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苦闷

艾米做项目助理2年多,与她同期入职的助理都升职了,而自己迟迟得不到晋升,她觉得很苦闷。一次,已经确认好正生产的产品,客户突然想要更改,希望项目部提供节约成本的最佳方案,但正值项目经理出差海外,客户很急想尽快解决。艾米觉得机会来了,想好好表现,但她平时都是经理说什么就做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如何给客户最好的建议。

艾米找到设计部、工程部、生产部和市场部开会讨论,经过激烈讨论,得出A,B,C,D四个方案。艾米她觉得这么多专业的解决方案,客人一定会满意,于是自作主张地就先发给客户参考。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大骂

没想到客户收到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火气很大地大骂:“ 你们公司是怎么做事的? 我要你们给最佳方案来解决问题,你给我A,B,C,D四个方案什么意思?......” 艾米很委屈,我都给了四个方案,为什么还会被骂?好不容易,经理联系到了,经理分析后没有直接采用A,B,C,D方案,而是通过自己分析加入自己的意见,推出了E方案给客户,因为推荐的理由非常贴合客户心意,客户很快就接受了。

其实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艾米是典型的海绵式思维,而经理是淘金式思维,思维层次不一样,选择和判断的方法不一样,结果肯定不一样。

海绵式思维 V.S. 淘金式思维区别

《学会提问》一书中指出: 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绵被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海绵吸收

比如上文中的艾米,她平时就是经理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一直是吸收和照做。经理不在她就寻求其他“专业”部门的意见,然后又是直接吸收和照做这种盲目相信领导或专业的权威,自己没有过滤地直接采用,就是典型的海绵式思维,表现形式就是没主见。

而另一种思维模式 “ 淘金式思维 ”,则强调你要掌握主动权,自己选择相信什么,忽略什么,做出取舍和决定,调动大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及互动。

比如上文中艾米的经理,就是淘金式的思维,他听取了艾米搜集的A,B,C,D方案后,并没有直接采用,而是自己消化理解,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与自己对客户的了解程度,从四种方案中筛出精华,加入自己的意见,

再推荐给客户。

其实,两种思维模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混合着使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2种思维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呢?

01 海绵式搜集信息输入,淘金式筛出重点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筛选

想要淘出金子,

首先你的淘金盘里得有点东西供你掂量才行。所以,先用海绵式全面搜集信息,输入到你的淘金盘,再用淘金式筛出你需要的信息,过滤加工成属于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文章开头的例子,经理能够在短时间做决定选好方案,其实得益于艾米一开始的信息收集。艾米的海绵式思维搜集信息,帮助经理从各部门中得出A,B,C,D四个方案作为参考,而经理再用淘金式思维过滤加工信息,筛出最适合客户的E方案推荐给客户。

对大部分人来说,海绵式思维全面输入比较容易,而“淘金”才是技术活。那么具体应该如何运用淘金式思维来筛出有用信息呢?

02 利用精神检查表,查缺补漏淘出重点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不断地提问题

别人的话,如果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它们并不会自动跳到你的眼前,你需要用手中的淘金盘不断地筛、筛、筛筛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那该怎么做?不断地提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现成模板查缺补漏,淘出重点。

《学会提问》一书中有一个淘金式思维的精神检查表,就是一个练习提问淘金的好模板。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检查表

比如艾米在得到A,B,C,D四个方案时,如果按以上模型,她即可自我分析:

1. 我有没有问 “ 为什么 ” 别人要我相信某件事?

从这个问题出发,艾米可以分析得到四个部门A,B,C,D意见的背后意图,支撑理由是否足够客观及全面。

2. 在我想到别人所说的话可能存在问题时,有没有把它们记下来?

从这个问题出发,艾米可以分析每个意见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记下,以便进一步分析。

3. 我有没有评估别人说过的话?

从这个问题出发,艾米可以评估四个方案要,可以从前面分析得出的的意图、支撑理由、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

4.针对解决方案,我有没有基于别人所说的合理内容来形成自己的结论?

从这个问题出发,艾米可以筛出别人建议中自己最信服的点,再加上自己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结论,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经过一层层分析和筛选,即使艾米不够专业,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结论,而且如果结论是自己分析得出的,当艾推荐给客人时会更有信心,不至于客人问推荐原因时一问三不知,只是生搬硬套地当 “ 传声筒 "。

但是,当我们不断练习不断产生自己的意见或观点时,如何避免自己不会固执已见,对事带有偏见地看问题呢?

03 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更好的决定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更好

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蒙曾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即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即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

像文章开头艾米这种没主见的人,想训练成有主见很容易,但当我们主见太多,遇到新问题时不自觉地会带着“观点”去评估,弄不好就会像律师一样,不断地去找证明材料来捍卫自己的观点。

因为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那些与我们已有观点不一致的东西,我们不仅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

当思维过度依靠过去的经验和判断时,人就是产生思维定式。怎么办?

对自己的结论不要犹豫不定,但也要留有一点余地,让自己时不时地反省一下:

  1. 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呢?
  2. 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更好的决定。

虽然自己的观念是好不容易用淘金式思维筛出来的,自己当然想要极力维护。但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这世界上总有你不知道的知识,你知道永远不会是全部。

所以,古希腊懂得最多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才说:“ 跟别人相比,我一样一无所知,但我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我知道自己无知。”

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会不陷于自己的“已知”,才会想不断追求更好,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更好的决定。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不陷于已知

C猫总结:

今天C猫分享了两个思维工具,海绵式和淘金式思维,这两者需混合一起使用,才能产生奇效。

  1. 海绵式输入,淘金式筛选。你需要一手用海绵不断大量输入,另一手用淘金盘不断筛出重点。如何筛选?
  2. 利用精神检查表模型,层层提问分析,筛出重点。如何证明自己筛出的观点最好?
  3. 不陷于自己“已知”的观点,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和决定。

让你的观点万一挑一,经得起推敲,批判,验证,成为真正最有价值的金子。

我是爱读书及拆书的C猫,欢迎关注 ,让我们一起读书,拆书,拆为已用,拆为你用。拆掉思维之笼,拥抱自由之空!

为什么推荐给客户4个方案还被骂?2个思维工具帮你做最优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