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李健是這麼看待音樂、成名與家庭丨清醒的人,最讓人佩服

黎安,分享一切“好看的”以及“會讓你變好看”的事物。

先關注,不迷路。


原來,李健是這麼看待音樂、成名與家庭丨清醒的人,最讓人佩服


從《歌手》第三季以來,李健被更多人看見與聽見。

突然爆紅,在娛樂圈是個特殊現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但更多的從業者,不管是演員,還是歌手,他們都經歷過默默耕耘的時代。但難就難在,紅了以後還能有意識地控制人生的節奏,不放棄學習與磨練。

從籍籍無名,到小有名氣,到爆紅;從小眾喜愛,到慰藉大眾心靈。李健,一直活得很清醒。或許,這就是大家喜愛他的原因。


原來,李健是這麼看待音樂、成名與家庭丨清醒的人,最讓人佩服


關於“禁慾”

我不是禁慾,我是節制慾望。

我不是一個完人,更不是一個聖人,我更願意享受普通人擁有的一切。我喜歡隨心所欲,隨遇而安,但前提是不要傷害到朋友或別人。


關於“把生活過成詩”

那是他們,他們把我的生活看成了詩。


關於“男神”

很可怕,我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好。

我希望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但我不想成為最好的人,那太累了。我一直覺得我是為生活而來的,我不太想為名利所累,而且我不需要那麼多。

人們總會看到一個結果,很少去分析看到這個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或者所經歷了什麼。


原來,李健是這麼看待音樂、成名與家庭丨清醒的人,最讓人佩服


關於舞臺

人永遠留戀舞臺,其實是有可能造成悲劇的。

就是你一定要分清舞臺和真正生活的區別,我提醒自己要處於邊緣的狀態。就是當你有演唱會的時候,有專輯的時候,你可以出現在媒體,千萬不要天天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裡,弄一話題,這話題裡有你,那話題也有你,那個是我非常警惕的。

你的作品應該直指人心,有可能讓人們津津樂道,但人一定是很邊緣的。


關於“市場”與“時機”

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才是市場最好的時機。我只能夠把握我的作品,是在我這裡什麼時候是可以拿出去的。

有人勸我做點什麼投資,我一分錢股票都沒有,因為那個我不感興趣,所以我就不會去介入。

其實人們對生活的索取,是有限度的。你什麼都想要的時候,其實你就離面臨一無所有的時候不遠了。


關於突破

突破,一定不能意味著面目全非。你最重要的那一點,一定要永遠保持。好的歌手根本不突破,或者說好的歌手永遠在突破,他只是在自己那條路上不斷加深印象而已。

畢加索是那樣的,大家猜喜歡。畢加索喲傲視今天畫成個印象派,明天又什麼其他畫派,那他真的不是畢加索。


原來,李健是這麼看待音樂、成名與家庭丨清醒的人,最讓人佩服


關於“詩人”

詩人對我來講,完全是美譽。我比不了詩人,真正的詩人是很了不起的。其實我沒那麼好,只不過能唱一些大家喜歡的歌而已,或者能夠在一些比較受關注的節目中表達真實的想法而已。

其實一個人還是應該瞭解自己,懂得認識自己,不能當別人誇大你的時候,真的信以為真了。

我覺得,人可能越學習,越會覺得自己差得很遠,就會覺得自己不夠。這也是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才能知道你的不足,老不學習的人,可能總會覺得自己特了不起,就被神化了。


關於女性

我覺得女性實際上是一種美好的存在,對於女性是敬意,其實不能泛泛而談是跟女性還是跟男性,還是要看具體跟某個人,不能說她是女性我就有親近感。

女性從來都艱難,女性永遠付出比男性多,而且我一直覺得,在中國普遍來講,女性要高於男性,就是在人格上,中國男性比女的要略遜一籌。同樣一對夫妻,常常會覺得男的配不上女的,無論從儀表上,從內在長相。

《在他鄉》這首歌,“我多想回到家鄉,再回到她的身旁,用她的溫柔善良來撫慰我的心傷”這詞是小盧寫的,我說你這詞寫得有些自私,為什麼就用她的溫柔,來撫慰你的心傷?

女人是美好的存在,我也喜歡很多女孩子,但遠遠地喜歡就夠了,就像我特別喜歡蘇菲·瑪索,有一年她來北京,本來我有機會去見她,可是後來我沒去了,我覺得喜歡留在心裡就好。何必把生活搞得一團糟。


原來,李健是這麼看待音樂、成名與家庭丨清醒的人,最讓人佩服


關於婚姻

如果運氣不好,為了湊合,找一個不堪的人,其實還不如單身自由快樂。我其實很欣賞那些靠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的女性。

我和太太相處必須平等。就是有些問題,不能因為我年齡比她大,就要照顧她遷就她,就默認一個我不能容忍的結果,太太最終吸引我的不是容貌,是她說話的方式和內容。

年輕時候一定欣賞外表,但最終吸引我的女人還是她的說話方式和性格。情感要長久,還是要能夠彼此交流的情感。有人喜歡把女人當作一種炫耀,但我覺得那不會長久,因為女人總會有老的一天。其實你更多的時候是欣賞一個人,時間長了以後產生了一種情義,這種情義建立在共同生活經歷和對很多問題的一致看法上。

去哪兒度的蜜月?我一生中都在度蜜月。


關於孩子

我沒有做好一個做父親的準備。我總覺得現在我的很多精力,還是放到音樂上,對生活的體會上。因為我覺得孩子一定要好好地培養,要花很多時間,如果有孩子你一定要陪他成長,你要跟他玩才行。

我沒想過當父親,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小孩子。我是一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對這個世界充滿悲觀的看法,但卻對當下的生活充滿熱愛和渴望。但我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去讓我的孩子在這樣的世界中抱著像我一樣樂觀的心態去生活,畢竟生活是殘酷的。

不要孩子,跟迷戀青春,拒絕成人世界沒關係。我覺得沒有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