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宋文化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一體八朝古都

開封


開封宋文化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一體八朝古都


開封位於河南省中東部,處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和我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河南省自貿區三個組成片區之一。2016年,開封市全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總人口550萬人,轄四縣五區。現狀中心城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人口120萬人,目前已基本形成古城和新區聯動發展的城市格局。

一、歷史沿革

開封是一座歷史悠久、底蘊厚重的歷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特別是北宋時期,開封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二、歷史文化價值和地方特色

開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為一體,是歷史上著名的八朝都會、宋都皇城;是濱臨黃河,中原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並舉、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開封市歷史文化價值的精髓可概括為“宋都皇城、宋韻水城”,其城市特色突出表現為:“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遺存豐富、北方水城獨特、古城風貌濃郁、古風民俗猶存”。

三、重要文物

開封市域範圍內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47處,其中國家級12處,省級22處,市級40處。

四、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於2009年4月21日全面展開,現已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項,它們是: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盤鼓、大相國寺梵樂、二夾弦、汴繡、汴京燈籠張、麒麟舞、石鎖、杞人憂天傳說。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4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18項。

五、歷史文化街區及歷史地段

開封市規劃歷史文化街區3處,分別為書店街歷史文化街區、馬道街歷史文化街區、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歷史文化風貌區3處,分別為御街中山路歷史文化風貌區、花井街歷史文化風貌區、保定巷歷史文化風貌區。

1、歷史文化街區

書店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東至三眼井街一線,西至黑墨衚衕一線。

馬道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北至寺后街、鼓樓街一線,南至自由街以南45米,東至鵓鴿市街,西至和平街一線。

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北起延壽寺街,南至財政廳東街、平等街,東抵內環路與內環東路,西達北道門街、右司官口、北興街一線。

2、歷史文化風貌區

御街中山路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範圍北起午門廣場,南至南薰門甕城,以御街中山路為中心,東西各延伸50米範圍,面積49.3公頃。

花井街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範圍以花井街、三元街、無樑庵街、西棚板街、北道門街、遊梁祠街等為核心,東至舊坊街、北道門街、右司官口街一線,西至三勝前街規劃北段,北至捲棚廟街、北道后街,南至三勝街、文廟街一線,面積31.7公頃。

保定巷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範圍北至大廳門街、省府後街一線,南至省府西街以北50米,東至福壽衚衕一線,西至新規劃迎賓路以東20米,面積9.6公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