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有些人小時候夢想著長大,長大後夢想著變幼小?

用戶66469105622


我小的時候最愁的是每天早起揹著很重的書包走1公里的路去學校,一天下來,老師佈置了一大堆作業。在家裡,父母就看管著寫完老師佈置的作業,我們當時作業還是挺多的,寫完作業,又到了睡覺時間了,玩的時間都沒有很是苦惱。所以那個時候特別想長大,好像長大了我就可以自由了,可以每天玩,想實現什麼夢想都可以實現了,孩子時的想法就是如此的簡單。

長大後才發現,身上揹負的東西沉重了,每天忙忙碌碌,依然沒有太多閒暇時間,但是心會越來越累,再也不像小時候那樣,除了學習那點煩惱以外,其它事情還是很開心的,吃塊糖都可以開心半天,過春節買的新衣服新鞋子,拿出來穿上看看趕緊脫下來,一直等到正月初一才正式穿上,去找同學展示一下,想想那時候的幸福可以那樣的簡單,回想起來依然幸福滿滿。


一會飛的螞蟻


懵懂時期想著長大,成熟時期回味童年。

回想。人是一個感性的動物,人懂得思考成長的過程。小時候,到處野,到處瘋,說到這,記憶已然浮現眼前。那是小時候,我小學呢?前半段是在農村上的,記得剛上學前班的時候(我那時候沒上過幼兒園)我是在我舅爺那裡上的。那時候字寫的還是挺好看的,不過作業經常完成的不好,加上不專注聽課,經常被罰蹲馬步,而且還不能貼著牆去借力,我的那個累啊,沒辦法,累也得蹲著,那可是一蹲就是一節課啊,我在前面,同學們都在聽課,你能想明白那種感受嗎?酸爽,此處省略……

回想。小時候,經常跟小夥伴一起去捉魚、掏蝦,不過很容易在河裡遇到蛇。那是一個春季剛要進入夏天的時候,一天幾個小夥伴閒來無事,就覺得去村前面的小池塘裡,我們幾個就穿的寬鬆一點,吃過早飯,就匆匆集結跑出去啦。好傢伙,剛到小塘邊,拖完鞋就下去了,掀開水草,就開始捉蝦,水裡有很多蝦,都是那種帶紅爪子的,我就被夾到過,那感覺可真不舒服。一開始我下去的時候是順著邊上去摸魚的,見到有洞的地方,就想下手陶一下,陶到一個洞,手剛放進去,慢慢的向下去,一開始剛觸碰,我的手突然往後縮了一下,因為感覺軟軟的,然後我就讓其它小夥伴來陶,原來是一個黃鱔,虛驚一場。好了這天收穫還是很豐富的,魚和蝦都是滿載回去,當然少不了一頓罵,都快習慣嘍~

回想。去城裡上學了,那是從小學四年級吧,初中,高中,大學,唉!時間真是飛逝,一個讓人無法琢磨的東西,真是你還沒準備好,他就讓你長大了…

現在呢?我已然是一個大學畢業後的出去社會的小青年,正在接受社會大環境的洗禮中。緩慢的向前尋找光明坦途。

無意刷到你這個提問,為什麼我們小時候有些人夢想著長大,長大後夢想著變幼小?小時候想著長大,是想脫離學校的束縛;家庭的束縛;以及童年環境的束縛等等。長大了回想著幼小,恰恰是童年思想的反轉,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因為,社會環境給的壓力太大,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都會很容易讓你轉瞬間就回想起童年的幼小時期。成熟的心靈面對社會這樣此起彼伏的大環境依然是脆弱的,不堪的,落魄的,無能的。

不管是小時候的憧憬長大,還是長大後的夢想回歸,都體現出了,時間的印記會始終存留於你的記憶中,用時提取,不用時深藏。

生活的點滴,都將成為你憧憬與回想的源泉。懵懂時期想著長大,成熟時期回味童年。



迷途文化


我們曾經都是小孩子,曾經在小時候,年年都盼望著快快長大;而現在我們不再年輕,每當過年時,都慨嘆,有時候夢想著要是回到小時候,那多好啊!我們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呢?

