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明:頭髮在人類歷史上的角色

在傳說、藝術和歷史中,人們一次又一次地用頭髮來區分人類和動物、文明的公民和未開化的野人、本地人和外來者、朋友和敵人。

在巴比倫的吉爾伽美什(Gilgamesh)傳說中,造物女神“沾溼了手,取了一些黏土置於曠野,揉捏並按自己的意願來塑造出一個男人,同時也是戰士、英雄,他就是恩奇都(Enkidu),如戰神一樣強大而勇猛。他的身上毛髮濃密,頭髮尤其厚重,像女人一樣垂到腰間”。


關於文明:頭髮在人類歷史上的角色

恩奇都動漫形象

在傳說中,這位新創造的英雄與周圍的動物一樣兇猛而狂野。附近的牧羊人感到自身安全受到他的威脅,便向國王吉爾伽美什求助。吉爾伽美什讓他們去尋求一個女祭司的幫助,這位女祭司果然盡情展現了自己的風情,用親吻征服了恩奇都。之後的七天裡,兩人沉浸在淫逸之中。

經過這麼費力的攻關,你猜我們的英雄做了什麼?他“剪掉了自己的頭髮”!通過“馴服”他的頭髮,恩奇都完成了從一個可怕、笨拙和捉摸不透的野蠻人到一個負責任的人的轉變。通過這個轉變,恩奇都表示自己現在已經開化了,並且還成了吉爾伽美什的親密朋友。

《聖經》把沒有毛髮的人視為天選之人,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在《舊約》中,常常待在帳篷裡、沒有毛髮的“普通人”雅各(Jacob),偷走了哥哥以掃(Esau)應得的權利和祝福 ,後者是“一個出色的獵人,一個奔波在外的男人……一個毛髮濃密的男人”。在這個故事裡,毛髮成了區分上帝的寵兒雅各與棄兒以掃的關鍵。沒有毛髮的雅各不僅沒有因散佈謠言而受到懲罰,而且還生下了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創始人。


關於文明:頭髮在人類歷史上的角色

聖經插畫中的雅各(左)

對古典時代的羅馬人而言,蠻族人是那些頭髮蓬亂的異域野人的一種,與羅馬人的文化、語言、服飾都格格不入。這些包括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在內的蠻族,頭部和麵部往往有長而蓬亂的鬚髮,與居住在地中海沿岸那些儀態整潔的城市居民形成鮮明對比。

再如17世紀的清朝早期到21世紀,中國哲學家認為人性(能把智人和動物區分開的文化要素,如歷史、藝術、法律和不會互相殘殺等)與人體的毛髮數量呈負相關。

他們認為,既然濃密的體毛是動物的一個特徵,那麼動物身上的毛髮數量就決定了它在動物世界中的地位。由於當時的中國人體毛稀疏,因此他們認為毛髮濃密的人是不開化的——如果還可以被稱為“人”的話。所以當十六七世紀,體毛濃密又鬍子拉碴的歐洲人抵達中國時,中國人感到困惑不解,也不願意平等地接待他們。

不過,實際上在東方,頭髮的樣式,而非數量,也能反映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在古代中國和朝鮮,通過頭髮的編織方式就可以區分所有社會階層和年齡層次的人。


關於文明:頭髮在人類歷史上的角色

通過以上,可以見得頭髮在人類歷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種神奇的纖維還會一直繼續和我們打交道。


我相信,如果地外生命對我們毛茸茸的外表感興趣的話,毛髮將成為我們之間首次對話的一部分。當然,如果地外生命沒有它們自己意義上的毛髮的話,我會相當吃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