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變街上行人隨手丟棄垃圾的習慣?

渺星人


要改變人的一種陋習,非德化不能收效。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如果把某種陋習當成習以為常的事,要想改變恐怕很難,即便嚴法治之,也收效甚微。大街上隨處可見垃圾,你找誰去?一輛汽車從你身邊飛過,車窗裡突然飛出的塑料水瓶砸到你腦袋上,你找誰去?即使你記下了車號找到他,像這種無德之人會承認嗎?

如若每個人都能受到以德教化,視一種陋習為可恥,他還會去做可恥的事嗎?今天的教育多得是功利,缺的是德禮。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文明不禮貌足以證明今天的教育出現了偏差。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人人都知道做了某件事不好,譬如隨手丟垃圾這件事,人人都深惡痛絕,可人人都還去做,因為它成了一種積習,別人都隨處丟,我拿著垃圾到處找垃圾桶,那多沒面子多不好意思啊!就像馬路上行人闖紅燈這件事,人人都知道不好,人人還都去闖,因為它也是一種積習,人人都在闖,我憑啥在這裡傻等!知惡而為之,似乎是今天人的普遍心理。

所以改變一個壞習慣,培養一個好習慣,必須從教育入手。人人都“知書達禮”,人人都視不文明為可恥,視不禮貌為可恥,你還能說這個社會缺少文明禮貌嗎?


天然蔬食


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在心底衡量做了這個事情之後,所帶來的後果,和不做這個事情所帶來的影響!我們管這個叫理智!

所以想要一個人不去做一件事情,就要讓她/他明白做這個事情的後果和不做這個事情帶來的收益不成正比!也就是說他承受不了後果!

那麼對於亂扔垃圾來說,我國社會還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也只是在道德層面和行政處罰方面!

好了!那麼怎樣才能不讓某個人不去扔垃圾或者說不敢扔垃圾!現在國家各類資源緊張,我們還不至於為了一個扔垃圾而讓人坐牢或者動用交通管制資源抓捕!所以可以多做宣傳牌,估計自媒體曝光,或者招募人員巡邏,抓到後必須讓某人逮到下一個扔垃圾者或者撿夠二十或者更多垃圾才能放行,必須有人員監督!這個可以讓環衛人員執行,畢竟扔垃圾的和環衛人員也算是階級敵人了!

現在社會都是快節奏的,誰都不想在無關事情上浪費時間,還有現代的人最怕丟人,被身邊的人背後說壞話!所以我覺得如果中國城市都這麼實行!估計沒有那個人為了那麼一時方便去承受這麼大的後果!但是我們在執行的時候一定要嚴格執行有法有度!過度會引起不必要的反彈!



情感南城說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耐心甚至外界的壓力。

街上行人隨手扔垃圾,是因為他們沒有環保意識。要想改變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一、合理投放垃圾桶,在公共場所內和附近增加垃圾桶投放密度,舉一個例子。市區內有一家動物園,動物園大門附近有小吃攤,遊客從動物園出來後有可能會買些小吃,邊走邊吃,如果附近沒有垃圾桶,或者垃圾桶太少的話吃剩下的紙屑,打包盒就會隨手一扔。

二、加大垃圾運輸頻率,公共場所人流量比較大,垃圾桶很容易被塞滿,後面想扔垃圾的人就很糾結,整個垃圾桶四面八方都是垃圾,加大運輸頻率也會得到改善。

三、在公共場所加大宣傳,例如:電影院、商場、公園宣傳環保意識,讓大家瞭解環保的重要性,環衛工人的辛苦。

四、針對那些看見垃圾桶也不願意使用的人,我認為可以組織志願者,看到隨手扔垃圾的人上前友善提醒。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好習慣等我養成也一樣,我初中的時候,學校管理很嚴格,明確規定不準隨手扔垃圾,每天都有檢查人員到教師裡檢查,地上不能有瓜子皮,碎紙屑,小拇指甲蓋大的紙屑都不行,不然要扣分,這樣就會給班級摸黑,所以我現在就有不隨手扔垃圾的習慣,而且我也會約束同行的人,沒看到垃圾桶,垃圾就會一直在手裡攥著。


眠食諸希珍貴1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亂扔垃圾的現象也是層出不窮,不過隨著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不斷的普及,人們亂扔垃圾的現象也是越來越少,但是還是無法做到完全的杜絕。

