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怎麼佈置HiFi音箱?

範賤630


首先,我們要知道,音箱的擺放基本規則就是“等腰三角形”規則,就是兩個音箱左右平行擺放,讓兩個音箱到聆聽的位置距離相等。

接著,我們要根據音箱的類型做適當的調整,如果是書架箱,則最好上腳架,而且腳架要用結實穩固的;如果是落地箱,則一般調整腳釘就可以了。擺放時一般要讓音箱的高音、中音的高度和聆聽者耳朵一樣高。

然後,我們要看看音箱倒相孔是在後面還是前面,如果是在後面的,則一定要注意音箱要離開後牆一定距離(不少於80釐米,視房間大小和你的器材而定),留給音箱“呼吸”的空間;如果房間太小,建議買倒相孔在前面的或全封閉式的音箱。

最後,就可以播放音樂了,最好是選一兩首熟悉的音樂反覆播放,不斷地調整音箱的位置,一直到您聽起來覺得最舒服為止。

上面說的是基本的方法。

您還可以找一張雨果出品的發燒碟(CD),然後播放音樂,和隨碟小冊子上樂器的位置圖對照,調整音箱位置,一直到您閉上眼能清晰地聽出各種樂器的位置為止;還可以找專業人士,用專業器材進行測量……

關於音箱佈置,有很多專業的知識和數據,我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說的,有何不妥之處請原諒。

最後,現在有一些音箱新品號稱“有無數皇帝位”,意思就是不管您在什麼位置聆聽都能得到很好的體驗,大概原理就是音箱內置一整套感應器,能不斷調整音箱的聲音,這個“黑科技”我還沒有親身體驗過,所以不知道效果如何,您有機會也可以親自去體驗一下。如果是真的,那就很簡單了,音箱自己想怎麼擺就怎麼擺[呲牙]


斜槓愛好者


擺法:第一個條件是音箱要離開後牆(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與側牆(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第二個條件是將二個音箱與聆聽位置畫成一個正三角形。第三個條件是二音箱的向內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個條件是這個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間小、後級功率不大時正方形小些;房間大、後級功率大時正三角形就可擴大些。

效果:這就是俗稱的近音場聽法。它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四面牆反射音對音箱直接音的過度干擾,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寬深的音場。這是能夠聽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細節的擺法。許多評論員在評音響時喜用此法。



放下1309063


音箱的全體想能超卓還這些都是有必要的,由於客觀上,功能超卓才能將音質體現的愈加的悅耳,不過還有另一方面即是片面上的,即是擺放方位也對音質有必定的影響,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咱們分享一下音箱擺放的規矩,緊記四條主張,讓音箱作用體現的愈加的超卓。

1、直射式全頻音箱儘量防止界面反射

直射式音箱是聲響直接向外輻射的音箱,從理論上講,它是一種揚聲器直接與空氣耦合音箱;從外觀上看,它是一種揚聲器喇叭口直接向外設置的音箱。這種音箱首要依託聲波的輻射特性,使揚聲器直接向空間發送聲能。

  在通常狀況下,直射式音箱的低聲輻射視點比高音輻射視點大,假設將音箱直接放在地上上,低聲打到地上被反射後,傳給聽音者,而此刻,由於音箱宣佈的直達聲所走過的間隔短於反射聲所走過的間隔,音箱低聲的直達聲先期抵達人耳,反射聲隨後抵達人耳,會呈現低聲“先來後到”的景象,致使低聲重影。

  咱們知道,低聲成分的多寡關於聲響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的影響很大,並且低聲自身就有汙濁之感,假設低聲呈現了重影,就會使聲響聽起來愈加汙濁。

直射式音箱最好不要直接放在地上上,或坐落緊靠牆角的方位,不然聽音區聽到的低聲會被加重,並有含混不清之感。假設房間的地上選用對聲響強反射的硬質潤滑資料,那麼低聲汙濁景象會越發嚴峻。

在實踐中,也許會發現這種狀況,在間隔不高的房間中,用直射聲響箱(尤其是全頻直射式音箱)放音,經常會呈現低聲聽起來汙濁的景象,而這種低聲汙濁景象是用均衡器衰減聲響中的低聲成分所不也許解決的,聲響中沒有低聲則已,一有低聲聲響聲響就汙濁,其首要因素即是低聲的反射聲成分太多,低聲存在嚴峻的重影景象。

為了充沛削減低聲反射的不良影響,在擺放直射式音箱時要採納以下兩種措施之一:

一是不要將音箱直接放在地上或坐落緊靠牆角的方位,最好用金屬架將音箱墊高40cm以上,擺放距側牆大於40cm,距後牆大於20cm以上的方位,由於音箱間隔反射界面較遠,因而低聲反射聲被顯著削減。

