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馬鈴薯產量怎麼樣?預估產量多少呀?

滕國小馬


今年的馬鈴薯總體產量不錯,一般而言,秋冬種馬鈴薯畝產量4000斤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據報道,全國最高產的達到9噸多的畝產量,由此可見,馬鈴薯增產潛力大。

一、馬鈴薯是我國第四大糧食產業

我記得以前並不把馬鈴薯當作糧食來統計的,不知道是從哪一年開始將它列為糧食產業了。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排名第四的糧食作物了。

據瞭解,全國每年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基本上都在8500萬畝左右。年產量約1億噸左右,平均畝產1噸多一些。但不同的地區,單產差距較大。

廣西欽州市雖然種植馬鈴薯並不多,一般都是秋冬季利用冬閒田種植,收割完水稻後再種植,不佔用種植水稻時間,增加土地利用率,同時也可以增加農民朋友們的收入。

產量還算可以,一般都可以達到4000斤/畝左右,高產的也有8000斤左右。今年收購價1.5元/斤,是多年少見的高價格,如此算下來,畝產值也達到6000元。

二、馬鈴薯高產的關鍵因素

1.品種。正如前面說的,有些品種達到9噸以上的畝產量,而一些常規的品種只有三四千斤的畝產量,不同品種之間畝產量的差距是相當大的。

一般而言,採用脫毒馬鈴薯種苗種植產量也會高一些。以前在農村,沒有什麼脫毒技術,切塊後沾草木灰,這也是現在許多農戶還常用的老辦法。

2.技術。以前廣西也推廣免耕栽培法,雖然減少了一些人工成本,但產量不是很高。

現在推廣機械化栽培和採收,工效快,畝產量還不錯,基本上單造就可以達到4000斤左右的畝產量。

當然,精細化種植產量會更高一些,但上規模的基地基本上都是採用機械化技術了。

三、小結

馬鈴薯產量的高低與品種和技術有很大的關係,今年整體產量不錯,價格也相對較高。


安州三農人


馬鈴薯又名洋芋、土豆、 山藥蛋,是世界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世界土豆主要生產國有前蘇聯、波蘭、中國、美國。中國土豆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在我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近年約4500萬畝,居世界第一位。馬鈴薯在全國各省(市)均有栽培,尤其在北方冷涼地區和西南山區種植更廣泛。 大躍進時候說是一畝產萬斤 。 據人民網報到:今年全國春播糧食麵積在9億畝左右,穩定種糧面積,南方地區積極恢復雙季稻,適當調整輪作休耕試點,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擴大糧改飼規模,提升優勢產區玉米產能。主產區積極行動,江西省早稻面積穩定在1800萬畝以上;湖南省66個早稻生產重點縣對新型經營主體給予補助,支持發展300萬畝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大國農業根基不斷夯實。”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達95%以上,今年還將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保障重要農產品供需平衡,我們有能力端穩自己的飯碗。”

據全球蔬果網報到: 據悉,雲南昆明師範學院將開設馬鈴薯基因研究及馬鈴薯遺傳育種專業。該大學的活種質資源庫已擁有1200種馬鈴薯品種的基因數據,全球共有5000種左右的馬鈴薯品種。今年夏天昆明還將舉辦第六屆中國馬鈴薯博覽會。

農業部(MOA)週二表示,中國將進一步加大馬鈴薯生產,使馬鈴薯成為中國的主食之一。據農業部發布的資料,2020年中國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將超過667萬公頃,其中30%可加工成主食。

土豆比大米或穀類少消耗30%的水資源,提高馬鈴薯的產量能有助於減輕國內的水資源短缺問題,預計水資源短缺問題將在未來幾年​​內更加嚴重。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國,共有530萬英畝專門用於馬鈴薯生產。政府已制定目標,至2020年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將近乎翻一番。

馬鈴薯在中國市場上增加受歡迎程度可能有一定難度,因為它是上世紀饑荒年代少數幾種食物之一,因此總是和貧困聯繫在一起。微博紅人“土豆姐姐”馮小燕對馬鈴薯的推廣做了很多努力。這位52歲的老太太在國家電視臺上解釋馬鈴薯的營養價值以及其對抗荒漠化的作用,並參加了許多綜藝節目。



尖峰山農耕


薯片是由馬鈴薯(土豆)製成的零食,它作為生活中大家追劇、休閒比不可少的零食,非常受到大眾的喜愛,薯片已成為很多國家零食市場重要一部份。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薯片需求量越來越大,薯片品類及品牌的逐漸擴張,隨之消費者的選擇性也越來越多。那麼,全球馬鈴薯消耗量逐漸增多,全球馬鈴薯年產量有多少呢?中國馬鈴薯種植主產區都分佈在哪些地區呢?

