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座會館,三百米內環繞甘肅省政府!蘭州會館圈是何時形成的?


蘭州有個會館巷


蘭州,繁華鬧市,張掖路東頭,城關區醫院東側,有一個不為注意的小巷。巷子不寬,只能容一輛小車出入,看上去很是普通,但在七八十年前,這裡卻是蘭州的商業信息交流中心。

這條小巷就是會館巷。會館巷 ,因巷子內有個山陝大會館而得名。會館出現在明初,結束於民國。最早的會館是大明永樂年間,北京的蕪湖會館。會館往往由達官顯貴,鉅商大賈發起興建的。


十四座會館,三百米內環繞甘肅省政府!蘭州會館圈是何時形成的?

小巷,北到城牆邊,東距城牆也不遠,短短三四百米,曲曲折折,零零散散坐落著幾家會館。會館巷除了山陝大會館外,還有一座皖江會館也很出名。

皖江會館的牽頭人是民國初年甘肅督軍張廣建。張廣建是安徽合肥人,1916年,張廣建變賣清衙署、壇廟,安徽籍官員購左營廟,改建為皖江會館。此時,張廣建風光一時,皖江會館也興盛一時,成為蘭州最大的會館。

蘭州城內曾有八大會館之說,其實,蘭州會館最多時,有三十多家,大會館有14家。這些會館是蘭州作為黃河橋頭堡,絲綢上的交通樞紐,輻射西北五省的中樞的見證。

蘭州城內的會館,多分佈在陝甘總督府周圍約三百米的範圍內,都是蘭州城內最為繁華的鬧市區,也是最容易獲得,傳遞商業信息的地方。、


十四座會館,三百米內環繞甘肅省政府!蘭州會館圈是何時形成的?

會館斷想 著名漫畫家蔡衛東


江西會館,建於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原址在老蘭州的南府街,就是現在的金塔巷西段。江南會館,建於道光九年(1829年),在南府街。浙江會館,建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南府街。八旗奉直豫會館,建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原址在水北門(現在永昌路北段)。 陝西會館,建於咸豐五年(1855年),在貢元巷。山東會館在木塔巷。四川會館在賢后街。兩湖會館在賢后街

每座會館都有一段不同尋常故事。陝西新會館,採用了華山松、富平石,承載著他們的鄉愁。永登紅城鎮古晉會館,供奉著“關公”,過廳有井,井上有鍾。過年時,敲鐘後,據說聲音,就順著井傳回家鄉,向親人們報平安。


十四座會館,三百米內環繞甘肅省政府!蘭州會館圈是何時形成的?

廣東會館則是許應騤主持修建的。許應騤,字德昌,號筠庵,廣東番禺(廣州)人,1875年充福建鄉試考官。次年授甘肅學政,旋升內閣學士、兵部左侍郎。許應騤家族是廣州第一大家族,他侄子是粵軍總司令許崇智,他的孫女是許廣平。

1901年,建成剛剛十年的八旗會館,上演了驚心一幕。曾任山西巡撫的毓賢,因支持義和團、排斥洋教,而被充軍新疆。他走到蘭州,住進八旗會館。被隨後來的聖旨,下令處死,毓賢在八旗會館門口引頸就戮。留下“君恩我負、君憂誰解,最悲老母九旬、稚女七齡,耄稚難全。”遺言。

餘秋雨曾說,沿著絲綢之路,每一個大集鎮都有山西會館或山陝會館,從家鄉出發,商人們甚至可以不帶盤纏,一直走到烏魯木齊。

有人考證,蘭州城內最後建成的會館是陝西新會館,1927年還在修建。最後消失的會館是廣東會館,2010年後,最後的遺址才消失,如今只剩下一堵牆。

會館是商旅們的精神家園,為商幫的信息交流中心,拯救在異鄉落難者的方舟,更是一方水土,一方物產的展示場所。會館也是蘭州商貿興盛的見證。


十四座會館,三百米內環繞甘肅省政府!蘭州會館圈是何時形成的?


請關注 請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