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課,多數老師真的不合適

有人說,疫情逼迫老師做了主播,成為網紅。我不這麼看。在我看來,能這麼說的,要麼是不瞭解真相,要麼別有用意。

上網課,多數老師真的不合適

疫情防控收緊之後,不少學校反應過來,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上前線救人不行,穩定中小學生學生在家裡,能學習更好,至少不出門惹上病。恰好,有了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停課,不停學。話說過來,成為網紅的畢竟是少數,教師靠嘴皮子謀生求發展,吸引力上不夠顯而易見。可跟人家相聲小品歌手相比,相貌、聲音、說話藝術功底,差別很大,哪有那麼吸引力。再按照自己傳統的課堂模式去講語數外,安排作業,哼╯^╰ 我可不信,有那麼大的魔力,能讓學生面對手機平板,能跟你熱心互動,主動思考,認真寫作業。話說,哪個演出敢要求觀眾寫作業?並且限定時間提交作業。不交作業,作業提交晚了,作業寫的不好……都要點名批評。老藝術家、小鮮肉們,不曾做過。

眼下這麼多網課,我覺得專業的不多:能吸引人,又能做到乾貨滿滿,靠的不是紀律,不是自律,而是對人性的把握。孩子們上網課,又是拍照記錄,又是拍照交作業的,很認真。為啥出現給騰訊課堂、騰訊會議、釘釘等直播工具的一邊倒的“五星好評,分期付款”。是軟件不好,還是內容不好,還是……

有留言這麼說:

在家就能見到慈祥的老師,我好開心吶,作業翻倍。必須給五星好評分期付款。

感謝釘釘,幹(喪)的(心)漂(病)亮(狂),五星分期,叫爸爸也沒用

真不錯,老師和藹可親的面孔就像一星好評,好評給你,不客氣。

……

思考一下:

1. 為什麼易中天當年在央視《百家講壇》裡,“戲說”三國?

2. 王立群老師講《史記》,怎麼不點名,不留作業,不考試?

3. 為什麼數學老師、英語老師,不去《百家講壇》?

我不覺得,王立群、易中天等老師電視上那麼講,不嚴肅,不嚴謹,倒是覺得很有親和力。面對那樣的觀眾,他們嚴肅顯得無趣且呆板,拘謹而乏味。現在,許多網課可以對號入座,如果不讓提交作業、不點名打卡、不學新課、不要求學生互動……三天內瀏覽量有多少?3000,300,或許30,更有可能,甚至不超過20人瀏覽。

上網課,多數老師真的不合適

說,是一門藝術。有內涵,也要有感染力

學而思、新東方、北京四中、有道精品課等機構,他們的老師可能不在一線,但更懂網課怎麼上。我們該好好學學,過去聽網易公開課,覺得大咖風範有底蘊。現在看,面對中小學生,要有激情,有內涵,收放自如,不是誰都能hold住的。

網課上,成網紅的事情,需要從長計議。真的做到了,開學之後,就老老實實做網絡主播,少了不該有約束,多了時間自由,還低碳環保。可惜,可惜……成網紅,不過是意淫罷了。因此,我勸哪,不如先把疫情防控相關的資源推送給學生。然後,把專業的優質的網課推送給學生,自己老老實實跟著學吧。狂人李敖說過,“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出醜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