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菱花形單龍鏡

直徑 20.5cm;重量1114g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銅鏡在古時一直被奉為辟邪聖器,古籍中有很多相關記載,自古以來午月午日是極具陽氣的天時,此時辰鑄造的銅鏡亦能祈福納祥、壓邪攘災。仲夏端午蒼龍七宿正處南中呈現“飛龍在天”之景象,蒼龍的主星“大火”更是高懸正南中天,龍氣最為旺盛。《易經》中,“飛龍在天”是大吉大利之象。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菱花形單龍鏡

直徑 19.5cm;重量1000g

縱觀歷史,各時期皆有端午節鑄鏡習俗,古人相信天人感應,參照陰陽五行規律,利用天時取得至極的陽氣可辟邪祛毒、戰勝世間一切不祥。秦至兩漢時期,端午是指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午時,日在中天,太陽的威力達到極點,是陽氣極盛之時,因此代表火。而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就在此時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陽燧

直徑 7.7cm;重量142g

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陽燧取火於天,於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也”。”日本曾出土一面神獸鏡,鏡上鑄刻銘文:“景初四年五月丙午之日…”此銘文可以佐證,三國兩晉時期還有午月午日鑄鏡的習俗。唐代的銅鏡製作,海納百川的兼容了眾多文化元素,達到了中國銅鏡製作的頂峰。端午鑄鏡的古風,也在唐代被完整的保留下來。此時的端午已有了確定的時間,即每年的五月五日。諸多唐代文學作品和史料中,都有關於五月五日鑄鏡的記載。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揚州沿襲古法,於每年五月五日午時在揚子江心鑄鏡,以進貢皇帝,稱為“水心鏡”或“百鍊鏡”,取其有辟邪的力量。唐宋時端午節又被稱為浴蘭節,宋人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在這一天人們要用蘭湯沐浴,懸掛端午所鑄之鏡,以清潔身體,祓除穢氣,躲避瘟災。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五月五日手鏡

直徑 5.5cm;重量69g

唐代是鑄鏡的巔峰時期,揚州是最大的銅鏡生產基地,其時揚州進貢的銅鏡,因每年五月五日鑄於江心,被成為“江心鏡”。此類銅鏡之所以珍貴是由於:鑄造的成功率極低、需要經過“百鍊 ”而成、存世量稀少、且專貢皇室使用。據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記載:“揚州舊貢江心鏡,五月五日揚子江中所鑄也。或言無有百鍊者,或至六七十煉則已。易破難成,往往有自鳴者。”按照陰陽五行的觀念,五月五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陰陽八卦的陽盛之時,鑄造的時候又必須要在屬陰的江心,是一個天地陰陽平衡的大氣場。加之銅鏡為金,江為水,船為木,日月時為火,範為土,符合陰陽五行和天時地利之道,這樣鑄成的銅鏡當然具有神力。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五月五日”鏡

