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生失去了信仰


假如,人生失去了信仰


最初的“信仰”

尚在小孩時候,就常常有聽到長輩們會說“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報”諸如此類的話語。那會兒,我的“本土”理解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好人(此處的好人皆指那些符合普世道德觀念的),就會一生康健;如果你是一個好人,就會得到某種回報。所以,一定要做一個好人,這樣似乎就可以“長命百歲”。

隨著時間漸漸過去,我慢慢長大,發現身邊的“好人”卻在悄悄離開。我困惑不解:為什麼?難道,早年聽到的那些都是些騙人的鬼話嗎?!再隨著時間推移,我才解了疑惑:原來,是自己將上述的那些“命題”絕對化,沒有考慮到生命的本質其實就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過程。只要是生命,都會如此經歷,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細菌。

神秘的“信仰”

提及“信仰”一詞,我們腦海裡最容易想到的便是“佛教”。當然,這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信仰”一詞最早便是出現於佛教典籍唐譯《華嚴經》:“一切仙人殊勝行,人天等類同信仰,如是難行苦行法,菩薩隨應悉能作。”

追溯歷史,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與祖先是人類、萬物之根本。

誠然,“信仰”是心靈的主觀產物;是個人的意識行為;是一種靈魂式的愛(關愛);是人類的一種情緒。由此可知,“信仰”並不能為我們所“看得見”、“摸得著”,我們只能通過自己的感知覺來獲得。進而,“信仰”也不能區分其“對錯”、“是非”,倘若一定要進行劃分,那無疑也是藉助於“道德”之上。

哲學的“信仰”

對於“信仰”哲學家作如此定義:“一種強烈的信念,通常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此外,哲學上的信仰原則分別是:一、上帝存在;二、我們有無條件的要求;三、人是有限的、不完善的;四、人可以依靠上帝的引導來生活;五、塵世的現實是介於上帝與生存之間的消逝著的存在物。

這五條原則相互補充、彼此呼應,但每一條原則都在生存的基本體驗中有其各自的起源。通過這五條原則,我們不難發現:從始至終,貫穿原則的無外乎都能尋著“上帝”的身影。一方面,這也正體現了“上帝”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另一方面,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什麼當尼采在其《快樂的科學》中講到“上帝已死”的時候,被當作“叛教徒”(基督教)。畢竟,他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都在虔心尊崇的“信仰”。

曲折的“信仰”

信仰的種類從形態上可分類為:圖騰、巫術、神話、宗教、哲學、政治。進而,隨著科學的迅速發展,我們步入了“啟蒙”時代,於是,認為前人的那些某種“信仰”不僅迂腐,還很滑稽,甚至詭異。即“科學摧毀了信仰。”因為,“啟蒙”就要針對:避免不加追問的盲目認定;不加證實,錯誤的巫蠱崇拜;對無拘無束的追問與探尋的限制;通常的種種偏見。

然而,對於某些“信眾”而言,“啟蒙”摧毀了傳統,而生活是建立在傳統之上的;“啟蒙”瓦解了“信仰”,如是導致了虛無主義;“啟蒙”給予每個人以恣意妄為的自由,造成了混亂無序和無政府主義;“啟蒙”造成了人的不幸,因為人失去了根基。

承上,毋庸置疑,“信仰”終究與“啟蒙”密切相關。恰恰是這“啟蒙”才讓我們意識到:“信仰”是不可迴避的。

力量的“信仰”

雖然“信仰”存在於形而上的意識形態層面,但是力量卻是如此的無窮盡矣。一個人,一旦擁有了某種“信仰”,就隨之擁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就體現將會體現在永不放棄的行動中。因為,擁有“信仰”的人會十分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價值追求,也使得他們無論面臨任何挫折和困境,都會百折不撓,不言放棄。

對於每一個有“信仰”的人而言,“信仰”是具有神聖性的,正是由於這種神聖性使得信者嚴以自律,使其思想具有更高的穩定性;使其目標具有無比的崇高性;使其行為具有可行的積極性。“信仰”確立了個體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標準,也促成個體毅然前行的巨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