二是假設音箱前方地上為強反射資料,將音箱直接放在地上時,也可以採納在音箱前鋪吸音地毯的辦法來吸收低聲的反射聲,但低聲不也許被充沛吸收,還存在少數的反射。

2、氣流式低聲響箱可以使用地上反射

氣流式音箱是揚聲器的聲響不直接向外輻射的音箱,依照專業術語說,它是一種揚聲器振膜不直接與空氣耦合的音箱。在專業音箱範疇,氣流式音箱通常為低聲響箱。

  現代的氣流式低聲響箱選用了先進的空氣動力學原理,使用只要低聲才也許發生的大幅度振膜振盪,完成激烈的空氣氣流改變,憑藉這種氣流改變來加強低聲的傳達。氣流式低聲響箱不只由於空氣動力學特性使得低聲傳得更遠,還由於其優異的額聲學特性式得低聲愈加豐盛悅耳。

氣流式低聲響箱從外觀上可以很容易地被辨認出來,它是一種低聲揚聲器反面向外、正面向內或不能直接看到低聲揚聲器正面的音箱,目前最常見的是揚聲器內藏式低聲響箱和揚聲器反扣式低聲響箱兩種。

  它們首要依託聲響傳達的氣流特性,向空間接連不斷地送出一個個低聲氣流團,憑藉於氣流團來傳達聲波,而不是靠簡略的波輻射特性向空氣發送聲能,低聲可以傳得更遠。

氣流式低聲響箱在擺放和裝置方面相對來說對比自在,即可以吊掛在空氣,也可以直接放在地上上。

  但通常地講,將氣流式低聲響箱放在地上上作用會更佳,這是由於,氣流式低聲響箱選用氣流傳達的辦法,故其低聲帶有必定的指向性,即便存在聲輻射景象,但聲輻射所佔份額也很小,故達到反射界面後的反射聲含量也很小,低聲反射音量適度。

  低聲響箱直接放在地上上,可以充沛發揮地上的作用,相當於把地上作為低聲號角的延伸,如此大的低聲號角使得音箱的低聲下限頻率聲響的聲阻愈加匹配,低聲聽起來越發厚實、飽滿。

3、聽音區域要充沛取得音箱的直達聲

直達聲是從音箱宣佈直接抵達聽音者的聲響,其首要特點是音色純正,即音箱宣佈的是什麼樣的聲響,聽音者聽到的簡直即是什麼樣的聲響。

  直達聲沒有通過房間的牆面、地上和頂面的反射,不存在由於室內裝飾資料對聲響反射後發生的聲缺點,它也不受室內聲學環境的影響,所以音質有確保,聲響保真度高。現代室內聲學規劃中有一個很主要的準則即是聽音區域充沛使用從音箱宣佈的直達聲,儘量操控反射聲。

就一個房間而言,斷定聽音區域是否能取得一切音箱宣佈的直達聲的辦法很簡略,通常選用視覺法即可。在聽音區域假設聽音者可以看到一切音箱的全體,且坐落一切音箱一起交叉輻射的區域就可以取得音箱直達聲。

  在通常狀況下,音箱吊掛是房間取得直達聲的最好計劃,但有時由於房間層距較低、空間有限,吊掛音箱也許會遭到必定的限制,假設有條件,最好仍是將音箱吊掛起來。

  許多音箱的號角指向視點在60度以內,其水平方向指向視點大,筆直方向指向視點小,假設聽音區域沒有坐落號角的指向視點以內,就無法取得號角的直達聲,故音箱在水平放置時,其高音揚聲器軸線應與聽者耳朵的水平高度相共同,當音箱吊掛時,要調整好傾斜的視點,防止影響高音聽音作用。

音箱放音時,間隔音箱越近的方位,聲響中直達聲所佔的份額就越大,反射聲的份額就越小;間隔音箱越遠,直達聲的份額就越小。

4、音箱擺放與房間基地軸線要對稱

關於室內聲環境的請求是,修建的對稱有必要與室內聲學對稱相共同,音箱應擺放在房間基地軸線對稱的方位上。只要完成修建對稱與聲學對稱的共同,才能為室內供給一個抱負、和諧與對稱的聲場。

  假設音箱的擺放與房間不對稱,也即是說,兩隻音箱偏向了房間的一邊,那麼在放音時會帶來許多疑問,這些疑問儘管可以用電聲抵償的辦法加以禰補,但最好仍是應該儘量防止由於擺放不對稱而帶來的一系列疑問。

有些房間自身即是非對稱內部構造或裝飾構造,室內聲學現已為非對稱的狀況了,音箱擺放只能是儘量使聲場對稱,那麼,聲場不對稱到底會致使哪些疑問呢?下面剖析一下:

用作用器給聲響加作用時,會發現靠牆較遠的音箱的混響聲作用比間隔牆較近的音箱的混響聲作用要顯著些,這是由於距牆較遠的音箱前面的放音空間容積較大,依照容積越大混響時間越長的理論,當然混響感就較強;而距牆較近的音箱前面的空間較小,混響感肯定要弱一些。