直徑 6.1cm;重量76g

江心鏡的具體描述,白居易的《百鍊鏡·辨皇王鑑也》一詩寫的最為詳實:“百鍊鏡,鎔範非常規,日辰處所靈且祇。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吏手自封。人間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人人呼為天子鏡。”《太平廣記》器物類李守太一節裡,這樣寫道:“唐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揚州進江心鏡一面,縱橫九寸,輕盈曜日,背有盤龍,長三尺四寸五分,勢如生動,玄宗覓而異之。”而《太平廣記·異聞錄》關於鑄造江心鏡的描述,則更為神奇:“五月五日午時,乃於揚子江鑄之。未鑄前,天地清謐。興造之際,左右江水忽高三十餘尺,如雪山浮江,又聞龍吟,如笙簧之聲,達於數十里。稽諸古老,自鑄鏡以來,未有如斯之異也。”由白居易的詩:“背有九五飛天龍,人人呼為天子鏡。”和《太平廣記》:“輕盈曜日,背有盤龍”的描述可知,此種江心鏡多為龍題材,這與五月五日“飛龍在天”的景象亦相呼應。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浮雕工藝表現銅鏡紋飾在東漢時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龍虎紋鏡即為其中著名的一個鏡類。此鏡大圓鈕,雙龍一虎夾鈕左右張口作對峙狀,按其不同的身體結構,有的坡起,有的突起,有的圓起,共同組合成整個鏡面錯落有致的圖案,外區有銘文「青蓋作竟四夷服,多賀國家人民息,胡奴殄滅天下復,風雨時節五穀熟,長保二親得天力,傳告後世樂無極兮。」鏡體厚重,銀光熠熠,鏡型規整。來源: 常任俠(1904-1996)舊藏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展覽:美國加州華僑中華文化交流協會,2011年6月17日-7月17日,編號21備註:1.盧芹齋(C .T.Loo,1880-1957)舊藏,於1933年售出2.法國私人舊藏,於1978年售出3.1978年法國Mierzuck先生於法國南部戛納(City of Cannes,France)購得4.巴黎佳士得,2008年11月21日,編號146(該期拍賣封底)5.奉三堂藝術基金會藏品 (David Huang & Son Art Foundation)此鏡以精銅所造,鏡背鎏金保存情況良好。鏡面圓形,打磨極為光滑,照影清晰而柔和。背面施淡藍色琺琅釉為地,滿飾纏枝蓮紋,中心有黃銅按鈕,邊緣以銅圈隔出花邊帶,深藍地上亦飾小朵蓮花,與纏枝蓮圖案呼應。紋飾構圖繁密精緻,圓鈕與外區環紋的搭配又調節了內區滿地纏枝蓮的緊湊佈局,從而形成富於節奏的置陳變化。框做菱花形,色澤沈穆厚重,包漿潤澤,滿雕卷草紋,連綿不絕,團團如意。花紋線條細膩雅緻,工藝臻熟,流暢自然。背面無花紋,鎏金厚重。全器氣息富麗華貴,鎏金燦爛,釉彩鮮明,使鏡面於富貴之中又呈現出形制莊重、質樸自然的仿古之風。此鏡置於室內,光華耀目,低調奢華而滿室生輝。如此碩大的銅鏡造價高昂,極為難得,視野廣闊,非一般小銅鏡可比。華夏民族自古以銅鏡照容裝,並以“鏡”為文、為圖、為詩。例如明朝重臣張居正所作詩文“明鏡照我心,日月佑聖君”等詩詞。銅鏡從四千年前就已出現,歷經齊家文化、商周文化、到唐朝製作工藝更是達到空前高的水平。到清早期,由於傳教士從西方引進了“水銀玻璃鏡”到中國,銅鏡才退居使用性質。但在皇家內廷卻將之發展成御賞裝飾品,製作並擺置於宮廷重要場所,以達到皇帝所期望的“勿忘古、勿忘本”的意義。是次拍品“康熙御製銅胎掐絲琺琅仿古纏枝蓮紋大銅鏡”就是在康熙皇帝的“索古、好古”思想之下,由宮廷造辦處所承造的一件掐絲琺琅重器。其因某種特殊情況流落異鄉至今,飽經風霜。早年在法國由知名古董商C.T.Loo公司在1933年改制成桌子的桌面,販賣於法國私人藏家(圖1),後經多位名人收藏,今能重現拍賣場實得來不易也。