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言語備考之掌握“對策”一招致勝

同學們,在四川公務員筆試行測科目的言語模塊中

,除了“邏輯填空”,相信最讓大家犯難的就是主旨概括題和意圖判斷題了。為什麼大家看見它就犯怵,一是因為它們是必考題型,題多量大;二是因為自己找出的重點或主旨似乎總能神奇地和正確答案完美錯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理陰影,影響了考試的發揮及最終的得分。

  其實,在四川公務員考試中,對於這兩類題型,我們只需要掌握一些關鍵的技巧和方法,便能從大量的文字中迅速準確地篩選出有效信息,從而快速把握住文段的重點或主旨;並且通過不斷的練習,逐步訓練出自己的解題思維,熟能生巧以後,甚至不需要讀完文段,不需要理解每句話的內容,便能選出正確答案。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對策法”便是這樣一種非常實用也非常有效的方法。

  “對策法”,故名思義,肯定與“對策”有關。什麼是對策呢,實際上在我們言語模塊中,“對策”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它既包括行文脈絡“總分”等結構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對策”;也包括一切關於方法、措施、行動等表述的“對策”。也就是說,一個文段,不論它有多長,不論它的意思表述多麼複雜,不論它涉及多少個關聯詞,不論你是否理得清它的內在邏輯結構,只要你看到有關“對策”的表述,通常情況下,這些“對策”的內容都是文段的主旨或重點。

  比如這樣一段文字:  “作為一個信息大平臺、文化大熔爐,互聯網對億萬網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著重要影響。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和輿論功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 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然而網絡不是世外桃源,離開法治和道德,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網絡陷阱等就會大行其道,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就可能深受其害。全國 7 億多人上網,肯定需要建設和管理,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初看下來,很些同學按照平時積累的語文知識,很容易會覺得這段文字的重點是講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但這究竟是不是我們這段文字的重點呢?實際上,按照我們公務員考試的思維,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這只是一個問題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找到應對這一問題的辦法,也就是對策。那麼,文段裡有沒有提到對策呢?有的,最後一句中,“……肯定需要建設和管理,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便是應對網絡負面效應的辦法,這才是我們這段文字的重點。所以,如果你一開始就熟知“對策法”的話,只要看到最後一句中這樣有關對策的表述,就可以立馬把重點找出來,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就不需要再看其他內容,不需要再分析結構,不需要再推敲字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