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打出就業“組合拳”鼓起貧困群眾“錢袋子”

內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興義市堅決扛起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個重大政治責任,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優先落實就業措施,打出多套“組合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興義市堅決扛起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個重大政治責任,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優先落實就業措施,打出多套“組合拳”,幫助貧困群眾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堅決打贏兩場戰役、奪取兩個勝利。

開發崗位“擴就業”

堅持把擴大就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在就業崗位上做“加法”,確保貧困群眾有就業崗位。幫助復工復產。成立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企業復產專班,建立重點企業幫扶清單,採取“一對一”方式,層層落實包保責任制,政策幫扶、物資幫調、業務幫包等措施,精準落實“一企一策”實施方案,切實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全市93個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10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9家農業龍頭企業、19家星級酒店和2個旅遊重點項目、7家旅遊商品製造企業、20個扶貧車間已全部復工復產,共幫助6000餘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精準對接工作。加大市內企業用工需求收集力度,產業加強與東部對口幫扶城市聯繫,建立完善崗位數據庫,截至3月8日,累計收集就業崗位29680個。引導自主創業。引導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幫助流轉土地、給予政策資金支持等,發展茶葉、芭蕉、芒果、葡萄、建立養殖基地等返鄉人員種養殖大戶400餘人,僅興義市綠茗茶業有限公司帶動300人就業。

護送返崗“保就業”

積極打通貧困戶外出務工渠道,多種方式護航貧困群眾外出務工。個性定製返崗。開展農村勞動力返崗復工“雙百”集中輸出行動,採取承包返崗專車、返崗專列、返崗專機等方式,點對點直達復工企業(工廠)或省會城市,解決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出行難題,截至目前共承包專車11次,承包專機5次,共向廣東、浙江輸出務工人員11000多人,自行前往5000餘人。醫務保障隨行。在定製專車上陪護義務人員和疫情防控物資,做好全程健康服務,如有身體異常的及時採取應急措施處置,最大限度降低務工人員在自行返崗途中的風險,積極做好特殊時期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勞務協作推進。加強與珠三角、長三角以及東部勞務協作城市的密切對接,瞭解疫情動態和企業復工復產時間,及時推送貧困勞動力輸出就業。截至目前,共輸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916人、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勞動力1089人。

兩端發力“穩就業”

在就業供給端和需求端兩端發力,給予貧困戶發放就業補貼,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發放返崗補貼。1月1日至2月29日前外出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大中型水庫直補移民外出務工 人員,按照省外務工600元/人、省內市外務工400元/人、市內務工200元/人的標準,給予交通和生活費補助,到崗後兌現剩餘50%,務工滿3月後兌現50%。減輕企業負擔。落實財政、金融、防疫、減稅、降費等政策措施,通過緩交社會保險、給予創業補貼和獎勵、崗前培訓補貼、減免房租、支持性電價政策等形式,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給予復工扶持。2月28日前復工復產的市內扶貧車間和企業、合作社,吸納市內貧困勞動4人及以上就業3個月以上、月薪不低於2000元/人的,按照每吸納1個貧困人口就業補助500元的標準計算給予企業補助。

優化服務“促就業”

把貧困戶就業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頭等大事,對貧困戶實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務,有力有效促進就業。開展技術培訓。結合脫貧攻堅“冬季充電”,組織農業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春耕生產,開展茶葉採摘、芭蕉種植等種植技術,提供技術服務,為外出務工、就近就業儲備人力資源。烏沙鎮岔江、大興寨村低熱地段已經實施西瓜種植140畝、蔬菜種植500餘畝。開展健康檢查。向貧困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幫助做好個人防護,精準掌握回鄉務工人員身體健康狀況,組織務工人員進行免費健康體檢,為返崗就業、企業用工安全保駕護航。開展就業指導。全市400餘個黨組織、3000餘名黨員幹部參與創業就業排查工作,共排查建檔立卡勞動力2.6萬餘人、新市民勞動力2.5萬餘人。並向他們宣傳外出務工注意事項,精準對接崗位,提供就業諮詢,聯繫返崗專車等就業服務,有力促進貧困群眾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