薯片品牌結構分佈

福建省薯片品牌[5家]、薯片大品牌、薯片馳名保護、薯片老字號、薯片高新企業、薯片上市公司、薯片500強企業、薯片省市名牌、薯片著名商標、薯片中小企業等多項品牌

全球馬鈴薯產量數據一覽

全球馬鈴薯產量3億多噸,收成面積3億多畝。第四大農作物。中國馬鈴薯現年播種面積在8000萬畝以上,近20年來以4%的年增長速度發展,約佔世界的1 /4 ,全世界第一個出產大國和消費大國。

馬鈴薯具有較大的加工鏈,發達國家馬鈴薯加工產品比例較高,美國佔 70 %以上,歐盟在 40% 左右,全世界的馬鈴薯休閒食物消費額超過 200 億美元。中國馬鈴薯的加工量不足 10 %,這與馬鈴薯出產大國的稱謂不相適應。全世界人均年消費馬鈴薯 28kg ,而發達國家人均消費達 74kg ,發展中國家人均消費只有18kg, 而我國人均僅14kg 。

國馬鈴薯主產區規劃

一、東北種用、澱粉加工用和鮮食用馬鈴薯區

年均勻溫度在4 ℃ ~10 ℃,該區包括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蒙古東部、遼寧北部和西部。該區地處高寒、日照充分、日夜溫差大。泥土為黑土,適於馬鈴薯生長。該區馬鈴薯種植為一年一季,一般春季4月或5月初播種, 9 月收成。

二、華北種用、加工用和鮮食用馬鈴薯區

地處蒙古高原,該區包括內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中西部和山東南部。該區除山東外。天氣嚴寒,年均溫度4 ℃ ~ 13'C, 泥土以粟鈣土為主。因為天氣涼爽、日照充分、日夜溫差大,適合馬鈴薯出產。該區大部馬鈴薯出產為一年一熟。春季2月中下旬播種, 5月上旬收成;山東一年兩熟,春季2月中下旬播種, 5月上旬收成,秋季8月中下旬播種, 11月上中旬收成。

三、西北鮮食用、加工用和種用馬鈴薯區

天氣冷涼,該區包括甘肅、寧夏、陝西西北部和青海東部。該區地處高寒。年均溫度 4 ℃一 8 ℃ ,泥土以黃土、黃棉土、黑壚土、慄鈣土、沙土為主。因為天氣涼爽、日用充分、日夜溫差大,出產的馬鈴薯品質優良,單產進步潛力大。該區馬鈴薯出產為一年一熟,一般 4 月底 5 月初播種, 9 、10 月上旬收成。

四、南鮮食用薯區

年均勻溫度較高,該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 4 省 ( 市 ) 和湖北、湖南兩省的西北山區。該區地勢複雜、海拔高度變化很大。無霜期長,雨量充分,特別適合馬鈴薯出產。該區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已形成周年出產、週年供給的產銷格式。

五、南方馬鈴薯種植區

無霜期230天以上,該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東部地區。該區大部門為亞熱帶天氣。日均氣溫≥ 3℃, 作物生長期320天以上,適於馬鈴薯在中稻和晚稻收成後的秋冬作栽培。



阿婷在廣州


馬鈴薯作為中國四大主糧以來種植面積每年都在增加。今年春季馬鈴薯價格一路飆升。最貴在產地賣到2.3一斤。這就促使今年種植戶會加大種植面積。以往年的產量畝產在七千斤到一萬斤。今年正常情況下畝產不會降低。因為種植戶都採用科學的種植管理。




圍場飛哥


你好,不知道你所處的地區,因此馬鈴薯產量沒辦法說平均產量。我就說一下青海甘肅兩省的馬鈴薯產量,因為這兩個地方的產量基本接近。畝產在8000斤至12000斤左右。根據種植地區的各種自然條件和品種,科學施肥、黑色地膜覆蓋栽培種植技術、田間管理等方面的情況,不遇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基本上能達到10000左右。主要品種有互助下寨6號,口感好,含澱粉高。還訂單種植青薯9號、黑美人等高品質的馬鈴薯。供應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很多鄉鎮都形成了整片統一種植一種品種馬鈴薯的生產基地,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很多地方都叫"馬鈴薯"之鄉的美好名子。

馬鈴薯是全球通農產品,深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人民的喜愛,喜歡用各種方法去製作精美可口的飯菜,是百吃不煩的農產品。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喜歡吃的食物。


張才凹


答:馬鈴薯的產量一般畝產在1500~2500公斤左右,根據種植面積計算,大概就能推算出今年產量。

中國作為馬鈴薯第一種植大國,種植面積還是非常龐大的,尤其在新疆、黑龍江、雲南等地種植面積比較大。人們也非常喜歡食用,大部分用來當菜吃。在雲南吃法較多,有烤吃的,有燒吃的,有煮吃的,有用來做土豆片的等等。

在雲南貴州基本上每家每戶都要種上一兩畝自用,面積種得多的基夲上都要從外面租地,種出來往外銷,根本不愁銷路,價格還穩定,大部分都能保證在2元左右一公斤,效益還算不錯,比種玉米強多了。但種土豆要防好晚疫病,一旦染上傳播極快。



農侍倌


按照我國常年種植面積約9000萬畝算,今年馬鈴薯產量預估在一億四千萬噸左右,因為時間太早,中間生長季節的各種不穩定因素,產量也會有所浮動。



多肉訂閱號


土豆的畝產量和氣候條件以及種植時間有關。有的地區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而有的一年可種植兩季,這樣一年畝產量就差距很大。此外, 氣候條件適宜,畝產量也就更高。它的平均畝產量在1000到1500斤左右。






趙姐帶你看日常


整體還可以,畝產七八百


王豔子


這個誰能預估!

你先找天文學家給你分析分析,今年的天氣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