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雜記|愛是唯一的“解藥”


活著雜記|愛是唯一的“解藥”


今天比往日都醒得早,醒來後的第一反應,便是拿起手機看時間。打開屏幕的剎那,一條條的手機新聞,接二連三的彈了出來。彈屏出來的新聞也是講疫情的,這種感覺很像疫情剛爆發的那幾天,只不過今早的疫情新聞講的是國外疫情的情況。或許是因為陰天的原因,天亮的要的平日晚一點。我一邊坐在床邊做正念冥想訓練,一邊守著黎明破曉前。2020年,我們是在期待中度過的,在期待中打開2020年的。我們期待著疫情早日過去,從最開始期待武漢,期待湖北,期待全中國;而如今我們又在期待全世界,全人類。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觀世音菩薩在道教中,又被尊稱為“慈航真人”。在我的印象中,凡是廟宇或者寺院,幾乎都會供奉觀世音。千手千眼觀世音,送子觀音,數月觀音,還有藏傳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的忿怒相。無論這個人有沒有信仰,在面對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內心多少都會升起一份敬畏之心。從民間的角度看,觀世音菩薩為何受人喜愛,為何受人尊敬。其原因就是源於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大慈大悲,千處祈求千處應。在我的小學階段,除了《般若波儸蜜多心經》陪伴著我成長之外,《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是我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必修功課。若從古典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這些經典的語句不僅押韻,且有一種生命的大美。所以,從小我對自己就有一個靈魂的標杆,那便是做人一定要善良。要儘可能地幫一幫別人。

記得2013年下半年的某月,餘恬在朋友圈裡幫他的朋友轉了一條緊急消息。他的朋友因難產導致大出血,而廣州的血庫裡剛好缺少A型血。於是不得已才向自己的朋友圈求救。我向餘恬瞭解了情況後,便與消息中的聯絡人取得了聯繫。對方向我大致介紹了產婦的情況,並在電話裡向我致上了萬分感謝。隔著聽筒,我都能夠感受到他的心情。那真是一點血就是一條命,時間就是生命。放下電話,我也聯絡了廣州的朋友們。有些人與我同是A型血,並有意同我一起前往。也有部分朋友,與我不是同一種血型,並出於好意告知我,讓我為了健康慎重考慮。我笑了笑說,在大學的時候,我和阿珠剛獻完血,便去上散打課了。後來,因為血庫裡的A型血有貨了,所以,我與同伴就沒有前往捐贈。雖然時隔近七年,但是,我依舊能清晰記起那晚電話中聲音。人都會疼痛,在力所能及的時候,請自己給予對方一份希望。即便希望最終可能失望,但是,人類的光明就在於點點滴滴的希望。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在我們傳統文化的教育中,提倡“善”,提倡“中道”,提倡“仁者”,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今天早上在看到那些國外疫情新聞的時候,我的內心很疼痛。拋開種族和國籍的話題,他們的本質是人,而那些生病的人正處於痛苦的階段。更可怕的是,國外的很多人對這個疫情沒有重視,他們認為是普通的流感,或者是嚴重性的流感。總是抱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可能得這個病。而且,他們也沒有向我們國家這麼強大的凝聚力。看著新聞裡播報的國外疫情和可能會出現的死亡率,這不禁讓人一身冷汗。前兩天在易中天教授的微博上,看到一篇他最近寫的博文,題目叫《沒有一種本職工作叫該死》。就此題目,我引發出一句話,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本質是該死的。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但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生命的本身是應該被尊重,被照顧。上天有好生之德,沒有誰理應讓誰去死。當然,若是從法律角度看,是另外一個話題。這裡講的是人道主義精神,是對生命本身的一種態度。


目前來看,國內的疫情基本穩定了下來。這除了國家的凝聚力之外,還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佛教精神——無我利他;儒家精神——捨生取義。毫不誇張的說,我今晚之所以還能夠坐在書桌前,安然的喝茶,寫寫這些口水話,原因就是因為屋外有著一群默默奉獻的人,幫我們撐起了一片天。這真是用血汗,用生命換回來的太平夜。


在疫情爆發初期,外媒不僅詛咒我們,還唱衰我們。而面對這些無謂的攻擊,最好的辯解方式就是用行為去證明一切。我們做到了。與此同時,意大利疫情嚴重,甚至蔓延整個歐洲。我們國家又慷慨的捐出抗疫用品,同時派出了專家前往意大利。在大難的面前,這就是中華文明傳承給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國家之所以為大國,不單單是因為地大物博,不單單是因為改革開放後,日益變化的民生狀態。而是在於我們國家的胸懷,還有立於世界的格局。


誰不知道疫情恐怖?誰不知道抗疫就意味可能會犧牲。但是,依舊有這麼多人堅守在疫情第一線。他們就是現實中的“觀世音”,他們是現實生活中的菩薩。誰家沒有老人,誰家沒有孩子?這份忘我和無我的精神就是沒有任何名相和讚歌的大愛精神。


無論是醫生護士,還是其他行走在抗疫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化現成為“現實版的觀世音”,演繹了疫情版的“十四種無畏,三十二化身”。我們本是茫茫宇宙閒的一個分子,因緣聚合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風雨交加的命運,宿命中的業風。苦與甜是生命本有的味道,而愛是永恆的調味劑。The love last forever.


此時,彈屏新聞又來了——馬來西亞新增9例,纍計158例。祝福大馬,祝福世界!目前沒有特效藥,而無我的愛與奉獻才是唯一的“解藥”。


庚子年農曆二月十九寫於嶺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