前將坑中灌滿水,待坑中水滲完後,將大樹植入坑中搗實,讓坑中的水返上來滋潤根部。下次澆水宜在坑邊挖引水溝盛滿水,讓水慢慢滲透到銀杏的根部。千萬不要大水漫灌,很多人移栽銀杏不活的主要原因不是乾死的,而是泡死的。因為銀杏的根系呼吸量大,大水漫灌,使根系缺氧窒息而發不出新根,根系逐漸腐爛。有些銀杏即使死了,它的葉子還能展開,甚至第二年、第三年還能發芽,但是葉子很小,待它體內的營養耗光了,它才不發葉了。這就是銀杏的“假活”現象。而有些銀杏種下後第一年不發葉,甚至第二年也不發葉,如果掐皮,會發現皮是新鮮的,枝條也不幹縮,這種樹不一定是死的,說不定第三年就能發出葉子來。這種現象又稱為銀杏的“假死”現象。確定銀杏假死還是假活,不能光看葉,重要的是看根。所以購買大苗,特別是從外購進的假植苗,一定要看根是否發黑,如果是,說明這苗是假活苗,再便宜也不能要。新鮮的苗應該是根的木質部發白,根皮略呈紅色和木質部緊貼。 5.苗木的管理 (1)銀杏成活後無須經常灌水,北方地區,化凍後發芽前澆一次水,5月如果天氣乾旱,可澆一次水,因為這是銀杏—年中的生長高峰期。到了秋天,8月中旬是銀杏一年中第二個生長高峰期,可澆一次水,兩次灌水都可結合施肥進行。 (2)施肥:苗圃地施肥可在春、夏兩季進行,春季在兩行間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5000斤至10000斤,然後用小型旋耕機旋耕一遍,使肥均勻搗入土中,大苗可開放射狀溝數條,將有機肥和表土拌勻填入溝中,春季施肥如果量大,一年一次即可,量小則在8月中旬補施一次。 (3)修剪:銀杏一般不用修剪,因為銀杏新梢抽髮量少,即使是苗圃裡的苗木,也應儘量地保持多的枝葉,以利其加速增粗。將要出售苗木的前一年,將1.8米以下的枝條剪去,經過一年的生長,可將剪口長滿,表皮光滑,枝幹直立。 (4)中耕:適當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條件,中耕對銀杏的鬚根起到了修剪作用,可以刺激更多的鬚根萌發,中耕的次數春秋各一次即可。 (5)防病治蟲:銀杏的病主要是幼苗期的立枯病。大田裡苗木的主要蟲害是金龜子幼蟲(蠐螬)。幼苗期注意通風排溼,疏鬆表土,噴施波爾多液,防止立枯病。防治蠐螬的辦法是儘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在施肥時,全園噴施一次3911農藥500倍液,然後旋耕一遍,將噴施過藥的肥料,旋進土裡。另一種辦法是將麩皮、米糠等拌溼後,拌上敵百蟲藥,用桶裝兩天,讓其充分吸收了農藥後,撒進地裡,然後中耕。還有一種辦法是每隔10米左右,埋一堆枯草,枯草上經常澆些水,每隔兩個月掀開枯草,下面會有許多蠐螬,集中殺滅。 (6)結果樹的培養:銀杏為雌雄異株,異花授粉,所以結果樹應配置授粉樹,銀杏的授粉能力很強,在微風下順風25公里都是有效的授粉區,雄樹和雌樹的區別是:雌樹枝條輪生明顯,枝條平展生長,葉色濃,而雄樹枝條直立互生。銀杏果園種植的間距為4米×6米,實生苗生長速度快,選取胸徑3釐米至4釐米的苗木,截頭進行嫁接,一般用枝接,接穗選用3年生,皮色有光澤,並帶有3個至6個短枝,結果顆粒大的優良品種為好。嫁接後3年至4年即可掛果。 常見病害 銀杏乾枯病 症狀:病菌侵入後,在光滑的樹皮上,產生光滑的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以後病斑繼續擴大,患病部位漸見腫大,樹皮出現縱向開裂。春季,在受害樹皮上,可見許多枯黃色的龐狀子囊抱子座,直徑l一3毫米。天氣潮溼時,從子囊抱子座內會擠出一條條淡黃色至黃色卷鬚狀分生抱子角。秋季,子座變枯紅色到醬紅色,中間逐漸形成子囊殼。病樹皮層和木質部間,可見羽毛狀扇形菌絲體層,初為汙白色,後為黃褐色。感病枝幹的病斑蔓延,逐步使樹皮成環狀壞死,最後導致枝條和植株死亡。 病原:銀杏乾枯病,又稱銀杏胴枯病。病原為子囊菌綱、球殼菌目真菌。該病菌亦能侵染板栗等林木。 發病規律:病原菌由傷口侵入,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中越冬,待溫度回升,便開始活動。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3月底至4月初開始出現症狀,並隨氣溫的升高而加速擴展,直到10月下旬停止。分生孢子藉助雨水、昆蟲、鳥類傳播,並能多次反覆侵染。全國各主要銀杏產區均有分佈,常見於生長衰弱的銀杏樹。 防治方法: ①加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性。這是防治銀杏乾枯病的關鍵措施。 ②重病株和患病死亡的枝條,應及時清理銷燬,徹底清除病原。 ③及時刮除病斑,並用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倍液或0.1的昇汞水、1%硫酸亞鐵溶液、石灰塗白劑塗刷傷口,以殺滅病菌並防止病菌擴散。

希望這些能幫到你,覺得行的話,給個關注吧!


湘農小覃


7小時前

銀杏是銀杏科落葉喬木,常作為公園、道路的綠化用植物,栽種地區比較多,那麼銀杏樹苗怎麼種呢?

一、銀杏的基本介紹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是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外種皮肉質,被白粉,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


用戶4872769752908藍


銀杏樹是古老的樹種,栽的時候不要澆水,否則容易爛根,建議一星期以後,千萬不要栽深了,根上10_15公分為佳,為了避免被風颳倒,最好在樹半腰用繩子栓上固定


A檸梔


七八公分這樣大的小樹移栽,一定要帶土球,土球儘量大一點,移栽後把土球周圍踩實,澆足定根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