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肅、蔡子峰到底是華山派的功臣還是罪人?你怎麼看?

天香雲外飄


事實勝於雄辯,從嶽肅、蔡子峰盜取《葵花寶典》所引起的一連串連鎖反應來看,嶽蔡二人給華山派帶來的是分裂和災難。

華山派內部因此而分裂為氣宗和劍宗兩派,而對外則引起了魔教日月神教的關注和上門搶奪《葵花寶典》。華山派從此內憂外患,經過魔教十長老大舉進攻華山派、華山派氣宗和劍宗內訌自相殘殺,華山派由強盛走向衰落。


首先,嶽肅和蔡子峰兩人的行為動機本來就很不光彩,兩個人從福建莆田少林寺那裡偷偷默記了《葵花寶典》。

當時兩個人由於分工不同,各自強記一半,結果回來一對照,發現驢頭不對馬嘴,更好笑的是,兩個本來關係很好的師兄弟,居然彼此都不信任,因此反目成仇。

其次,華山派以前強調的是劍氣雙修,理論是非常正確的,也正因為這個道理,華山劍法在五嶽劍派之中,絕對不會輸於任何一派。

而嶽肅和蔡子峰兩人的所作所為,完全是故步自封,客觀上是搞分裂,把華山派的武學理論拉底了。


尤其荒唐可笑的是,兩派相爭的勝利者是氣宗傳人嶽不群,後來他成了華山派的掌門人,綽號卻是“君子劍”,讓人感到非常的滑稽。

第三,華山派由盛而衰,一切的根源就是源於嶽肅和蔡子峰偷記《葵花寶典》。

嶽肅和蔡子峰並未因為《葵花寶典》而武功大進,更談不上把華山派發揚光大,相反很快便自食惡果。

他們幾乎給華山派帶來了滅頂之災,華山派以前有數十位、乃至上百位好手,其中佼佼者絕對不在嵩山派十三太保之下。

而現在一下子淪為只剩下封不平、成不憂、嶽不群、甯中則等寥寥數人的尷尬境地。


可憐華山派只剩下這幾個人,還勾心鬥角,被左冷禪利用,鬥得你死我活,實在讓人唏噓。

最後,更讓人抓狂的是,華山派在嶽不群的領導下,門下弟子想湊個像青城派那樣的“青城四秀”都不可能,實力實在太弱,在五嶽劍派之中,完全墊底了。

以至於一個桃谷六仙,便能把華山派鬧個雞犬不寧,嶽不群夫婦只能選擇暫時逃避。

這一切都是嶽肅和蔡子峰引起的,他們兩人絕對是華山派的罪人。


孫少俠品金庸


嶽肅和蔡子峰偷來了葵花寶典修煉,並直接引發了華山氣劍二宗之爭、引來了魔教八大長老圍剿華山,並也直接導致了華山的衰敗,雖沒嶽不群罪惡大,但他們決不是華山派的功臣,而是令華山派內訌相殺,開創了氣劍二宗之爭先河、同門分裂成仇的先河,因此他們是華山派衰敗的罪人之一。


小龍女5505


華山派衰敗的千古罪人到底是誰?華山派衰落的千古罪人不是蔡子峰和嶽肅,不是嶽不群,而是那些喜歡隔岸觀火、獨善其身、裝逼做範、獨享安逸、不思進取的叉叉。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五嶽劍派裡,華山派是實力最孱弱的。門下十幾個弟子武功差得離譜,最出色的大弟子,面對一個採花淫賊,施盡全身招數,用盡全部詭計也只能被虐得不成人形、幾乎喪命。長一輩只有嶽不群夫婦二人,武功是二三流水準。小小的天河幫幫主黃伯流對他視若無睹;不戒,一個腦筋不大靈光的野和尚一伸手能令他敬佩無已;六個形貌古怪的腦殘還沒有出言挑釁,就嚇得全派放棄老巢遠出避禍。

在藥王廟前,十幾個靠打劫為生的山賊楞是把整個華山派生擒活捉,幾至全派覆滅。

山賊大王一番話給了華山派的實力做了一個準確總結:“嶽不群既是華山派掌門,劍術自必不差,可是眾位親眼目睹,眼下他是為我們幾個無名小卒所擒。我們一不使毒藥,二不用暗器,三不是以多勝少,乃是憑著真實本領,硬打硬拚,將華山派眾師徒收拾了下來。”

歷史上的華山派在五嶽劍派中卻是人才濟濟、一支獨秀,蟬聯獨霸五嶽劍派盟主。以嶽肅為代表的氣宗和以蔡子峰為代表的劍宗交相映輝,共同營造了華山劍、氣兩宗競相爭榮的黃金時代。

嶽、蔡二位先輩並沒有裹足不前,而是積極進取引進外來武學文化。《葵花寶典》的獲取雖然引起爭議,但二人博採百家、寬宏開放的胸懷是不容置疑的。

《葵花寶典》的引進導致了華山氣劍兩宗的分裂,這一說法應該是傳訛有誤的。兩位先輩在共同對抗魔教的進犯中並肩作戰雙雙殉難,粉碎了氣劍兩宗水火不容的流言。那時華山大廳牌額上是“劍氣衝宵”四個大字,二宗的和諧共處、相互借鑑是華山派的主弦律。