先說說小時候想快快長大,我想,我們這麼大人啦。一定有這樣的想法。小時候,大人為了使我們能夠健康成長,會告訴我們,這個東西不能吃,那個東西不能玩;這兒很危險,那兒很嚇人等等,我們的慾望受到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能夠像大人那樣,“為所欲為”,這是其一;其二,我們小時候有著學習的壓力,天天要面對那麼多作業,要去各種培訓班,這也讓我們小孩子覺得,大人多好,不用像小孩子這樣,有這麼煩惱和壓力,沒有多少自己獨立自由支配的時間,這哪兒是童年吶;其三,我覺得,小孩看到大人們,會騎車,會吹各種樂器等等,他們也想快快擁有。

再來說說,長大後夢想著變幼小。好不容易長大了,正是小時候所期盼的,可是,小時候沒看到大人也有大人的煩惱:為工作而操勞,為生活奔波勞碌,來自社會各種誘惑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我們大人失去了青春活力,只有骨幹的現實,看到幼小的孩子,整天無憂無慮,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哪有這麼多恣睢的內心啊,所以,長大後,羨慕孩子的純潔、天真、無憂無慮,活得自在。

其實,人的成長,你每一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壓力和煩惱,我們要尊從生長規律,做好當下,當然,更好的狀態是,長大後我們能夠保持孩童的天真爛漫純潔,而沒有塵世的面具,就更好了。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永遠擁有童年的純真無邪,每個人永遠擁有大人的擔當與睿智。


木子悠格


小時候覺得學習很辛苦,什麼事有老師管,家長管,想睡個懶覺不行,想打把遊戲不行,很多小願望都沒有實現,想著快點長大,長大了就沒人管了。

經歷長大,面對生活,想睡懶覺,想打遊戲,條件不允許,為生活四處奔波,有時候想玩的想法都不能有,這時候就想回到小時候,父母為我們遮風擋雨,為我們拼喜憂生活,我們可以有天真浪漫的想法,可以有衣食無憂的日常,可以有很多的夢想。



天簾璞玉


確實是這樣,我就是有這種感覺。我的感覺是,小時候沒有經歷過長大,所以羨慕著長大;長大以後體驗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後,又希望自己像小時候那樣無憂無慮的生活。

小時候我們看著大人能夠自己做主做事,就是很羨慕。大人們可以有充分的“自由”,不管是去游泳,還是釣魚都是沒有阻攔的,而小時候的我們去做了這些事,那回來肯定是少不了職責,重則少不了一頓揍!這時候我們就會想著,我要是長大了多好呀,沒人會來揍我了,這些事情可以隨時隨地的去做了。小的時候就是為了那一份的自由,我們暢想著未來,暢想著長大,暢想著那一份想做就做的自由。

當我們長大了過後,發現生活並不像我們小時候想象的那樣,那樣的自由!當我們生活著這繁雜的社會中,現實告訴我們,你想要的那樣自由,也只是奢望罷了。生活給我們處處出難題,在你還沒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又會遇到另一個難題。這時候我們想到我們幼年的時候是多麼的自由!多麼的快了!之前的日子除了想著怎麼吃,就是想著怎麼玩了。而現在我們要想的就是我們要怎麼生存了。

長大了我們懷念幼年,那是我們嚐遍了生活中酸甜苦辣後的奢望,只有經歷了生活的苦痛才會知道幼年的無憂無慮生活的美好。

小時候我們想著長大,長大了我們想變小,那是因為我們的對未來的憧憬與對幼年美好時光的懷念罷了!


Smartisan


小時候有很多難以理解的東西,做決定的總是大人,我們總覺得長大後一切都會好的,不用被限制,擁有很多自由。

而當我們慢慢長大後,想要的不是再變小,沒有誰想再次重溫童年的陰影,只是有些東西在長大後發現一切都好小時候想的不一樣,曾經的那些溫暖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常常回憶,總想要回到過去,回到小時候。




原因很簡單 因為小時候沒有選擇和自自主權利,而小時候思想有很單純和直線思想。

爸爸媽媽打我的時候就希望 我長大可以不捱打

想買的玩具不讓賣,我長大自己可以買

大人逼我做作業,長大了就可以沒人逼我學習

不想...

