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的認知


人格障礙的認知

1,邊緣型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種人特別需要引起注意,他們相當的扭捏,一開始會對你很好,但不知道怎麼的

了,他對你的感情會戛然而止,突然消失,你想再去找他,他反而會迴避你。


同時,他們還具有以下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 情緒極其的不穩定,在短短的時間內,可以經歷快速的情緒波動;
  • 極其容易衝動,一衝動,就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自制能力很差;


我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只要不觸及底線,其實大家都會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彼此之間,相安無事。


但在和這類人相處的過程中,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會因為哪一句話,哪一個動作,而觸及對方的底線,因為不知道,不可捉摸,加上對方非常容易衝動,你的處境,就會非常的尷尬和危險。


我相信,從小到大,你一定會遇到過這樣的一種人,而且,本來你就沒有做錯什麼,結果因為對方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導致你經常被他責罵,甚至挨他的打,為了讓自己好受一些,你還會轉而檢討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出錯了。


我們的父母有一種非常奇怪的邏輯,叫做「一個巴掌拍不響」。


也就是說,你在學校裡,在職場上被人欺負,一定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否則別人的情緒,怎麼會失控,怎麼不去針對其他人,偏偏針對你???


以前聽到這種強盜邏輯,我也會轉而責備自己,把刀最鋒利的那一面,轉向自己,後來,隨著我學了心理學,懂得自我分析,和分析他人之後,我發現,父母的那種邏輯,簡直就是在扯淡。


別人情緒不穩定,別人犯了錯,我還要傻呵呵去背別人的鍋,我是吃黃燜雞,吃撐了嗎?


人格障礙的認知


2,依賴型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人,事情不論大小,任務不管複雜還是簡單,他們總是會說以下這幾句話:


  • 我想要......,你能幫幫我嗎?
  • 我不會......,你能幫幫我嗎?
  • 我不想......,你能幫幫我嗎?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依賴人,不能僅僅用「懶惰 」來加以解釋,其中有非常複雜的心理機制。


第一原因可能是,他們內心是極其脆弱的,單獨讓他們去做一件事情,那這件事情,成敗就得由自己來負責,而一個心智不成熟的人,面對責任,往往會選擇逃避的心態。


所以,與其說他們在依賴你,還不如說,他們不敢面對自己。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他們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各種焦慮和痛苦,而依賴型人格的人,面對這種焦慮和痛苦,手無足措,無法忍受和調節這些情緒。


於是,他們就想著立刻找人,來承擔他們的情緒了。

不想承擔責任,不能調節情緒,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如果你覺得被人依賴,會有被人信賴的感覺,從而找到活下去意義,那我要很遺憾的告訴你,依賴型人格的人,並不是因為你是他的真愛,是他的唯一,他之所以依賴你,僅僅是因為你能滿足他的要求而已,滿足不了,他立刻就會換人。


而且,依賴型的人,滿足的閾值會越來越高,你天天免費請他吃黃燜雞,他會覺得是理所應當的。


當你不請了,他不會對你有任何感激,反而會怨恨於你。


這種人,真的要儘快遠離。


人格障礙的認知


3,偏執型的人

知乎有一個熱門問題,叫做: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學習都要偷偷摸摸?


當然,這個問題設置的情境,是在大學校園裡,確實,不少大學生抱怨,自己每次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都得偷偷摸摸,因為自己一旦背起書包,舍友就會投來異樣的眼光。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舍友會投來異樣的眼光?


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有關於大學應該怎麼度過的標準,在他們的標準之內,就是正常的,就是在可控的範圍之內;而一旦別人不執行同樣的標準,那就是別人出現了問題,是別人的腦子,有毛病。


如果一個人,把自己內心設置的標準,強行推廣到所有人的身上,並且要求別人也要一同遵守,只有出現不同的行為,他們就會盡最大惡意,去揣測對方,去意淫對方。


那這種人,就有嚴重的偏執型傾向。


他們會把你去學習,去讀書的這種行為,解釋為你勝負心很強,或者把它解釋成你眼裡只想著錢,只想著獎學金,或者把它解釋成你非常自私,竟然破壞了宿舍和諧墮落的氣氛。


可實際上,你可能僅僅想去圖書館,看曾哥的文章而已,就這麼的單純。


心理學有一個名為「投射」的理論,指的是一個人在指責對方的時候,其實,他內心深處,就是這樣的一種人。


指責你勝負心強,只為了錢,非常自私的人,在大概率上,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種人,只不過,基於美化自己的需要,他們是不可能承認自己,就是如此的。


所以,他們只能通過惡意揣測你,通過貶低你,通過指責你,來緩和內心波瀾壯闊的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