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圓形,圓鈕。鈕外飾兩隻展翅鳳鳥首尾相接環繞。雙鳳神采奕奕,體態豐盈,羽翼飽滿,展翅高翔,頭頂冠羽,昂首曲頸,喙微張,似啼鳴,羽毛片片可數,尾羽繁複多變,自然捲曲,盡顯柔軟質感。此境雙鳳紋飾精工細琢,整體造型生動自然,雙鳳紋飾如此細膩者應為僅見,且鏡體碩大厚重,鑄造工藝精湛,紋飾繁複華美,當為此類鏡中之極品。白光,保存完好,品相上佳。來源:香港徐展堂先生“在望山莊”舊藏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圓形,伏獸鈕,伏獸形體豐腴,肢體結構明顯,肢爪勁健,背脊高聳,眼目犀利,造型巧致,顯得矯健、靈敏。身披繁密華麗的鬃毛,工藝精湛,風格富麗華美。腹下穿孔,一週輪脊將鏡背分為內外兩區。內區八隻海獸姿態各異,或駐足盯著觀賞這面鏡子的人;或匍匐於地悠哉打盹;或就地打滾仰面朝上;或陪小獸戲耍打鬧。瑞獸皆浮雕感很強,刻畫細膩,形體豐腴,四肢矯健,鬃毛纖毫畢現,神態刻畫細膩傳神,目光炯炯有神,構圖變化多端,極富動感。匠人對於瑞獸的形體特徵表現的非常之嫻熟,不僅表現出其肥碩的體型,更突出其矯健、活潑、機警,充滿生機的情態。外區隱約一圈細輪脊,周圍葡萄果實葉蔓纏繞,表現出一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田園風光情景;數只跑獸、群鳥掩映在葡萄枝蔓葉實之中,瑞獸豐滿靈動,雀鳥翎羽飄逸,翱翔盤旋,姿態嫻雅,更顯婀娜多姿,果實堆砌,枝條漫卷,花葉鋪陳,充滿生命力的葡萄枝蔓葉實顯示出優雅秀巧之美,契合了盛世時期的審美風格。抽象的纏枝花卉飾於鏡緣。此鏡鑄造精良,版模極其精細,紋飾佈局構思奇巧,獨具匠心,鏡體碩大厚重,銅質精良,通體白光,極美品,僅見。唐代銅鏡是中國古代銅鏡史上的第三個高峰。而此時出現的海獸葡萄鏡體現了這一高峰時期,銅鏡鑄造技藝發展的鼎盛時期。海獸葡萄鏡的出現,是高浮雕藝術在以銅鏡為載體的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形式的具體實踐。它所帶給人的美感是有開創性的。此海獸葡萄鏡華麗富貴,精美大氣。體現在這面銅鏡的尺寸與精湛的高浮雕鑄造技藝上。圓形而具有張力的美和高浮雕三維立體的形態相結合,光瑩剔透,華光四溢。內區伏獸鈕,拱身。周圍環繞著八隻海獸,姿態各異不盡相同。擺姿弄舞,或匍匐,或搖尾,或蓄勢縱躍,或抬爪凝立,極盡動態又各有變化,形象寫實入微,姿態誇張,一片昇騰氣象。間以葉曼葡萄紋飾,呈對稱式樣裝點在群獸變化的場景,起到了烘托主體形象的藝術美感。外區的一週由走獸、鳥雀、蜂蝶和葡萄紋組成了一派繁盛的景象。飛鳥相環,各盡姿態。走獸馳逐奔躍,盡顯雄姿。蜂蝶款款,翩翩起落。葡萄紋纏綿環繞,延展伸曲。把走獸、鳥雀、蜂蝶統一貫穿如一幅氣象歡騰的畫面。鏡子邊緣一週華麗紋飾裝點,如娥眉巧畫,更添新姿。如此精湛的工藝和強烈的藝術表現使這面海獸葡萄鏡極具藝術的觀賞性。

古代青銅鏡欣賞 青銅鏡鑑定方法

戰國,喜鵲猴子鏡,圓形,弦紋鈕,凹弧寬帶圓鈕座,配以內外相稱的同樣凹弧寬帶鏡緣,緊挨著鈕座與鏡緣符一圈細繩紋。鈕座外,飾斜紋線條的大小兩方格交叉疊壓,組成幾何紋圖案。大方格四角上下各連接大小渦狀紋一組,小方格四角伸出桃形葉各一片。桃形葉片上與渦狀紋上共同組合了八對喜鵲,對對喜鵲雖有姿態差異,可均是昂首翹尾,喜氣洋洋。空隙處分佈了十二隻猴子,四隻大猴在攀緣玩耍,八隻小猴子是臨高蹲坐,凝神觀望。喜鵲與猴子造型生動,寫實逼真,整幅圖案錯落有序,朝氣蓬勃。充分體現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與高超的技藝。此鏡為戰國頂級藝術珍品。存世孤品,從境外迴歸。惜裂但仍不失為戰國青銅澆鑄工藝的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