有亂扔垃圾習慣的朋友,我希望你們在亂扔垃圾的同時,先想一想街上那些辛辛苦苦的環衛,有的就是為了撿飄在馬路中間的一個塑料袋出了車禍,或者自己到垃圾處理廠去看一看,看看那些成山成堆的垃圾,不知道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雖然亂扔垃圾也是個別的現象,但是我們還是要想出一些辦法來制止這些行為。比如可以在人流量密集的區域安排監督人員。例如:紅綠燈斑馬線。對於學校辦公場所等等,可以由自己單位安排相關的監督人員輪流進行監督,一旦發現有人亂丟垃圾,第一次登記警告,如有再犯就要進行相應的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讓他們負起監督別人的責任,直到發現下一個違規者,他們才可以解除處罰,以此類推。情節嚴重屢教不改的我覺得可以納入個人誠信系統。

其實最關鍵的我覺得還是要從小抓起,從我們的寶寶抓起,從垃圾分類抓起,一代一代的傳承,我相信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家園會越來越美麗。我是跑腿強,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大家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討論。謝謝!


跑腿強


我認為道德是無法改變人們的陋習的,畢竟每個人素質高低不同,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道德譴責免疫,剛好這一部分人又是陋習較為嚴重的人。因此只能通過規則法制來約束,嚴格執行的法制才是約束陋習最好的辦法,比如新加坡是個美麗的花園城市,整潔衛生就是由嚴格的法制換來的,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處罰力度非常大,2000新幣(將近人民幣五倍)起步,一口痰,一點垃圾就讓你瞬間不見近萬元,就問你怕不怕?在這嚴苛的法制監督下,人的陋習也在逐步消逝,良好的生活習慣轉而成為生活習慣。我認為我國要改變街上行人陋習,也要建立嚴格的街上行人行為準則,出具違反行為準則的處罰細則,並且長期,嚴格的執行。時間長了,人們的生活作風便會發生質的改變。畢竟道德譴責對很多人來說是不痛不癢的,而一旦涉及金錢則完全不同。我居住的城市是廣東韶關,現在也是一座文明旅遊城市,街道乾淨整潔,但在幾年前,步行街也是有些髒亂,部分人隨手扔垃圾在街上屢見不鮮。當地請了一群無業的老阿姨戴著紅袖章在街上監督,見到扔垃圾的幾個阿姨一起衝上去圍著,拉追纏到你必須交出罰款,後來可能因為這種行為也不太文明,阿姨們在街上看不到了,但實際上效果還是有的,即便阿姨們不在街上監督了,但在步行街上亂扔垃圾的行為已經少了很多很多,因為經過約束,很多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朩朩不是木木


對於目前已經年歲大的人來說,很多習慣都已經很難改掉了吧。我感覺這也是我國現在越來越重視教育的原因。當某些不良行為已經上升為下意識的習慣的時候,再去糾正就會很困難,而且不注意手段甚至會適得其反。而正向梁啟超先生說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從下一代人來教育,是素質教育茁壯成長的根基。


可是石頭啊


從娃娃抓起,學校和家長及媒體都要從小教育孩子要養成講整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從本人做起,每個人都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不亂扔垃圾,說服老年人,耐心做他(她們)的工作,讓他們慢慢改變不良習氣,街道和公共場所要有酲目的標語,要多擺垃圾桶以方便行人投放垃圾。


用戶大童保險經濟人


我想可從二方面下手,雙管齊下或許會有改變。第一個還是教育問題,從小教,家庭父母長輩教,幼兒園學校老師教,社會教。父母、長輩、師長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身教永遠重於言教,大人做了好的表率,孩子也學不歪。第二個加強全社會.監督,伴隨適度經濟、紀律懲罰,並將之納入個人徵信系統,大數據,雲計算適時監管到位。如此這般,方有改觀!


雲淡風輕23271719


首先,每個人都要從自己開始做起。其次,政府環保等相關機構在街道兩旁,尤其是人群閉集的地點,如侯車點、按送學生上下學的街道口多設置垃圾箱。再有,可以讓志願者或街道清潔工給行人尤其是違規者發放一些傳宣單之類的,提醒人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最後,如果可以的話,以法律法規形式,明文規定隨手扔垃圾要罰款或服義務活動幾小時,可能更有效


soul前行中


亂扔垃圾是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可是還有還有些人不知道這樣下去的話,自然環境會遭到嚴重的破壞。

亂扔垃圾,不但汙染環境,而且還會給人類帶來很嚴重的傷害,都跟亂扔垃圾有關係。

其實正確處理垃圾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特別是現在街上路口處都有垃圾桶!

如果有人隨地扔垃圾,我們都應該提醒他,或者主動把垃圾撿起來,要是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垃圾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就會大大的減少,人們的疾病,也就會減少很多。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自覺改掉生活惡習,遵守道德,維護環境衛生。

讓我們攜起手來,一同為保護環境獻出一份力量吧!為人類創造出一個美好的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