廳堂聲學特性的一個主要請求即是要發明均勻的聲場,即聲場中的各個方位音量不能相差太多,假設聲場不均勻,就會使聽音區域的音量和音色的共同性變差。音箱非對稱擺放,就會形成面臨空間較大的音箱的前期反射聲的成分少,音量較小,及面臨空間較小的音箱的前期反射聲的成分多,音量較大的結果,聲場均勻度遭到破壞。

  咱們要重視客觀和片面的共同性,這麼才能讓自家的音箱達到最好的體現狀況。


店仔頭小戴


本人從事音響、投影銷售十餘年,分享七種HiFi音箱的正確擺放方法。

1/7

分步閱讀



軸線內側法擺法:首先將音箱擺在房間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長度之間,然後分別將音箱儘量靠側牆,如果房間太寬的話則不一定要緊靠側牆。音箱的向內角度要大於45度以上,聆聽位置要在兩個音箱的投射角交叉線交點之後約0.5-1公尺之間。效果:如果你的聽因環境複雜,什麼吸音不對稱、個房三尖八角、房間太細長,而你的音箱的聲音高音尖銳、中音瘦、低音又不夠的話,以下這個“軸線內側法”相信會幫到你啦。

2/7

正三角形法擺法:第一個條件是音箱要離開後牆(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與側牆(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第二個條件是將二個音箱與聆聽位置畫成一個正三角形。第三個條件是二音箱的向內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個條件是這個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間小、後級功率不大時正方形小些;房間大、後級功率大時正三角形就可擴大些。效果:這就是俗稱的近音場聽法。它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四面牆反射音對音箱直接音的過度干擾,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寬深的音場。這是能夠聽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細節的擺法。許多評論員在評音響時喜用此法。

3/7


三一七比例法擺法:將房間長度均分為三等分(三),音箱擺在三分之一長度處(一),二音箱之間的間隔為房間三分之二長度的0.7倍(七)。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內投射角度,不過沒有向內投射亦可,聆聽位置不可貼靠後牆。效果:此法用於尺寸較大、比例均勻(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間,可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深的音場。

4/7

三三一比例法擺法:將房間長度均分為三等分(三),寬度也均分為三等分(三),音箱擺在長度與寬度的第一等分交點上(一)。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內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內投射亦可,聆聽位置不可貼靠後牆。效果:此法亦用於尺寸較大、比例均勻的空間。它與「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與「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間的間隔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深的音場。

5/7

長後牆擺法擺法:在一個長方形的房間裡,一般玩音響的經驗,都會以短邊為音箱的後牆。但這個“長後牆擺法”卻反其道而行,把長邊為音箱後牆。音箱要離開後牆起碼要1米以上,而音箱與側牆的距離起碼要半米以上。兩個音箱之間的距離與聆聽者的位置畫等成一個正三角形,兩個音箱的向內拗投射角度也要起碼45度以上。聆聽位置不可貼牆,至少要留一米的距離。效果:如果你覺得你的音響系統中、低頻的量感不夠,那麼你可以試一下現在介紹的這個“音箱長邊後牆擺法”。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擺法對聲音有得有失,雖然中、低頻的量感增強了,但聲音的音場已經深度都會變差了一點,所以要在這之間得到一個平衡的話,就要靠你慢慢運動距離來玩啦。


6/7

貼牆擺法擺法:這是最古老的擺法。將音箱貼近後牆擺,不論是距離後牆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沒關係,自己去調配即可。通常音箱不需要向內投射角度。效果:高頻尖銳、中頻、低頻薄弱時使用,可以讓中頻與低頻飽滿起來,整個高、中、低頻可以得到平衡。不過,它也會讓音場的深度變淺,寬度變窄。但是,若與刺耳難聽的聲音兩相權衡,犧牲音場的表現而求取好聽的聲音是正確的作法。

7/7

菱形擺法擺法:此法只限正方形空間使用。將正方形空間視為菱形,音箱擺在菱形二邊靠牆處。音箱後面的菱形尖角與聆聽位置後面的菱形尖角要做圓弧或圓柱聲波擴散處理,二音箱不宜靠側牆太近。效果:此法專治正方形空間低音轟隆駐波太強的問題。如果正方形空間不想這麼擺,那就要塞入很多傢俱以「平息」駐波。

注意事項
以上列出了七種最常用的音箱擺法,在一般空間中您應該可以找到其中一種最適合您的擺法。擺放音箱的原則就是在任何一個居室空間裡都會有一個位置、一種擺法令您的音箱與房間發出最和諧的共鳴效果,找到共鳴效果最佳的那個點,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喇叭最佳擺位。所以,音箱的擺位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一定要用尺量到非常精確。如果您覺得用遍上面的方法效果都不好,那麼就自己創造擺法。當您初步找到好位置、好方法之後,請記住具體的位置和擺放角度,然後進行細調,這時音箱的細微移動就會變得很敏感,通過反覆的微調後您就能找到最終的最佳擺位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d07045951bc4942a7dbfd433b7fabd7\

一也


1.準備落地減震支架,2.音箱左右擺放最好與聽音沙發位置成等腰三角,3,音箱與牆保持50公分距離,4.一塊地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