兩宗分庭抗禮,激烈對抗乃至相互殘害是後代弟子在爭奪《葵花寶典》的解釋權上一場誤會。玉女峰上一場大比拼,劍宗全軍覆滅,氣宗也是折損幾盡,元氣大傷之後,五嶽盟主之位被嵩山派奪走。氣宗被奉為華山派的正統,劍宗被視為左道旁門被逐出華山一派。在華山派的官方語系中,這些劍宗棄徒“早晨都已入了魔道,跟魔教教徒不相上下。”

嶽不群作為華山派掌門,理所當然地高舉“以氣馭劍”的大旗,這是他親眼目睹劍氣正邪兩派慘烈交鋒,身中劍宗師叔一劍,險些喪命後得到的沉痛教訓。“以氣為體,以劍為用;氣是主,劍是從,氣是綱,劍是目,綱舉目張”這幾項基本原則是大是大非問題,是華山派不容冒犯的核心利益。一旦誤入岐途走上“劍重於氣的”邪路,就是“毀了當年無數前輩用性命換來的本門正宗武學。”嶽不群曾嚴厲教訓過他的大弟子:走劍宗邪路的下場是“重則取你性命,輕則廢去你全身武功,逐出門牆。”

“劍氣衝宵”的牌額被拆下破毀,新做的匾額是三個大字“正氣堂”。

從此華山派日漸式微,衰落到人見人欺,破銅爛鐵的淒涼光景。

但是華山派劍宗並沒有絕跡人間,以封不平為首的劍宗門人臥薪嚐膽,隱居深山十五年,苦練劍法,再出江湖。要重振華山派雄風,再奪五嶽劍派盟主之位。

但他再鑄輝煌之夢卻被無情的擊碎了,苦練十五年獨創的“狂風劍法”被奄奄一息的令狐沖輕描淡寫之間擊潰,只能再度豹隱荒野。

詭異的是,傳授令狐沖劍術的卻是劍宗大佬風清揚。這位大佬身懷絕世劍術,卻對本派的劍氣之爭袖手旁觀,終於導致氣宗一黨專權獨斷,從盟主之尊,急劇衰退成了五派劍派裡的醬油角色。

風清揚居身事外的理由牽強搞笑:中了氣宗的詭計,在華山兩宗火併之時,到江南娶了個妓女,被捅了個天下皆知,羞愧之下,隱居華山之顛,對武林紛爭從此不聞不問。

風清揚可謂當時獨領風騷的武林第一人,任我行對他佩服有加,少林方生受過他的恩惠,江湖上有著崇高的威望。他的劍術來自一個更高級的武學,威名赫赫的獨孤九劍。

如果他將獨孤九劍在華山派普及推廣,以他的地位聲望,以九劍的高級神奇,能使華山派的武學文明躍升一個層次。華山派威鎮江湖,領袖群雄的前無古人的局面會就此打開。小小的劍氣之爭自然會消彌於無形。

但他受到一個小小的挫折就心灰意冷,躲進思過崖耍個性,連同九劍也一同封存。如果不是遇到令狐沖,這門絕學就會斷送在他手中。

華山劍宗雖然慘敗被逐,但還是一支不弱的力量,如果他登高一呼,會招集足夠同道雲集響應,重回劍、氣和諧共存的局面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他並非不知道華山在嶽不群的領導下日漸窘迫,令狐沖這樣的人才都被他教成了拘泥不化、不知變通的蠢牛木馬。但他就是隱忍不發,躲進自己的小天地自得其樂。

他傳授令狐沖九劍時,也沒有講明劍氣之爭的是非曲折,導致令狐沖的認知還是視劍宗為仇寇,用九劍把滿懷雄心的劍宗弟子欺凌得慘不堪言。氣、劍兩宗同歸華山的可能被無情碾碎。

身負九劍絕學,重振華山是事半功倍、造福後人的壯舉。天降大任於斯人,他非但不能勇挑重擔,反而消極頹廢避世閃人,任憑同門弟子骨肉相殘日漸凋零。

嶽不群排斥劍宗固然是華山派沒落的一個原因,但他對兩宗殘殺的腥風血雨太過刻骨銘心,對“氣正、劍邪”的認知是根深蒂固的。正邪不兩存已經形成了頑固的思維定式。他只能高舉政治正確的大旗,沿著前輩的路線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囿於認知上盲點,他是缺乏治理能力,對重振華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把責任推在他一人身上是有失公允的。

風清揚是有能力扭轉頹勢,開創新局的,但他卻是個不思進取、怯於挑戰、畏懼失利的懦夫,一個滿足於自我生存,不顧大局、心胸狹窄的自了漢。對應承擔的責任隨意找個藉口就回避、不肯擔當的小人。

華山派衰落的千古罪人不是蔡子峰和嶽肅,不是嶽不群,而是那些喜歡隔岸觀火、獨善其身、裝逼做範、獨享安逸、不思進取的叉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