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2月物價結構性分化:食品漲價,服務消費降價

導讀:豬肉價格高位運行,仍是影響2月CPI的核心因素,結構性物價特徵明顯。2月核心CPI(刨除食品和能源)同比漲幅回落至1.0%(1月同比上漲1.5%),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國內零售、餐飲等消費受衝擊。

疫情下2月物價結構性分化:食品漲價,服務消費降價

3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月物價指數,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2%,仍然處於近年的高位,但是相比1月有所回落。

2月CPI處於高位,疫情防控下的交通管制推高了食品價格,但去年價格起飛的豬肉仍然是主因。疫情對物價還有拖累作用,服務消費價格走低,其中旅遊、交通等行業受挫最明顯。

疫情仍將繼續影響3月物價。但我國疫情防控積極因素不斷增多,企業復工復產在有序推進,物價走勢將回歸常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豬肉價格趨穩、生豬產能的回升,CPI漲幅將趨緩。

此外,尤值一提的是,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給世界經濟的增長蒙上陰影,我國外需有走弱的風險,物價後勢承壓。

食品漲價,服務消費降價

2月CPI同比上漲5.2%,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35.2%,影響CPI上漲3.19個百分點,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豬肉價格在經歷了2018年的低迷後,疊加非洲豬瘟造成的豬肉供給短缺,在2019年迎來了史上最強“豬週期”。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全國豬肉批發價在2019年3月有所走高,6月之後更是持續攀升,8、10月份更是呈現陡然上升的態勢。進入11月份,隨著儲備豬肉的投放,以及生豬存欄數量的回升,豬肉價格有一波明顯回調。12月份則進入整體平穩、小幅震盪的態勢。

進入2020年,受春節因素、疫情影響等,豬肉價格相較去年12月份有所走高。但從2月中下旬以來,豬肉批發價格在持續回調,從50.3元/公斤降至48.22元/公斤(3月10日數據)。

從2月全月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豬肉價格(2月環比上漲9.3%),其他鮮活食品也持續處於高位。比如2月薯類價格環比上漲16.0%,鮮菜、鮮果和水產品價格環比分別上漲9.5%、4.8%和3.0%。

2月食品價格環比上漲4.3%,與食品這類生活必需品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月服務價格環比下降0.2%(上月上漲1.0%)。其中,醫療服務價格環比微漲0.1%,飛機票、理髮和賓館住宿價格環比分別下降7.8%、2.5%和1.0%。

受疫情影響,居民紛紛取消出行計劃,旅遊業首當其衝。3月9日,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這是攜程成立以來虧得最多的一個季度。最差時國內訂單損失80%,現在慢慢恢復了些,目前來看國際訂單短期很難恢復。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月CPI漲幅較高,主要是翹尾因素所致。從環比變化來看,2月CPI環比上漲0.8%,處於歷史同期漲幅的平均水平。其中,食品、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4.3%、-0.2%,疫情防控時期的物流不暢、人流復工推遲,以及部分消費者的囤貨心理,造成了食品價格的漲幅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豬肉價格高位運行,仍是影響2月CPI的核心因素,結構性物價特徵明顯。2月核心CPI(刨除食品和能源)同比漲幅回落至1.0%(1月同比上漲1.5%),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國內零售、餐飲等消費受衝擊。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表示,因疫情防控,2月份部分商業和服務網點停止營業,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需求也受到抑制,供需均有收縮,價格基本穩定,部分項目價格甚至下降。像春裝上市延緩,服裝價格環比下降0.3%。

全球需求走弱,物價後勢承壓

全球需求走弱,物價後勢承壓

CPI維持高位的同時,2月PPI同比下降0.4%,1月上漲0.1%。

2月受季節和疫情因素影響,一些工業企業停工停產,需求減弱帶動PPI價格走低。其中,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影響,國內石油及相關行業價格大幅波動,環比價格由漲轉降,是拖累PPI的重要因素。2月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環比下降11.0%,其上月還環比上漲了4.3%。

1、2月份CPI漲幅均在5%以上,部分市場機構對於全年物價漲幅預期(3.5%左右)要高於去年(3%左右)。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疫情期間需求上漲、供給受限導致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創2018年5月以來新高,支撐CPI處於高位。但非食品價格和核心CPI明顯回落,反映出整體需求偏弱,後續物價上漲壓力並不大。全國平均豬肉批發價已經持續下降,豬肉價格有望逐漸趨穩回落。

“當前正處於復工復產階段,很多行業的經營活動仍然受到疫情的衝擊影響,宏觀政策不宜對CPI、通脹率做過度反應而進行收縮,宏觀政策對目前暫時較高的通脹率應保持一定的容忍度。”徐奇淵表示。

CPI維持高位,PPI下行,後續是否有通脹或通縮的風險呢?徐奇淵表示,當前通脹和通縮的風險都不大。一方面我國製造業生產能力充足,生產秩序恢復之後,供給能夠及時滿足消費需求。另一方面,通縮的壓力方面,情況較為複雜。油價衝擊仍然存在不確定性,而且我國成品油存在40美元/桶的地板價規則,因此對我國PPI的影響較為有限。但是,如果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將可能影響到中國的出口貿易、製造業投資和就業、收入預期等,進而削弱總需求、增加通縮壓力。

劉學智表示,需求偏弱疊加國際油價大幅回落,預計在國內疫情控制住之後,PPI和CPI漲幅可能明顯回落。通脹壓力減輕,將為國內宏觀政策在疫後重建時期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釋放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