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貶低元朝,我們的父母皆靠他生養”,朱元璋為何這麼尊敬元朝?

用戶1483710936801


這話是明太祖明確說過的,《明太祖實錄》確有記載,下文有摘錄。朱元璋為什麼會有如此言論呢?這就要從明朝的建立和明初的地緣政治格局說起。


明朝建立有賴於色目人軍隊

近年來網上有傳言說明太祖本為色目人,此說自是荒謬。但朱元璋軍中有大量的色目人,是有據可查的。紅巾興起之後的第一效應是“淮兵大亂”,這裡的淮兵是泛指黃河以南的元朝駐軍。朱元璋在實錄裡反覆說起。真正給了元朝致命一擊的並不是紅巾,而是黃河以南的駐軍反水。而這些軍隊有相當數量都是色目人,其中最著名的當數玉里伯牙吾氏,率整個元朝內河水師集體投降朱元璋。


他們何以會反水呢?這就與元朝後期的政局有關了。天曆之變(兩都之戰)後,欽察人基本上掌控了朝局,其龍翊衛、欽察衛加起來大約有20萬人。這批人本來是內蒙赤峰一帶的伯牙吾臺人,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半遊牧半農耕族群,西征時被派到欽察汗國,領有玉里伯裡山一帶草原。元朝後期,蒙古系宗室集團與色目系貴族集團鬥爭劇烈,色目系遂引入欽察人。這批人來到汗廷不久便掌握了局勢,出了不花帖木爾、燕鐵木兒、唐其勢等權臣,直到元順帝時期,蒙古系的伯顏才翻盤。隨之而來的當然是對色目系的大清洗。


在此背景下,色目人大量投降中原軍閥是很合理的事情。不花帖木爾的後代俞氏即為其中著名者(有家譜自述),後世都說他家父子三人所領的都是巢湖水賊,實際上應該是元朝的正規水師。元朝為了征伐日本和爪哇,曾在這一帶建有海軍基地。有了俞氏的海軍,朱元璋才得以打敗陳友諒。除了俞氏之外,元朝在黃河以南的駐軍也有相當數量投靠了朱元璋集團。


在此背景下,朱元璋焉能聽從李文忠等人的極端民族主義主張?如果不善待色目人,朱元璋集團是不可能奪得天下的。他比其他競爭者厲害,就在於他充分利用了元朝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

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三○癸酉中書省以左副將軍李文忠所奏捷音榜諭天下 上覽之見其有侈大之詞 深責宰相曰 卿等為宰相當法古昔致君於聖賢何乃習為小吏浮薄之言不知大體妄 加詆誚況元雖夷狄然君主中國且將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餋元之興亡自是氣運於朕何預而以此張之四方有識之士口雖不言其心未必以為是也可即改之○左副將軍李文忠遣人送所獲故元諸孫買的裡八剌等及其寶冊至京師省臣楊 憲等請以買的裡八剌獻俘於廟寶冊令百官具朝服進 上曰寶冊貯之庫不必進也 古者雖有獻俘之禮武王代殷曾用之乎憲曰武王事殆不可知唐太宗嘗行之矣 上 曰太宗是待王世充若遇隋之子孫恐不行此禮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雖古有獻俘之禮不忍加之只令服本俗衣以朝 朝畢賜以中國衣冠就令謝復謂憲曰故國之妃朝於君者元有此禮不必效之亦令依 本俗服於中宮朝見見畢賜之中國服亦令就謝


明初的地緣形勢

明朝初年的明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洪武五年,明軍出塞作戰,甚至想要攻佔和林,被王保保打得慘敗。至此,明朝才意識到問題沒有那麼簡單。


哈拉和林是大蒙古帝國的舊都,直到忽必烈崛起,才轉移到中國幽州。在北京的蒙古汗廷被驅逐之後,北元繼續回到當年的舊都。這個時候,西藏、雲南、西域、東北、兩蒙、朝鮮都是蒙古人的勢力範圍,實力仍然是強於明朝數倍的。當時四大汗國也都還存在,且已經全部伊斯蘭化了,若非四大汗國曆來不和,否則北元是存在很強烈的收復幽州的傾向的。


這個時候,明朝的色目人和蒙古人數量已經達到數百萬,在此背景下,朱元璋怎麼可能完全否定元朝?他必須打壓朝廷上的極端民族主義,否則一旦引起色目人集團的恐懼猜疑,明朝就會出現分崩離析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