但是長大自己獨立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發現太難了,沒有父母庇護 ,沒有依賴,

面對別人欺負,沒人出頭

面對房貸車貸 沒有人給錢

面對錯誤 沒有包容

如果面對犯法 法律不容情

............

都希望可以從活一次,變小從頭再來,好好學習改變自己長大的人生。


武漢小宋哥


為什麼我們有些人小時候想著長大,長大後想著變幼小呢?

PART1.人總是想得到失去的東西

可以說,不管什麼人都是不會滿足於現狀的,人們總是希望得到失去的和還沒有得到的東西。小時候想著長大是因為長大是還沒有得到,而長大後想著便又想是因為童年已經逝去。

人總是想得到失去的東西,很多富翁看上去非常低調。這是因為他們已經厭倦了這種用金錢買來的生活,開始懷念曾經身無分文時奮鬥努力的感覺。

同樣的,上班族們厭倦他們的工作,夢想著有朝一日變成富翁。國內的人想要的國外,去國外的人想要到國內來。人之本性如此,無法改變。

PART2.認知所致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夢想著長大後可以獲得的自由和各種權利。卻不知道長大之後還需要承擔巨大的責任。所以我們在想的時候往往盲目的想要長大。

而到真的等長大了,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我們又開始懷念起曾經無憂無慮每天嬉笑玩耍的時光了。

人的認知決定他的表現,是生活閱歷的增加,使人的表現發生了改變。


我是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文章,點贊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泰坦神族


答曰:

記得有人有這樣的一段描述,多年工作後,因為單位用的即時通訊公共是v❤,自己的企鵝很久沒有使用,賬號申請已經有10多年之久了。忘記密碼後要申訴,結果密保問題第一個就是:你的夢想是什麼?

他愣了一分鐘,思緒飄過十年前,居然忘記了自己的夢想和理想。

是的,人小時候總想著長大,長大後可以做大人能做的事情,成年後卻渴望有一顆童心。因為靈臺蒙塵,懂的多,慾望就多,想的多,簡單的問題思考的角度就變的複雜。


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若是有,一定是生意最好的,比香菸的生意要好的多!


更沒有孟婆的湯,讓你忘記所有記憶和煩惱。

珍惜現在,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什麼樣的年紀就做什麼樣的事情,幸福是努力奮鬥出來的,熱愛生活,一切源於積累!


樓臺君


為什麼我們有些人小時候夢想著長大,長大後又夢想著變得幼小???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長大這似乎是萬千兒童的夢想,家境好的孩子也許是因為從小父母的管教嚴格,長期受到父母的壓制,壓抑內心,從不和父母說自己的心事,以為大人們無人管,不用上學不用寫作業無人限制,憧憬和羨慕大人們的生活,稍微大點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願受父母的約束,總感覺為什麼大人們總把自己當做小孩子,可當大人們真正把自己當"成人"後,已經是我們為人母時候,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壓力,種種的開銷壓得喘不過氣,才明白原來大人們真的很不容易,沒有自己想像的那要簡單,還是小時候好呀,無憂無慮,啥也不用管,好懷戀童年時代,好想回到小時候啊。然而家境貧寒的孩子或許童年並過得怎麼樣,有的甚至很少有美好的童年,人家都說窮人家得孩子早當家,因此他們中大多數想著快點長大,好替大人們分擔些壓力,學著大人們的樣子去照顧自己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真正長大後不僅僅是這樣,還要面臨著找工作壓力,面臨戀愛壓力,婚姻壓力,生活中種種的不順心,感覺好難哦,要是自己沒有長大該多好啊!其實有這樣的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我現在都想回到小時候,前幾年我就有一個返童的夢想,只為了逃避生活中一責任,只可惜時間不會倒流,那時候我20歲了,缺活的像個15,6歲的小孩,裝小賣萌,導致學習不用心,工作不穩定,也不懂得珍惜,後來我學習了心理學,成為松果傾訴認證的心理諮詢師後,心態也好了很多,回想那時候的自己,都覺得好幼稚。生活本來就有很多鎖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煩惱本就有,不檢自無憂,短短的幾十年的人生,唯有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